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通過對文獻資料的綜合分析,結合黨組織工作實際,依據學習型組織理論,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理論和現實背景進行分析闡述。從歷史分析角度出發,通過分析比較,總結歸納了我黨延安時期大學習運動的特色和經驗,深入思考了對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啟示,進而研究當前的具體問題,明確了進一步延伸擴大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范圍和影響的途徑和方式,并提出具體措施。
關鍵詞:
學習型黨組織;延安;高校;長效機制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戰略任務,再次強化了學習的重要性,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指明了前進方向[1]。新形勢下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就是用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進而結合實際,推進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一、加強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必要性
1.有利于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順應國際和國內形勢變化發展、實現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大眾化、中國化的需要,是解決和完善黨建工作的需要。在高校構建學習型黨組織,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措施,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
2.有利于高校自身建設發展。高等教育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職能。目前高校黨組織的現狀與新時期黨建工作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高校的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進一步加強學習,提升素質,著力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和政治素質,掌握先進文化知識。從而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黨在高校的領導核心作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動高校科學發展。
二、延安大學習運動的經驗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啟示
對照歷史,審視當下,不難發現中國共產黨對于學習的追求從未停止。中國共產黨的大學習運動始于延安時期,開創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先河。延安開展的這場轟轟烈烈的大學習運動,至今回望仍令人神往、引人深思,對于進一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深入發展,極具借鑒價值。
1.激發學習動力,實現學習工作一體化在延安時期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全黨的學習熱情極其高漲。當時的共產黨人是把學習當成一個要完成抗日戰爭任務的偉業,實現革命轉變的“戰略任務”,當成建設一個能夠領導千千萬萬民眾、強大的黨重要舉措,當成黨的顯著標志和鮮明品格,當成每個共產黨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每一個黨員都真正認識到學習就是工作,是任務,是戰斗,是勝利,是希望。只有這樣的理念才能產生如此強大的動力和熱情。而今天,我們常常面臨這樣一種情況:人人都贊同學習,各級組織也都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但在實際上又不知不覺地把學習和工作分開,常常因為工作忙而放棄學習。上級抓得緊,強調得多,就多組織幾次學習,上級不過問了,自然也就放松了。延安大學習運動的經驗給我們以重要的啟示,我們要從完成“戰略任務”,這樣一個高度、從實現“工作學習一體化”這樣一個角度,從我們黨的品格、特點、發展這樣一個廣度來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使得我們對學習的理解實現超越,擺正學習與工作的關系,激發學習動力,把學習作為一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自我追求和工作方式。把學習作為基層組織提高戰斗力、保持先進性的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把組織學習的方法和成效,把黨員素質提高,創新能力的增強,作為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標志,持續不斷地開展下去。
2.轉變學習方式,學習與研究相結合通常來說我們所理解的學習是一種以增長知識和獲取信息為目的的學習。延安時期開展的大學習運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始終把學習與我們黨肩負的使命、任務緊密聯系在一起,以解決革命和斗爭中的問題為目的,堅持做什么、學什么,邊學習、邊研究,用學習的成果指導工作。首先,明確業務學習是干部學習的主要內容,業務教育要把工作的環境、法令政策、經驗、歷史、科學知識、都研究明白,這就是調查研究的精神,就是“做什么學什么”的精神。做到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用馬列主義的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然而僅僅開展業務學習還不夠,還需要另一種教育———政治教育,做各種專業的人都要接受政治教育[2]。“做什么學什么”“接受兩種教育———政治、業務”“學習與工作打成一片”“、把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完全可以回答“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在組織學習時感到對黨員吸引力不大,大家積極性不高。與我們未能很好地把握這幾點有直接關系。以前,在組織學習上我們采用的方式一般都是由組織上確定學習內容,發學習材料,大家讀書討論。可以嘗試換一種方式,由每個同志圍繞自己的工作需要,自己確定學習專題,對共性的問題再組織討論,可能會達到更好的效果。組織的任務是把好方向、做好規劃、建立制度和服務保障。我們要緊密聯系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去選擇學習題目,沿著“讀書—討論—調研—創新—實踐”這樣一個路線進行學習。要把正在開展的工作作為專題逐項研究。
