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部控制與公允價值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公允價值會計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1.1起源與產生
從起源來說,工業革命等歷史性事件的發生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變革,同時也促進著公允價值和內部控制的產生與發展,且二者都發生在工業化進程較快的歐美國家。從外在動因來看,二者的產生與發展都是因為存在委托關系。首先,對于公允價值來說,由于企業的經營者和所有者一般是分離的,這就產生了使用會計信息的一方與提供會計信息的一方相分離的情況,基于此情況公允價值應運而生;其次,對于內部控制來說,由于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委托方和角色的分離給企業內部管理帶來了許多問題,這就為內部控制的產生提供了必然性。
1.2公允價值會計對內部控制的影響
首先,公允價值計量本身的復雜性就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性,為了披露程序的順利開展,這就要求企業需要加強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審計部門的功能,提高監督體系的地位。其次,公允價值計量方法所導致的不確定性使公允價值計量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風險,而內部控制的功能便是降低風險,這就體現了公允價值計量對于內部控制的需求性。
1.3內部控制對公允價值會計的推動
1.3.1內部控制環境保障公允價值會計的實施內部控制環境包括公司治理和組織結構,管理層素質,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公司治理和組織結構影響會計計量的大環境,若治理和組織結構不完善,則很難對會計人員行為進行要求與控制,進而很難對會計行為進行監督。只有具備一定職業操守的管理層加以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才能使得公允價值計量從根本上杜絕舞弊行為的發生。因此內部控制環境對保障會計信息質量起著基礎性的保障作用。
1.3.2內部控制活動促進公允價值會計目標的實現依據公允價值會計的風險評估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把公允價值會計的控制活動分別概括為對會計管理和信息系統、授權審批、不相容職務分離、財產記錄與保護、運營分析和績效考核等幾個方面的控制。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能夠降低公允價值會計風險,保證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2公允價值會計對內部控制的構建要求
2.1從內部控制五要素分析
(1)公允價值會計對內部環境的需求。公允價值計量是會計舞弊發生的敏感地帶,內部控制需要對企業交易事項起到強化引導和有效制約的作用,以此才能使得企業管理層舞弊和投資經營風險得以降低,進而使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得到有效實施。由于公允價值計量的風險性和高技術水平性,這就需要員工有較高的專業勝任能力,有很強的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2)公允價值會計對風險評估的需求。公允價值會計風險的控制目標應當使公允價值會計在戰略符合性、披露充分性和計量可靠性等多個方面把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在進行公允價值計量假設和方法確定之前,企業應對自我內部控制因素和風險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和整體把握,使企業公允價值計量現狀和風險情況得到客觀評價,根據不同活動可能帶來的風險性大小對其評估并進行劃分,從而把應重點關注和優先控制的風險確定出來。(3)公允價值會計對控制活動的需求。要求企業全面系統地分析業務流程,使得整個工作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到責任到人、等級劃分、監督到位。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在每個環節當中要做到有問題預防機制、出了問題能有人及時發現、發現后有人負責整改、最終恢復到位的嚴格嚴謹的互助督促的高效機制,以防范同一員工在履行多項職責時可能發生的舞弊或錯誤。明確各崗位辦理業務和事項的權限范圍、審批程序和相應責任,避免出現越權管理、濫用職權等影響控制活動進而影響公允價值會計判斷的行為。(4)公允價值會計對信息與溝通的需求。要使得公允價值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保障,就要使公允價值會計計量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因此,增加信息流動性,進行有效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防止舞弊發生,企業除了要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之外,還要建立有效的反舞弊機制,使舞弊行為防患于未然。在開展反舞弊工作的過程中,要明確反舞弊工作的涉及范圍、在各部門的職責權限以及工作開展流程,從而使舞弊行為從發現到處理再到社會的影響等整個過程做到明確與規范。(5)公允價值會計對內部監督的需求。公允價值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內部監督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部分:對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權力的授予、檢驗審批公允價值計量結果的標準以及數據維護和日常工作銜接的具體要求。實施規范有效的內部監督主要是包括對會計人員變動前后,公允價值計量與披露工作是否做到一致性進行檢驗、對企業進行戰略性調整時,公允價值計量前提與假設的變更是否合理進行監督,以及對項目進行過程中估價方法變化對結果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等內容。
2.2公允價值會計對內部控制的體系構建需求
為了保障公允價值的有效性,對內控體系構建要做出規范:一是必須建立健全公允價值計量的內部管理制度,使公允價值會計的工作程序得到完善,并作為企業財務會計控制的必要組成部分;二是根據企業或單位業務的屬性和當前的發展情況,做出真正適合企業或單位實情的公允價值計量與信息披露的控制體系,對于相關記錄與檔案翔實編制與妥善保管;三是合理客觀地評價企業或單位自身的公允價值計量水平,并且當企業不具備公允價值估價能力時,應咨詢或聘請專業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服務;四是確保公允價值計量所進行的假設與所使用的模型和方法是具有有效性、合理性與適用性的,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要保證公允價值計量方法的前后一致性。
3結論
當前市場下的公允價值會計面臨著多重挑戰,先是公允價值計量自身屬性決定了計量的可操作空間較大,再者是操作過程中財務人員的主觀性判斷與行為,以及計量方法與數據處理依據的復雜程度同時造成了公允價值計量的較大難度。在此情況下,基于內部控制與公允價值會計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判斷出公允價值會計對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的需求性。因此,公允價值會計建立合理的內部控制具有必要性,有效的內部控制推動公允價值會計的進程與發展。
作者:栗圣楠單位: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