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供應鏈管理思想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在博弈論中有一個經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回味。在博弈論中,對人的最基本的假定是:人是理性的(或者說是自私的)。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體策略選擇時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囚徒困境”模型也是基于理性人的利益沖突。但在博弈論中,由于雙方各自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結果導致了群體利益的損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僅僅從自身利益出發而去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這樣做不利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卻有礙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提出了供應鏈管理思想。供應鏈管理思想是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本著共贏的原則,使供應鏈上的各個節點企業都能獲利的從而能夠適應當代市場競爭環境的一種新的管理思想。對囚徒困境的分析不能僅僅從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而應該是在“局中人”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利益最大化。這也正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囚徒困境分析。
2供應鏈管理概述
2.1供應鏈管理產生背景
在20世紀40-60年代,企業處于相對穩定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縱向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很適合企業的發展。但是在90年代,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世界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不斷變化的形式下,“縱向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如迫使企業從事不擅長的業務活動、使企業在多個領域面臨競爭對手、增大企業的行業風險等。鑒于“縱向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種種弊端,從80年代后期開始,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企業放棄了這種經營模式,隨之而來的是“橫向一體化”思想的興起,即企業利用外部資源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本企業只注重其核心競爭能力提升,而將非核心的業務委托或外包給合作伙伴。例如,福特汽車公司的Festiva車就是由美國人設計,在日本馬自達生產發動機,由韓國的制造廠生產其他零件和裝配,最后再在美國市場上銷售,形成了一條從供應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銷商、零售商的貫穿所有企業的“鏈”。這條鏈上的節點企業必須達到同步、協調運行,才有可能使鏈上的所有企業都收益,于是便產生了供應鏈管理這一新的經營與運作模式。
2.2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管理作為管理學的一個新的概念,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理解,目前還沒有對其進行明確的定義或對其相關活動進行清晰的描述。這里僅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對供應鏈管理進行闡釋。供應鏈管理的廣義定義:包含了整個價值鏈,描述從原材料開采到使用結束,整個過程中的采購與供應管理流程。但是,由于廣義供應鏈管理描述的價值鏈非常復雜,企業無法獲得供應鏈管理提供的全部利益,因而,產生了狹義的供應鏈管理定義,即在一個組織內集成不同功能領域的物流,加強從直接戰略供應商通過生產制造商與分銷商到最終消費者的聯系,利用直接戰略供應商的能力與技術,尤其是供應商在產品設計階段的早期參與。這種狹義的供應鏈管理已經成為提高生產制造商和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2.3供應鏈管理的特征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它的先進性體現在是以顧客和最終消費者為經營導向的,以滿足顧客和消費者的最終期望來生產和供應的。除此之外,供應鏈管理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客戶為中心。在供應鏈管理中,顧客服務目標的設定優先于其他目標,它以顧客滿意為最高目標。供應鏈管理本質上是滿足顧客需求,它通過降低供應鏈成本的戰略,實現對顧客的快速反應,以此提高顧客滿意度,獲取競爭優勢。
(2)集成化管理。供應鏈管理的關鍵是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種從供應商開始,經由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客戶的全要素、全過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是一種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的企業集成起來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注重的是企業之間的合作,以達到全局最優。
(3)對物流一體化的管理。物流一體化是指不同職能部門之間或不同企業之間通過物流合作,達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供應鏈管理實質上是通過物流將企業內部各部門及供應鏈各節點企業聯接起來,改變了交易雙方利益對立的傳統觀念,在整個供應鏈范圍內建立起共同利益的協作伙伴關系,供應鏈管理把從供應商開始到最終消費者的物流活動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管理,始終從整體和全局上把握物流的各項活動,使整個供應鏈的庫存水平最低,實現供應鏈整體物流最優化。
(4)供應鏈管理是“外源”整合組織。供應鏈管理與垂直一體化物流不同,它是在自己的“核心業務”基礎上,通過協作的方式來整合外部資源以獲得最佳的總體運營效益。
(5)節點企業密切合作、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在供應鏈管理中,把供應鏈中的所有節點企業看作一個整體,企業已經超越了組織機構的界限,而要通過與供應鏈參與各方進行跨部門、跨職能和跨企業的合作,建立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關系,追求共同的利益,發展企業之間穩定的、良好的、共存的互助合作關系,建立一種雙贏的合作關系。
