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校黨組織作為黨在高校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也應順應十八大提出的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要求加強自身建設。文章在分析了高效服務型黨組織內涵的基礎上,提出了從理念轉變、隊伍強化、載體創新和制度健全等方面進行加強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舉措建議。
【關鍵詞】高校;服務;黨組織
1.高校黨組織的地位及作用
總結建黨95年來的歷史,我們得出一個重要結論: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高校,作為思維活躍的青年學子學習專業文化知識、培養健全人格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場所,思想開放、學術及知識文化交流頻繁,起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及黨和國家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作用。作為黨的基層組織,高校黨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的關鍵所在,也是黨在高校工作中的戰斗堡壘。高校黨組織是高等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領導核心,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思想導向和政治保障,統領著高校各項事業的發展,也為高校教育、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工作提供了方向與指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也明確規定,我國的高等學校實行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統一領導學校工作,從而為高等學校的日常管理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證,確保了高校事業能夠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能夠為黨和國家培養政治立場堅定的接班人。
2.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內涵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黨的服務性是黨組織的本質屬性,也是組織得以發展的必然屬性;黨中央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政黨的戰略任務,作為黨和國家的人才培養基地與思想輿論陣地,高校黨的建設在全國黨建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必須響應中央號召,積極進行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建設服務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要求,具體落實到高等學校就是要加強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雖然人們對服務型黨組織的內涵仍有不同理解,但筆者認為無論如何界定,都不能脫離開黨組織所在單位的人員構成和主要業務內容等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搞清楚“為誰服務?”和“如何服務?”這兩個基本問題。找準了服務對象、清楚了服務內容,也就為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因為高校的主體就是學生和教師,所以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主要應該考慮學生和教師的需求;高校承擔著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的職能,也決定了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主要努力方向。
高校黨組織就應該緊緊圍繞學生和教職員工開展工作,處處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發展考慮;以高校的日常教學、科學研究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工作為工作重心,通過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引導和政治保證,不斷推進高校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提升高校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也只有做到這樣,才真正體現了黨組織在高校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才符合黨中央及社會各界對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要求。高校服務型黨組織應立足于本職工作,為本校全部學生和教職員工服務,推進黨的工作與高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學生發展、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工作有機融合。高校黨組織的各項工作開展都應該緊密聯系高校的日常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工作,通過黨組織細心周到的服務,解決教職員工的理想信念問題,并消除他們工作中的后顧之憂;通過高校黨組織學生支部開展對學生學習、生活、個人發展及就業等問題的服務與指導工作,進一步團結學生群體中的優秀和積極分子,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3.加強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舉措
要發揮高校黨組織在高校各項事業發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首先應加強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在工作實踐中探索從組織觀念轉變、強化組織人才隊伍、創新組織服務活動載體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等方面努力,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建設更加高效、務實的高校服務型黨組織。
3.1轉變理念:從管理轉變為服務
樹立正確的科學服務理念是進行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只有首先從思想上改變過去那種“高高在上”和“下命令式”的管理思維,改變只對上講服務、對下只講責任和服從的傳統陳舊觀念,才有可能對高校黨組織“該不該服務”、“想不想服務”和“為誰服務”等問題形成清醒的認識,才能正確理組織“管理”與“服務”的關系,也才有可能形成對下“服務”理念。建設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必須堅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突出服務功能。指導高校基層黨組織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做到主動為高校教育事業發展服務,為高校學生和教職員工服務。通過服務理念的轉變,打造全心全意為師生員工服務的高校基層黨組織新形象,從而發揮凝心聚力、推動高校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作用。
3.2強化隊伍:為服務提供人力支持
在思想認識上有了轉變后,還需加強黨員干部的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基本素質和服務能力,才有可能將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由理念轉化為行動。在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中,應著重加強對開展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處置校園內外各種突發事件、服務全校師生、引導社會輿論導向等能力的培養,從教職員工隊伍中選擇那些黨性修養強、政治覺悟高、熱心為師生群眾服務且具備較強服務能力的黨員干部,充實到基層黨組織隊伍中,在基層黨務工作崗位上為師生員工服務。高校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同樣離不開領導的關心與支持,在高校基層黨組織尤其是各學院(系)、各部門“一把手”對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的領導下,像關心教學科研骨干的成長那樣關心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成長,確保將各項政策待遇落實到位。通過基層黨組織的鍛煉與培養,不斷增長基層黨務工作者為師生員工服務的本領與才干,為高校黨組織的服務工作提供豐富的人才儲備。
3.3創新載體:將服務落到實處
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發揮凝聚人心、共謀發展的戰斗堡壘作用,還需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服務形式和活動載體,以更加精彩和具有更強針對性的服務項目、活動形式吸引更多師生群眾的參與,在靈活多變的活動形式中實現為師生群眾的服務。比如對高校學生的服務,除了基本的專業課程學習之外,還應組織創新一些受當代青年大學生喜歡的活動形式,為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特長展示、心理健康教育、創新創業及職業生涯規劃等提供分門別類的服務;對高校教職員工尤其是年輕教職員工的服務,除了基本的日常教學工作業務的關懷和培養,也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開展對教職員工諸如豐富業余生活、關心子女教育成長、教師職業疾病的預防、職業倦怠的應對等方面的關心和幫助。通過不斷的載體創新,以師生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將高校黨組織對師生群眾的服務兌現落到實處。
3.4健全制度:提高服務實效
加強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了防止淪為走過場和形式化,還應該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以詳細的規章制度保證將為群眾服務的想法轉化為實際的服務行動,以切實提高黨組織為師生群眾的服務實效。在與加強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相關制度中,具體可以考慮建立黨組織服務責任制度、服務承諾制度和服務民主監督與考評制度。以服務責任制度明確和細化高校黨組織的服務職責范圍,讓黨組織不僅具有服務的意識,更要清楚為誰服務及如何服務;以服務承諾制度,將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服務項目和服務標準公示在所有的師生群眾面前,主動接受服務對象的監督和評價考核;以服務民主監督制度,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和師生群眾之間的聯系,拓寬溝通渠道,主動接受群眾對黨組織的服務工作監督并把考核評價黨組織服務工作實效的發言權交給被服務對象;以服務考評制度,督促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將組織賦予的為師生群眾服務的職責履行到位,保證服務師生群眾的數量和質量,最終為所在高校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羅福建.高校創建服務型黨組織的障礙與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13(10):71-73.
[2]林天翔,楊建超.建設服務型黨支部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J].社科縱橫,2009,24(3):130-131,145.
[3]曹海翔,梁靜.建設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意義與途徑[J].思想政治教育,2013(12):45-47.
作者:顏廷利 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