3.注重團隊學習,實現學習制度化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所開展的學習,一開始就注重團隊學習,健全了學習體系,中央設立干部教育部(后來與宣傳部合并)、制定學習計劃、建立學習制度,編審干部教材,不斷發出指示對學習進行指導。注重‘互相幫助’和‘集體學習’,在這樣的教育基礎上加強了組織性———建立有組織的學習、有計劃的學習、有規律的學習。”延安時期集體的互相幫助式的學習模式,最重要的載體是學習討論會。這一形式能集結整個團隊研究問題的心得,能徹底地、深刻地了解問題,也能增強記憶。“學習型組織”這一概念是從現代管理學引進的,來源于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的闡述。學習型組織主要有五個特征:一是建立共同愿景,二是團隊學習,三是改變心智模式,四是自我超越,五是系統思考。團隊學習是“五項修煉”之一,學習型組織的顯著標志之一[4]。當前,我們對團隊學習的理解往往流于形式。在各級組織匯報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情況時,大多有如下內容:買了若干學習材料、建立若干學習小組、搞了若干講座、輔導、組織了若干次集體學習,今后還準備學習哪些內容……而真正屬于內涵的東西,卻提及甚少。我們不能把團隊學習簡單地理解成組織集體學習,團隊學習是一項集體修煉,是開發團隊能力的過程。團隊學習有三個關鍵的方面:對復雜問題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明晰的理解;需要有創新、協調的行動;團隊成員對其他隊員起作用。
三、進一步開展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途徑和方式
1.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長效保障機制構建長效學習保障機制既是提高學習質量的根本途徑,更是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最基本要求[5]。首先,針對高校黨員隊伍的特點,堅持把黨員自我管理和他人監督相結合,充分發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建立嚴密的管理監督機制。其次,要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方面,嚴格做到一級抓一級,從黨的建設各方面加強對黨組織和黨員的考核;要確立共同愿景,增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個人的學習內生動力;將選人用人機制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相結合,黨組織內部的選人用人制度,應當考察黨員干部的學習檔案,將出席考勤、參加學習培訓、發表文章等情況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依據,以制度導向促進黨員干部的學習理念的形成和學習動力的提升。第三,應當在學習資源等硬件設施上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努力為廣大高校黨員提供相對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良好的學習基礎設施。
2.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發揮黨委領導的核心作用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在全黨營造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積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使各級黨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各級領導班子成為學習型領導班子[6]。”領導班子學習知識,首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尤其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主要包括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最為寶貴的政治財富,也是領導干部提高思想理論素養、做好領導工作的有力武器。還應該學習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業務知識,了解做好本領域領導工作應具備的各種新理論和新知識,提素質和能力。進而,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用理論指導實踐,為提升工作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強黨員個體和團隊的學習由于基層黨組織類型多、黨員差別大,擁有的學習資源相對缺乏,因此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主要在基層黨組織。要通過多種方式使學校師生理解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重要性,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要發揮基層黨支部書記的主觀能動性;要引導黨員由被動接受變為自主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理念。在學習形式上,考慮開展如下方式:一是推薦式學習,定期給黨員干部推薦有價值有意義的好書,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選擇性閱讀,做到開卷有益;二是多途徑自學,利用互聯網的共享資源、相關學習資料,有針對性地開展自學;三是舉辦專家講座,邀請知名學者、權威專家授課,講授前沿和熱點知識理論;四是進行交流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考察調研等活動,不斷拓展黨員干部的思維和視野,提高干部隊伍素質;五是研討交流,舉辦論壇、研討會等形式,開展研討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學習,提高黨員干部培訓效果;六是重視實踐學習,讓廣大黨員干部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提高水平。高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重點要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引領和促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改進學習的形式和方法,開展多種模式的自主學習;更要健全改善長效保障機制,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證和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十八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2:11.
[2]選集: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M].郭進隆,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
[4]陳述.延安時期的全黨大學習[J].黨建研究,2010(12):57-58.
[5]嵇友山,楊軍,陳國忠.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契機建設高校學習型組織[J].教育與職業,2012(6):46-47.
[6]《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孫理 趙春偉 陳英云 田文媛 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