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中,競爭與合作是無處不在的。筆者認為對于競爭與合作有兩種方式,即合作基礎上進行競爭、競爭基礎上進行合作。這兩種方式哪種方式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筆者的觀點是:合作基礎上進行競爭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這也正是供應鏈管理思想所倡導的。
3基于博弈論的囚徒困境分析
3.1經典案例——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講的是,兩個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房間里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個嫌疑犯都有罪,但是缺乏足夠的證據。實際情況是:如果兩個人都抵賴,警方證據不足,只能各判刑1年;如果兩個人都坦白,各判刑8年;如果兩個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10年。所以。每個囚徒都有兩種選擇:坦白和抵賴。表1給出博弈的支付矩陣。
3.2基于博弈論的囚徒困境分析
納什均衡又稱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論的一個重要術語。納什均衡是指這樣一種均衡:在均衡中,每個博弈參與人都確信,在給定其他參與人戰略決定的情況下,他選擇了最優戰略。也就是說,所有人的戰略都是最優的。這里談到的囚徒困境其實就是納什均衡的一個經典案例。納什均衡的前提就是: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都會從利己的目的出發進行選擇。所以,囚徒困境中的兩個“局中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盤算過程:假如他坦白,我抵賴,坐10年牢,坦白最多才8年;他要是抵賴,我就可以被釋放,而他會坐10年牢。綜合以上幾種情況,不管他坦白與否,對于我而言都是坦白是最優策略。兩個人都會這樣考慮,最終兩個人都選擇了坦白,結果都被判入獄8年。
4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囚徒困境分析
正如前面談到的,在博弈論中,囚徒困境模型中的“局中人”由于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結果導致了群體利益的損害。但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個系統的有效性,使系統的總成本達到最小,并使整條供應鏈的獲益最大。21世紀的市場競爭已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任何一個企業只有與其他企業結成聯盟,才有可能取得競爭的主動權。所以,出于促進企業和行業發展的初衷,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即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實現自己和合作伙伴的“共贏”,對囚徒困境模型進行新的分析是有實效意義的。
從表1可以看出,囚徒困境模型中的“局中人”的支付成本為:雙方都坦白支付的總成本為“坐牢16年”;一方坦白,一方抵賴支付的總成本為“坐牢10年”;雙方都抵賴支付的總成本為“坐牢2年”。根據供應鏈管理的目的,囚徒困境中的“局中人”就應該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為出發點,雙方都選擇抵賴才是最優策略。
由此導出的結果與博弈論的理論恰相反,供應鏈管理思想認為,雙方都選擇坦白其實是最不利于“局中人”的發展,因為他們的支付的總成本最高——“坐牢16年”。
5基于供應鏈管理的企業經營策略
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的企業,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那種“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管理思想已愈發不再適應企業和行業發展的要求。在當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要想持續發展,不斷獲益,最佳的途徑就是與其供應商及其客戶更好的合作,將自身非核心的業務外包給供應商或客戶,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業務,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互相合作帶來群體利益的最大化,但可能會使某些個體的利益受到損害。供應鏈管理思想是指整條供應鏈的利益是最大的,但并不是供應鏈上的每個節點企業的獲益都是最大的。由木桶盛水原理可知,木桶盛水的多少是由最短的板決定。在供應鏈的節點企業中總有一個是效率最低的,而且整條供應鏈效率的高低也是由這個“瓶頸”所決定。要實現供應鏈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就要使“瓶頸”環節的效率不斷提高,結果是“瓶頸”環節的投入大獲利小,個體利益受到損害。各個企業都回避供應鏈(或行業)的責任,不去“補最短的板”后果畢竟是整體供應鏈(或行業)的衰退,最終反饋給企業,對企業的利益造成損害,阻礙企業的發展。相信企業必將能夠在市場博弈中明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
并且瓶頸是會發生轉化的,原來的瓶頸經過創新、改進,就會成為非瓶頸,致使原來的非瓶頸成為新的瓶頸。創新后的非瓶頸也會因效率的提高獲得更多的利益,新的瓶頸為了獲得更多利益也必須進行創新提高效率。結果形成了瓶頸—非瓶頸—……—瓶頸(新的)—非瓶頸(新的)的螺旋式上升的動態發展過程。經過這種螺旋式上升的動態發展過程,使整條供應鏈的效率不斷提高,獲得更多利益,也使整條供應鏈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在供應鏈的節點企業的合作中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一些企業為了獲得更多利益選擇合作,但仍有一些企業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合作,這與囚徒困境模型中的“局中人”一方選擇合作而另一方卻選擇抵賴相類似。這種策略對于整條供應鏈來講,并不是最優策略,因為在囚徒困境模型中這種策略支付的總成本是坐牢10年。所以,在實施企業聯盟進行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要實現供應鏈高效運作并達到整體效益最優化,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供應鏈激勵機制,激勵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能夠按照供應鏈管理目標的要求為準則進行合作,達到共贏的目的。
6結語
在博弈論中,分析“囚徒困境”案例的一個關鍵前提是假定人是理性(或自私)的,因而得出了囚徒不宜建立“攻守同盟”的結論。但基于供應鏈管理的思想,為促進整體效益的最優化、推進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約束或激勵企業,避免出現“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企業間的合作,也是值得強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