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就業問題及思索范文

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就業問題及思索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就業問題及思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就業問題及思索

公共事業管理起源于20世紀早期的美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普遍掀起了對公共事務研究的熱潮,并在大學開設專業教育。如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已成為許多國家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當前,在我國社會管理體制從“大政府,小社會”向“小政府,大社會”的轉變過程中,許多社會事務將由公共管理組織來完成,社會對公共事務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顯現。1996年,東北大學婁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學崔運武教授,在對西方國家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社會改革現實、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提出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要求。為順應我國公共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展,滿足社會對公共事務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1998年,教育部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該專業就業取向是第三部門,也就是非營利組織。在我國,非營利組織主要包括各類事業單位、公益性民間組織等。十多年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蓬勃發展,但畢業生就業情況并不理想,這與我國公共管理體制改革與發展對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的理論構想相左。因此,擺脫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困境,實現理論與現實需求的平衡,發揮人才專業優勢,推進我國公共管理體制改革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困境分析

分析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困境之成因,有必要從專業設置背景及專業教育存在問題入手:

(一)專業教育與非營利組織發展不平衡

自1999年云南大學和東北大學首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以來,全國各高校亦紛紛開設該專業。目前專業辦學規模、發展速度超越公共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和公共事業發展速度是畢業生遭遇就業困境的根本原因。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受社會歡迎甚至成為“搶手貨”,而在我國卻“無人問津”,究其原因是西方國家的非營利組織較為完善,而我國的非營利組織尚未充分發展。

1.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緩慢非營利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在我國社會結構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轉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載體,起到承接原來由政府承擔的具體的執行性和事務性職能的作用,而且能夠為市場經濟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會服務。也就是說,非營利組織憑借其獨特的職能優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政府和市場失靈,并且在溝通政府與社會之間起到中介橋梁作用。[1]然而,目前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步伐緩慢,嚴重影響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就業。首先,政府角色“越位”、“錯位”。政府包辦了本應交給社會管理、以市場模式運作的公共事業管理,制約了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客觀上造成專業人才無“用武之地”。其次,我國正處于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關鍵時期,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處于機構精簡階段,甚至不少單位實行“只出不進”政策。即使有用人需求,單位也實行“凡進必考”的原則,高門檻的準入限制以及較少的需求量,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公共事業管理體制與人才實際需求脫節造成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再次,從我國民間組織的情況來看,由于目前政府與第三部門之間關系定位尚未明確,我國的民間組織大都官方色彩濃厚,缺乏自身應有的獨立性、自主性。在人員構成方面,在絕大多數自上而下的非營利組織中,基本工作人員幾乎都來自政府部門,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政府部門的離退休人員;在相當多自下而上的非營利組織中,定員和編制極為有限,幾乎沒有固定的人才渠道,主要依靠志愿者開展活動。[2]上述三種情形,是阻礙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瓶頸。

2.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發展迅速1999年秋季東北大學、云南大學兩所高校在全國率先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大學生。隨之,2000年,全國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大學生,2001年招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院校,2003年是220所,2004年發展到300多所院校1,[3]它們廣泛分布于農林、醫學、科技、師范、財經、綜合等各類院校。對于這一新專業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打算由東北大學、云南大學兩校通過四年的專業建設,取得經驗后再向全國推廣,但由于各高校自主辦學,特別是教育部對各省屬高校難以控制,因而出現各高校爭辦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勢頭,并一發不可收拾。[4]雖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取得了較大成就,但是在教育“產品”的“銷售”問題未能妥善解決的情況下過快過多地培養專業人才,無疑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費。由此可見,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滯后導致未能出現預期的、繁榮的公共事業管理人才需求,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供給”大批專業人才與公共事業管理領域人才“需求”不足的現實形成矛盾,而目前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的過快發展則加劇了這一矛盾。

(二)專業教育就業定位模糊

目前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就業定位不清晰、專業特色不明顯,導致人才專業顯示度低、缺乏不可替代性,嚴重影響了專業社會認可度。在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目錄中對其專業培養目標作了明確的要求:“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由于公共事業涉及領域廣泛,導致許多高校專業目標不明確,對學科內涵和學科屬性存在模糊認識。有些高校開設專業課程喜歡全面開花,盡可能涵蓋所有專業領域課程;有些高校則比較注重專業平臺課程,忽視方向性、特色課程的建設;而有些高校則反之。專業教育導向決定了人才素質的培養,前者訓練出來的學生似乎什么都學,什么都懂,仿佛任何地方都能就業,所以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才會被社會普遍認為是“萬金油”專業,因此,在現實就業中必然時常碰壁。專業教育社會認可度低影響了人才“供給”的質量,無法滿足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促使大量專業人員未能實現專業初創時的預期目標,無法順利地進入公共事業管理領域就業。從就業市場對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的要求上看,用人單位需要的是既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又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熟悉公共部門的組織機構和運作程序,能夠對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務管理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應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專業畢業生實踐能力普遍薄弱。

