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圖書館應用于企業競爭情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競爭情報的涵義
“競爭情報”一詞,源自英文的“CompetitiveIntelligence”,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1986年,美國首先成立了專門促進競爭情報研究工作的SCIP(Societyofcompetitiveintelligence),它標志著競爭情報研究領域的正式確立,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入競爭情報。馬費成和查先進老師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一書中,將競爭情報概述為:“競爭情報研究作為一種信息服務工作,主要從事有關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和競爭策略的信息分析以及在此基礎上對未知或未來信息的預測。與一般的信息分析與預測相比,競爭情報不是對某一特定問題的具體回答,競爭情報研究的直接結果是幫助組織建立起相對于競爭對手的信息優勢,并在必要時自動向組織發出預警信號”。[1]
二、競爭情報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在他的著作《未來時速》中曾很有感觸地說:“我有一個簡單而強烈的信念,將您和您的競爭對手區別開來的最有意義的方法,就是利用信息來干最好的工作,您怎樣收集、管理和利用競爭情報將決定您的輸贏。”[2]
(一)為企業風險提供早期預警競爭情報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使企業避免受到突然襲擊。競爭情報有助于企業及早發現市場上的威脅和機會,并通過減少對手的反應時間以增加自己的反應時間而獲得競爭優勢。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DIO)認為“:對一個企業而言,外部環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企業的利益乃至生存產生重大影響。如果能閱讀早期信號就可以利用所剩時間預先采取相應措施,避開威脅。
(二)為企業決策提供情報支持決策的前提是知識,即市場環境動向、變化趨勢和規律的信息。[3]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外部環境變化莫測,瞬息萬變,而市場信息是分散和無序的,缺乏完整性、系統性。因此,這些紛繁復雜甚至真假難辨的信息需要情報工作人員有針對性、有目的地搜集、加工和綜合分析研究,為企業決策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三)為技術創新提供有力依據現代社會企業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技術創新的競爭。而技術創新成敗的關鍵是競爭情報。在技術立項論證階段,競爭情報服務通過查新和專利服務,提供技術創新的可行性分析;在技術開發研制生產過程中,競爭情報能搜集國內國際先進技術,洞察技術前沿,解決技術難題;在新產品的營銷階段,競爭情報能通過市場分析,了解客戶需求特點,以便使企業制定更切合市場的營銷策略。
三、圖書館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服務的具體措施
新區成立,機遇和挑戰并存,舟山群島新區企業如何在競爭中健康發展?這也是新區圖書館值得思考的問題。目前舟山企業具有一些不可比擬的競爭優勢,比如鮮明的區位優勢和傳統的特色產業優勢。舟山一直以來圍繞“海”字做文章,全市已經初步形成以臨港工業、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醫藥、海洋漁業等為支柱的開放型經濟體系。[4]2010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出達到1436億元,與上一年相比,增長13.7%,增速高出全部工業2.5個百分點。[5]舟山企業也面臨若干劣勢。由于地處偏隅,信息閉塞,因此企業競爭意識相對不足。大橋時代到來,新區建設如火如荼,保稅區的批準,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掛牌,由此會吸引更多的投資,勢必引起企業間更大競爭。同時,舟山傳統產業與寧波、象山等同種企業間也并存競爭。要想實現發展的穩步提高還需要借助外在推手,那就是情報。筆者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從資源建設入手,為企業提供豐富的涉海類特色數據庫信息資源是開展競爭情報服務的基礎,而特色資源更是開展情報服務的生存之本。每所高校圖書館都由于自身的發展歷史、專業特色、地域特色等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館藏。高校圖書館數據庫建設專業人員采集富有特色的館藏文獻,進行數字化轉換加工,形成了富有專業特色的各類數據庫。一些特色數據庫在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參考方面體現了巨大的價值,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發展。特色數據庫是高校圖書館服務于地方,服務于社會的優勢資源。為適應舟山市特色企業的咨詢需求,本館自建中國海洋生物數據庫,并剛剛完成《海洋、水產特色資源數據庫》的建設,《海洋、水產特色資源數據庫》分別建立論文庫、專家成果庫、視頻庫等資源數據庫。收錄文獻類型以專著、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研究報告、報紙等文獻為主導,兼收圖像、音頻、視頻等聲像型文獻。本次海洋特色專題數據庫目標數據量建設在5萬條以上。該數據庫的建設宗旨是為從事本學科及其相關學科的科研工作人員、關注海洋經濟發展的政府企事業單位、海洋經濟發展的規劃者和建設者等提供相應的文獻資源服務。同時,海院圖書館繼續豐富《海洋人文社會科學》特色館藏資源,文獻收集特別注重舟山本地和浙江本省相關海洋文獻的館藏工作,主要收集海洋人文社會科學理論文獻、海洋經濟文獻、海洋組織文獻和海洋法規、政策等方面的文獻。文獻來源主要有本館文獻挑選、特色資料購買、網絡資源組織、走訪索取等幾種途徑。
