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工程化背景下公共管理人才培育方式革新范文

工程化背景下公共管理人才培育方式革新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化背景下公共管理人才培育方式革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工程化背景下公共管理人才培育方式革新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一門運用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專門研究非政府公共機構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的新興學科。在我國,自1999年東北大學、云南大學首批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以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呈迅猛發展態勢。另一方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受制于轉型期制度欠缺和體制轉換不到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公共事業組織還未能真正成為社會發展中的一支獨立力量,“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大量畢業生并未進人公共事業專業領域就業[1]”,這給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方向定位、課程體系設置等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應如何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引起了廣泛的探討。

一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理論

從現有文獻狀況來看,目前國內有關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理論探討大致沿三個視角展開,即人才培養的學科教育視角、能力培養視角和人才出口視角。這三大視角又可具體細化為聯合培養模式、“2.5+1.5”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多維發展型模式、就業主導模式、分層次定位培養模式和三位一體模式等六類模式,其基本關系如圖1所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學科教育視角就是指從學科劃分的角度出發,探討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方式,其主要模式包括聯合培養模式和2.5+1.5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兩種。根據1998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教高(98)],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屬于管理門類下公共管理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八^聯合培養方式,指的是在校內,在學科大門類中,打通二級學科的壁壘,廣泛探索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交叉培養人才的路子,在有條件的學校和專業中,試行本科與第二學士學位,本科與碩士的連續培養;在校際,是指不同類型,不同科類的學校通過合作辦學,充分利用各自的學科資源和教學條件,共同培養集相關的不同學科專業知識為一體的公共事業管理人才[2]。”其本質在于在同一學科內部跨學科交叉培養。2.5+1.5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則更加注重在不同學科門類之間人才的交叉型培養,即“從在校工程類專業的三年級學生中公開選拔招收學習成績優秀、管理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突出、具有一定領導潛力的學生作為培養對象,用三個學期的時間系統進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理論與知識的教學,旨在培養具有工程背景的既懂公共管理科學、又懂相關領域專業知識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3]”。人才培養的學科教育視角可以從宏觀上把握人才的學科結構和知識類型結構,但不足的是對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身的課程應當如何設置,如何既保持其專業性,又體現其交叉性,它并沒有提供一個具體的指導和方法。與學科教育視角不同,能力培養視角則更加側重于被教育者本身的素質結構。官愛蘭提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當使其具備“基本素質、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三種能力[4]。對此,張海燕也持大致相同的觀點[5].與此不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出口”視角,則顯得更加現實。他們從學生就業率的角度出發,認為教育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將學生按照就業分為“考公務員”、“考研”和“進企業”三類,并據此來考慮培養計劃的制定[6]。當然,就業是人才培養中及其重要的一環,沒有就業率的教育很難說是成功的教育。但從教育本身的任務來講,它不僅僅需要關注學生的職業技能,同時它還必須關注學生作為“人”的自身提高,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和長遠發展。對就業過分強調,極容易導致功利化,從而忽視教育和學科本身的理念和功能,同時也往往會引起社會對人才培養本身的懷疑。如“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將《申論》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兩項公務員考試的筆試科目”就曾引起社會的反對和批判。人才培養的“三大視角六類模式”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學界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在認識方面的混亂。不僅如此,混亂也同時出現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實踐方面,目前高校很難就公共事業管理的核心課程達成一致。有鑒于此,本文提出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養的“工程化模式”,試圖系統的綜合各學派的觀點,以期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改進有所裨益。

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工程化”模型

(一)“工程化”的基本涵義

所謂工程,其通常含義有三種:一是將自然科學的原理應用到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去而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二是指運用多學科的理論和多種技術手段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三是指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術原理對一定的具體產品、工藝實施和項目進行研究設計評價施工直到完成驗收為止的一個周期性過程。工程的本質在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多學科的綜合應用、實踐和創新”。工程化則指應用性的技術在某一實踐活動中占主導地位的過程[7]。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模式中應用“工程化”模式,就是在系統思考“工程”本質的基礎上,應用自然科學理論,尤其是系統科學理論方法,研究和制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指導人才培養工作的實踐。

(二)“工程化”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特征

1.目標設置的多元性“從理性系統的視角看,組織行為是由有意圖的、協調的成員所實施的行為[8]”,其組織方式或結構上的排列,是工具性的設計或理性考慮的結果。如果我們將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培養工作視為一種理性的系統,為其設置專門化的目標(如就業率),確實可以通過形式化、標準化和規則化的設計來達到效率最大化的結果。然而,人才的培養工作畢竟不是一個機械化的過程,教育的影響也絕不僅限于學生畢業這一短暫時間。在教育工作中任何單一化、專門化的行為都可能給人才培養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我們更應該將教育系統視為一個開放性的自然系統。在一個開放系統中,我們將系統視為一個有機體,既強調系統內部各要素的自我調節同時也強調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交換。具體說來,就是在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證其作為一門學科所必須具備的專門性和獨特性,另一方面還必須要從“人”的角度出發,強調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同時還必須關注社會需求,使學生能掌握立足社會的一技之長。作為工程化模型培養目標“學科導向”、“能力導向”和“出口導向”三者缺一不可。從學科導向的角度出發,我們關注的是通過多學科交叉培養在保證專業性同時提高學生學科背景復合型。在能力導向角度,我們關注的學生作為一個“社會人”所必備的素質和能力,使教育更加人性化,而從“出口角度”出發,我們關注的則是社會需求,是對環境變化的一種積極的正向反饋。

