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圖書館導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等學校;圖書館;導讀;信息服務
當今世界正處于信息時代,知識更新迅速,人們對知識的需求也是越來越迫切。高校圖書館豐富的館藏,優越的學習環境,使之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但浩瀚書海,如何才能提高圖書館的使用效率,讓讀者期待而來,滿意而歸呢?就學生目前情況看,學習任務重,時間緊,如何在信息的大海中引導學生迅速獲取學習和研究急需的實用知識,已成為圖書館深化改革的重要課題。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切實落實有效的導讀工作,引導學生利用有限的資源,最大程度地發揮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優勢,以適應時展的需要。
1導讀工作的定義及內涵
圖書館的導讀工作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讀者應該讀什么書的正確導向;二是讀者如何讀書這個問題的科學指導,即圖書館工作人員利用館藏文獻指導讀者如何查找和閱讀文獻的工作。當然,從廣義上,導讀還包括圖書館閱讀指導、閱讀引導和閱讀輔導的總和。閱讀指導是對讀者的閱讀目的、內容、方法等給予積極的指導,從而誘發讀者潛在的閱讀欲望,提高讀者的閱讀修養。閱讀引導,是表現在對某本圖書的閱讀指導。閱讀引導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大學生讀者正確地利用文獻,迅速地理解某一本圖書的內容。閱讀輔導工作,不僅要指導大學生讀者“讀什么書,怎樣讀”,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大學生們的鑒賞能力。此外,導讀工作還可體現為推薦好書、揭示館藏、接待咨詢、板報剪報、專題索引、讀者報告、讀者研討、個別指導、重點輔導、課堂教育、編制推薦書目、表彰優秀讀者、成立讀者協會等多種方式[1]。了解導讀工作的定義和內涵,為高校圖書館開展導讀工作指明了方向。
2開展導讀工作的必要性
2.1首先,高等學校圖書館的讀者,既包括教師、學生和科研人員,也包括部分社會成員,而導讀工作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當今我國高等教育正提倡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而高校的連年擴招,卻使學生總體質量出現了下降和滑坡[1]。就如我們學校,是一所處于邊遠山區的民族醫學院校,學生的總體素質要比其他院校稍微差一些,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就更為迫切和重要。因此,就更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閱讀目的、內容、方法等方面對學生給予直接的指導和幫助,使他們學會利用圖書館,懂得選擇文獻的方法,掌握檢索文獻、查找資料及整理文獻資料信息的技能;學會科學的閱讀方法和學習技巧;培養運用創造性思維進行專業研究、撰寫學術論文的能力等[1]。
2.2其次,大學生進入圖書館是一個閱讀、領略、獲取人類積淀的文化成果的過程,也是以人類文化成果充實、豐富和提升自己的過程[1]。各種文獻,從總體上看是人類精神生產的結晶,是人類科學文化的優秀成果,但莊稼有良莠之分,書籍有好壞之別,書刊文獻實際上已成為宣揚世界觀或反映新學科、新思想、新發明的主渠道,做好閱讀指導工作可以起到解惑釋難、指引迷津的作用,發揮辨別真偽、區分良莠的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高校圖書館擔負的任務迫切要求它作好閱讀指導工作,引導學生多讀好書,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積極作用。
3導讀工作者應具備的條件
3.1思想素質[2]牢固樹立“服務育人”的思想。導讀工作者必須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必須從思想上重視導讀工作的重要性,能充分利用館藏主動為教學、科研服務。
3.2文化、業務素質[2]導讀工作者必須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較強的業務能力。館員的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深淺直接影響著信息管理與服務的水平,所以應該具備更為豐富、深厚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信息科學等多種學科的文化知識。
3.3要有廣博的知識導讀工作者除具有圖書館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豐富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特別應掌握一些新興學科的知識。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正確地做好導讀工作。
3.4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著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先進、科學的思維方式,會激發人的創造能力,獲取豐碩的實際效果。導讀工作者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正確對待自己的經驗思維,不斷更新觀念;積極進取,激發自己的思維創造性,提高導讀效益。導讀工作者還要有超前思維,即必須走在讀者前頭,這樣才能體現出引導性。同時還要有發散思維,即導讀工作者能從多角度、多方位來分析思考問題。導讀工作者要不斷吸取知識,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能力,從而從多方面挖掘書刊文獻信息的價值,使文獻信息得到最大范圍的應用。