(二)從專利分析入手,為企業提供技術預警和創新服務專利分析法是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第一,專利文獻是新產品開發的重要信息源;企業在開發新產品和應用某項新的技術之前,必須開展詳細的專利文獻調研工作,進行必要的預測和論證。即使在完成了新產品和技術的可行性論證之后,也還要利用專業文獻進行必要的跟蹤服務。第二,專利文獻還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通過監視競爭對手的專利申請活動,可以適時阻止對手專利申請成功,或搶先于對手申請同類專利;第三,通過對競爭對手企業專利的分析,還可以加強自身專利權的保護;第四,專利情報可以作為“預警”系統。企業通過對專利說明書、專利公報中大量的、個別的、零碎的專利情報進行加工組合分析,可以得到技術、經濟的“預警信號”,發現并預知可能發生的變化,利用剩余時間采取相應的措施,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從而產生具有競爭性的企業競爭情報。目前,舟山造船龍頭企業———揚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開始著手針對“新區時代”修訂自己的發展規劃。揚帆集團除了繼續在整船制造上保持優勢以外,還在努力發展船舶配件的生產研發,改變精密配件儀器需要進口的劣勢,但是專利的查詢和解讀都需要專業人士的參與,浙江海洋學院在漁業、船舶等專業方面具有人才優勢,如有必要,圖書館可以在企業和專業教師之間架起橋梁,針對企業需要開展新產品的專利情報跟蹤和分析服務。[6]
(三)從科技查新入手,為企業技術引進和新產品開發提供可行性分析據統計“,我國科研項目重復率達40%,而另外60%中部分重復又在20%以上,同時與國外重復也約占30%左右”。[7]因此在進行科研立項和技術引進等工作時,科技查新至關重要。科技查新工作的范圍主要包括:科研立項;申報科技成果獎勵;成果的鑒定、評估、驗收、轉化;專利申請;技術咨詢(指技術引進、技術轉讓、新產品開發、專題調研等)。科技查新服務將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能為地方企業相關課題的立項、新產品的開發、新技術引進的可行性等提供競爭情報服務。2010年1月寧波大學科技查新工作站浙江海洋學院分站建立,具有工學及農學類查新資格。經查,目前舟山有舟山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和浙江海洋學院圖書館兩家可提供專業的查新、信息檢索、科技咨詢、定題跟蹤檢索和產品市場分析等服務。[8]
(四)從校內科研入手,為學校成果轉化充當中介高校科研成果應該并且必須得到轉化,放在架子上的科研成果是沒有意義的,盡管我國高校每年有數萬項科研成果通過鑒定,其中有30%以上的成果鑒定為國際首創、國際領先或者填補了國內空白,遺憾的是,這些成果只有極少一部分轉化成為實際生產力,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高校科研成果轉化中介機構,轉化渠道不暢。浙江海洋學院科技成果豐富,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截至2011年4月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6項,省部級獎70余項;主持了一批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現代農業專項、國家重大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9]具體科研成果主要有大型名貴野生海水魚類篩選及其人工苗種培育技術、鱺鯛海水深化網箱養殖技術、大黃魚規模養殖技術、石鯛繁育及養殖技術、深水網箱養殖清潔生產技術等。目前這些科研項目沒有進行集中管理,浙江海洋學院圖書館作為學校的信息服務中心,完全有能力、有義務和相關部門配合,把教師和學生的科研成果進行集中管理并推薦給相關企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學校的知名度具有相當作用,對企業和學校來說是雙贏工作。
(五)從企業實際需要入手,為企業提供定題情報服務定題服務(SelectiveDisseminationofinformation,簡稱SDI),也稱跟蹤服務、專題服務,是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定題服務就是選定企業科研、生產中的重點項目或亟待解決的重大關鍵問題,深入調查研究,針對具體需要,運用多種服務方式,進行跟蹤服務。企業定題服務是深受企業決策人員、科技人員、生產人員歡迎的一種好的服務形式。比較簡單的諸如提供開發某產品的政策、法規信息;某一產品的國內外樣本;某一產品的生產廠商等。比較復雜的專題信息,則要根據企業要求,信息人員廣泛收集相關信息后進行分析、加工,有時還需要請相關的專家學者參與,才能形成價值較高的信息,如企業某一項技術改造的可行性研究等。另一種定題服務是為企業提供定題檢索與查新,企業在研制新產品時,為了減少盲目性,需要了解國內外同行的研究情況,借助別人的研究成果,從而避免重復研究或縮短研究周期,圖書館可利用其優勢為企業提供這方面的信息服務。這種服務方式因為緊密結合實際需要,主動靈活,針對性強,所以效果往往十分顯著。目前,舟山企業相對來說對于競爭情報的認識和利用還處于比較膚淺的階段。浙江海洋學院圖書館在新區建立的大背景下,積極響應學校服務地方的號召,依托信息資源的地方優勢,進一步做好前期調研和準備工作,推進與舟山市圖書館的合作,共同打造舟山海洋數字圖書館,為群島新區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提供知識服務和信息保障。去年,海院圖書館初步完成省財政專項支持的“海洋信息服務平臺”的構架工作,同時完成了平臺支撐的基本數據庫建設,如海洋水產數據庫等,擬利用2-3年時間,力爭將該平臺打造成為舟山群島新區海洋科教信息資源最豐富、使用最便捷、數字化程度最高的信息服務平臺。圖書館的《海洋信息》專刊已經顯示出了應有價值,為學校的發展、企業領導層的決策和相關專業人員提供了時效特色的情報資料。
圖書館應繼續順勢而行,加強與學校地方合作處密切結合,深化并拓寬服務內容,搜集經濟信息、研判發展態勢、研究海洋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和體制機制,對舟山市經濟、教育、文化、人口、資源與環境、宏觀經濟運行、企業經營管理、社會發展等領域進行前瞻性研究;同時對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提出對策、建議與行動方案,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情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