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現狀及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從遼寧省興城市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出發,分析了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農技推廣服務機制、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做好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工作、加大資金投入等建議,以期為推進興城市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加快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現狀;問題;建議;遼寧興城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方式正由分散經營向集約化、規模化轉變,由以手工勞動為主向以機械作業為主轉變,農業市場化步伐不斷加快,對產業鏈產前、產中、產后專業化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勢、新變化要求必須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把農業發展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對加快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2]。
1興城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現狀
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葉決定曳、葉國務: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曳(國發[2006]30號)、葉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改革與建設的意見曳(農科教發[2007]7號)、葉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曳(遼政發[2008]13號)、葉省農委關于認真做好2010年基層農技推廣示范縣工作的通知曳(遼農[2010]189號)精神,2010年興城市被農業部定為基層農技推廣示范縣。近年來,興城市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以農技推廣中心為核心的公益性體系進一步健全。農業中心的軟硬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為全額撥款的副科級事業單位,起到了帶動作用。先后承擔了農技推廣、科技培訓、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應用等多個項目。雖經歷幾次改革,興城市2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仍保持了基層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編制,全市共有100名指導員,80%以上納入財政撥款。基層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制度的實施,逐漸形成農業推廣人員抓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帶動普通農戶的科技推廣機制,促進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全面推廣[3]。
2存在的問題
興城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按照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還存在諸多問題。
2.1農技推廣體系不完善
一方面對基層推廣站建設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多次機構改革的合并,鄉鎮農業站的資產被平調和變賣,大量流失,部分鄉鎮推廣服務站沒有獨立的辦公場所,還在鄉政府機關內辦公。鄉鎮農業推廣服務站面臨著缺少經費、缺少服務手段等諸多困難。
2.2運作機制不健全
雖然鄉鎮農業站、農機站、果樹站的技術人員存在編制,但占用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的編制,不從事推廣專業工作的現象非常突出,如從事秘書、文書、統計、婦聯等工作。鄉鎮農技人員圍繞中心工作在防訊、防火、抗旱、搶險崗位,村支部、村委換屆也如此。
2.3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目前,鄉鎮農技人員中無正高級職稱,副高級職稱僅3名,且年齡偏大、知識老化、服務能力弱。同時,現有的農技人員也存在著對農產品高產栽培技術比較熟悉,但對農產品銷售、加工、儲藏等方面卻并不熟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新成果、新技術的推廣應用[4-5]。
3建議
3.1完善農技推廣服務機制
一是完善工作責任制,明確職責,落實到人。技術指導員下村開展技術指導服務,與技術指導戶簽訂工作協議,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設,做到建章立制管理,嚴格監督約,束考評績效激勵。二是完善專家技術負責制。充實專家隊伍,聘請省、市專家,實行專家技術負責制。主要圍繞著果樹、蔬菜、玉米、花生四大主導產業開展技術培訓。三是加強培育科技示范戶,完善技術指導員包村聯戶制度。技術員因戶制宜,制定農技指導方案,明確指導的技術內容和要求,每名技術指導員負責科技示范戶10戶。四是完善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作用。每個科技示范戶帶動周邊10耀20戶農民,主動傳播農業技術,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3.2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
建立優勢產業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在基地開展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試驗、技術集成和對比展示等,組織技術人員和科技示范戶到基地學習、觀摩,充分發揮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
3.3做好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工作
依托新型農民科技培訓,以農業實用技術為學習重點,積極農技人員參加組織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術培訓。通過短期培訓、長期培訓、到外地學習等多種形式,切實做好農技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使農技人員不僅熟悉自身專業知識,而且還能夠很好地掌握和運用農產品加工、銷售、貯藏等內容,培養野一專多能冶的農業復合型人才,改善現有農技人員的知識結構,提高農技人員知識水平,促進農業技術更新,農產品提質增效的本領[6]。
3.4加大資金投入,推進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由于財政資金投入不足,部分推廣站的條件極為簡陋,科研設備陳舊、落后,導致農技推廣落實慢,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因此,政府應加大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經費,在不斷涌現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農民之間架起野致富橋冶,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開拓創新提供條件,為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保駕護航。
4參考文獻
[1]陳新忠,李芳芳.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研究回溯與展望[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24-33.
[2]李立秋,劉萬才.樹立公共推廣理念加速農技體系建設[J].中國農技推廣,2008(6):4-7.
[3]王萍,周振宇,李文驊.揚中市鎮級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現狀與發展建議[J].基層農技推廣,2016,4(7):3-6.
[4]張鋒.淺談成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的創新做法[J].基層農技推廣,2014,2(1):50-52.
[5]杜麗華.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1):176-180.
[6]張世輝.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J].中國農技推廣,2010,26(1):4-5.
作者:蔣桂蓮 單位:遼寧省興城市沙后所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