3.5要有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在信息社會,高校圖書館一個重要職能就是搜集、整理、分類、加工、管理、貯藏文獻情報信息,然后向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作為導讀工作者,本身必須具有較強的文獻信息搜集能力。這些能力包括:①必須熟悉館藏文獻資源。②及時,廣泛地涉獵最新的文獻資料,以便得到最新的文獻信息。要對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出有用的、真實的信息。③要有熟練的文獻查找能力、編寫能力、口頭表達能力。④能熟練地掌握有關的現代技術,以縮短信息處理的時間,使文獻信息盡快發揮效益。
4開展導讀工作的措施
4.1進行入學教育,使學生有效地利用圖書館學生讀者只有全面了解圖書館,才能更好地利用圖書館。為使學生全面了解圖書館的情況,我館每年在新生入學時都安排圖書館介紹課,并讓學生分批入館參觀。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幫助學生了解圖書館的性質、任務和職能,讓學生熟悉學校圖書館的組織、機構、服務設施、服務項目、服務方式以及規章制度,使學生對圖書館有了初步認識和了解,這對于他們在以后學習中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圖書館藏書,充實課堂所學的內容,擴大知識視野,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2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館員導讀隊伍館員要研究大學生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需求,而且具有廣博的知識,精通某種學科,熟悉各種信息源,具備知識、信息的檢索能力,能為大學生提供更廣泛、更有針對性的閱讀引導[3]。
4.3掌握讀者閱讀傾向,及時予以指導要做好導讀工作,必須掌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讀者的閱讀情況。通過日常觀察和借閱統計資料,分析了解讀者類型、讀者心理及讀者需求。只有了解讀者,熟悉讀者,才能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導讀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服務于讀者。
4.4加強與讀者的交流館內直接為讀者服務的第一線工作人員,應重視并很好利用與讀者接觸的機會,把平淡無奇的問答,變成引導學生讀好書的階梯。利用問答咨詢和主動詢問,了解讀者借閱愿望和要求,廣泛征求讀者的意見,推薦和介紹與他們需要相關或相近的書目,供其選擇;對讀者提出的疑問和問題及時予以解釋和解答;及時向讀者反映新書動態,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科研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做讀者真正的朋友和參謀。
4.5通過文獻檢索課教學,提高學生利用文獻的能力現在各高校圖書館承擔著高年級學生的《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教學任務,向學生傳授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應結合本院校的專業性質和特點,通過課堂教學和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情報意識,增強應用情報信息的自覺性。我館開設《醫學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的實踐證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查閱文獻的速度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明顯提高。
4.6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導讀[4]如我校圖書館已在1997年建立了館藏圖書數據庫。并與校園網鏈接,每天24h開放,讀者可隨時通過網絡從書名、著者、索書號等多種途徑查找自己所需的圖書,這種查找文獻的方法既快捷又省時。
4.7開展形式靈活的導讀
4.7.1辦好宣傳欄宣傳欄或稱告示欄,仍然是圖書館基本的和不可缺少的宣傳工具,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能很方便、快捷地傳達圖書館的各種信息。宣傳欄內容要簡明扼要、豐富多采,要能夠吸引讀者,如到館新書、讀書活動、名家書評等。我校圖書館就利用圖書館的黑板張貼新書通報,使學生能及時了解圖書館的藏書動態。
4.7.2開辟網上專題索引利用網上的優勢,在網上舉行圖書導讀欄目,讓學生從網上就能找到自己想找的資料。如我校圖書館的閱覽部,就利用圖書館的主頁,這兩年一直堅持開展網上圖書導讀工作,先后辦了醫學現刊專題索引、兩課參考、文學期刊導讀等等,大大方便了學生,同時也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王順新.高校圖書館應做好學生讀者的導讀工作[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57-58.
[2]崔明珠.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再認識[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3,5(5):90-93.
[3]李臨玲.從大學生閱讀現狀談高校圖書館的導讀工作[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3,15(3):67-69.
[4]涂茵.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與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4(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