(三)畢業生實踐能力薄弱

高校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普通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是畢業生實踐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由于對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不明確造成實踐教學目標模糊不清,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深入開展和有效運作;實踐教學內容設置狹窄,主要集中在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落后,專業實驗室落后,實習基地利用率不高;專業教師普遍沒有參加過基層的專業實踐鍛煉,缺乏實踐經驗,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質量;缺乏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機制等。目前多數高校尚未制定專門的實踐教學考核辦法和標準,且多采用以理論考試成績為主的考核評價體系,加上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嚴重抑制了師生開展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為適應我國公共管理體制改革與發展需要的、由國外引入并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專業。盡管目前陷入了人才就業困境,但我們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價值與存在的必要性,而應以發展促進矛盾的解決。

二、解決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就業困境的路徑分析

解決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就業困境,實現理論與實際需求的平衡的首要任務是推進公共管理體制改革,此外還要提升專業社會認可度以及加強實踐促進就業等。

(一)推進公共管理體制改革

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來說,其良好的就業環境需要有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

1.促進公民社會成熟,推動公共事業社會化強大的公民社會是非營利組織生存的土壤。促進公民社會的成熟,實現政府、社會與市場有效的分工合作,可以為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5]因此,應當大力推動我國公共事業社會化。公共事業管理的社會化,即所謂的“社會事業社會辦”,也就是打破國家包辦公共事業的單一體制,鼓勵多方投資、融資,推動全社會興辦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實現公共事業多元化。在成熟、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事業機構,往往傾向于建立多元化的事業投資與經營補償制度。這不僅能夠實現事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投資方式的多樣化,進一步增強事業組織和公共服務組織自我補償能力,而且有利于充分調動全社會參與公共服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推進各項公共事業的發展。一旦形成這樣的局面,不僅能夠為社會增加就業崗位,扭轉專業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能夠讓其學以致用,不斷地推動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的發展。

2.預測專業人才需求,規范指導專業建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屬于新辦專業,在當前我國專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還不成熟的情況下,辦學規模過大、發展速度過快既不利于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又可能會帶來人才的浪費。為此,教育部有必要展開專業人才需求預測,進而確定專業培養規模和布點,并對現有專業布點進行調整,同時為各高校招生提供決策參考,有必要針對各高校的專業建設開展切實有效的規范與指導,推進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健康發展。

(二)提升專業社會認可度

選擇合理的就業方向定位,堅持在“本色”的基礎上突出“特色”是提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社會認可度的關鍵。第一,由于公共事業管理涉及面廣,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科基礎、師資力量、辦學優勢,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選擇合理的專業就業方向定位。第二,加強專業相關理論研究,明確專業基本規范,圍繞專業基本課程建設開展對專業平臺課程的研究,在課程開設上達成共識。第三,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優化師資隊伍。為了保證專業平臺課程與專業方向性課程的開設,師資隊伍中既需要有具備公共管理學科背景的教師,又需要有在公共事業管理特定領域有專門研究的教師。第四,優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堅持在專業“本色”的基礎上突出“特色”。即以公共事業管理為核心,實現專業平臺課程與特色方向課程的有機配置和整合。

(三)加強實踐促進就業

改善各高校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普通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必須以實踐促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應用型人才。其一,圍繞各高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專業實踐教學目標。其二,建立包括實驗教學、實習教學、實踐活動三塊教學體系,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避免流于形式。其三,依據相關課程群建設專業實驗室,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從而打造專業實踐教學平臺。根據專業方向建設實習基地,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關系以滿足學生實踐需求。其四,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提高教師實踐水平。如采取多重激勵手段鼓勵教師進修、到公共部門掛職鍛煉等,建立適應專業實踐教學需求的能力結構;聘請一批學識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領導干部擔任專業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其五,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機制,改善以理論考察為主的評價制度,調動師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質量的保障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女神吴梦梦| 久re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三级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娇小性xxxx|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日本b站一卡二不卡三卡四卡|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欧美黑人乱大交| 免费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 美女的尿口免费|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女人张开腿男人猛桶视频| 两根一进一出啊灌满了视频 |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跪着侍候娇吟羞辱鞭打|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2345成人高清毛片| 在线中文字幕网站| mm131美女爽爽爽作爱视频|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三级全黄| 日本理论午夜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性色xo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动态| 出轨的女人hd中文字幕| 老湿机69福利区18禁网站|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免费在线视频a|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2020欧美极品hd18|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37大但人文艺术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