2.課程設置的系統性培養目標最終要通過課程體系來實現,目標的多元化必然要求課程體系的系統化。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與多元化的培養目標相對應,課程體系的設置需要注意幾方面的均衡:一是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與課堂學習時間之間的均衡,具體表現為學生畢業總學分和學時要求適宜度。這既與學生學習能力培養有關,也關系到學生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表1給出了部分高校有關畢業總學分的規定:二是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的均衡。知行合一、理論聯系實際是大學教育的重要要求之一。對于公共事業管理而言,由于其專業性質的“公共性”、“學科發展”以及“師資力量”等諸方面的原因,“專業實踐并沒有隨著學科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相反專業實踐由于落后于該專業的發展[9]”。因此,在培養計劃制定過程中要特別注重靈活安排實踐環節,強化實踐方面的課程體系建設。鑒于目前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普遍面臨的經費、師資以及實習單位聯系等方面的困難,在實際制定培養計劃的過程中可以考慮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多種實踐形式(表2)三是能力導向性的均衡。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必須以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必須“堅持以能力為重,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大學教育更應該如此。對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其能力素質培養包括基本素質培養、專業知識的培養、專業技能的培養等幾個方面。在工程化培養方案的制定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合理調整必修、選修等各類課程結構,突出強調技能型、應用型和創新的課程設置,保證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均衡性。

3.培養方案的可行性與動態發展性一個現實的培養方案首先必須是可行的,同時對于工程化的培養方案來講,它又必須是動態發展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定律)告訴我們,“能量只能不可逆轉的沿一個方向轉化,即從對人類來說是可利用的到不可利用的,從有效的到無效的狀態轉化[10]”,對于一個孤立系統而言,外界環境與系統的熵交換將變得極為微弱,負熵流就不足以抵消系統本身的熵產生,因而使系統的總熵有所增加,這樣系統的宏觀狀態只能越來越無序,或是從組織走向無組織。而對于“一個開放系統(力學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乃至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系統)可以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能量、信息,在外界達到一定闕值時,通過漲落,系統便可能發生突變,即非平衡相變,這時系統就由原來無序的狀態轉變成為一種在時間、空間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的狀態[11]”。工程化、系統化的培養方案必須充分利用這一基本原理,不斷的與公共是管理管理發展的環境進行各種信息和能量的交換,保證其系統內部的有序性和可用性。

三“工程化”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1.系統分析市場需求和學生特點,做好環境掃描從專業定位的角度講,公共事業管理是面向非政府公共機構提供高級專門人才的一門學科。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我國公共事業發展相對滯后,公共事業部門面臨機構改革,人才需求極為有限;另一方面,這些部門大多具有自然壟斷的性質,進入該領域往往受各種社會關系的影響。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畢業學生的就業是一個多方面的綜合因素作用的問題。因此,我們在制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時,有必要結合學生的就業特點系統的分析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有所針對性地安排課程和教學。另外,學校教育不僅僅是以就業為目標的,促進人的全面成長和發展也是大學教育必備的功能之一。在注意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大學生的成長發育特點,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為此,專門針對學生成長和需求的調研在制定系統化、工程化的培養方案的過程中也是必須的。

2.綜合權變各類要素,靈活安排課程體系一個現實的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這些制約因素既有財力設備等硬件方面,也包括制度環境、師資等軟件方面。同時,在實踐中現有的學科基礎也會往往成為公共事業管理的辦學特色的著眼點。我們在制定培養方案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否則制定的培養方案將無法實施。如何在兼顧現實性同時制定一個工程化的好的培養方案?這就需要我們在制定和方案的過程中不斷的從能力、學科、就業三個視角來審視課程體系的內部結構,保證課程體系在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課堂學習時間、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不同能力素質導向之間的均衡。這三個結構性的均衡,既是我們制定課程體系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也是評估一個課程體系的重要標準。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通過靈活的控制公共基礎課(必修)、公共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課他們之間的比例和結構關系來實現這一系列的均衡。同時,我們還可以從能力構成的角度出發,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建設,如將課程分為基本素質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和創新能力模塊等。

3.完善的教學評估和改進體系,保障培養方案動態均衡性一個好的工程化的培養方案體系要求其必然是一個圖3工程化人才培養模式示意圖與時俱進的體系。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從微觀的師資結構、學生特點到宏觀的教材體系、學科軟件、案例庫、社會需求等都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因此,培養方案的建設絕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過程。要建立一個長期的動態評估系統,一方面對教學的手段、教學內容等進行評估,保證教師能夠教授給學生適時、適用的知識;另一方面,要不斷對環境進行掃描,根據學生特點和社會需求,與時俱進的調整課程體系,保證課程系統內部的連續性和均衡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 日本三级做a全过程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再在线观看网站|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区| 99视频有精品|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小丑joker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看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jizzjizz中国护士第一次| 国产青青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果冻传媒mv在线观看入口免费| 又大又粗又长视频| 足本玉蒲团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91在线| www.色五月| 强行交换配乱婬bd|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日本xxxxx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 国产日韩欧美不卡在线二区|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97免费人妻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