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媒體黨組織建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0年8月《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寫明高校基層黨組織的職責是:發揮“政治核心”和“保證監督”作用。在新媒體視角下,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作來高校黨建工作的戰斗力基礎,盡管取得一些成績如豐富了宣傳內容,擴大工作覆蓋面,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
(一)分黨校培訓班形式單一,質量難保證分黨校的教學模式單一,主要以培訓班為主。二級黨課教育內容多為黨的理論知識教育,以課堂教學講授為主,形式較為死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聽課的興趣不高,理解內化的知識不多,授課效果不明顯。同時,受眾多為思想活躍的90后大學生,他們都有自己獨立解放的個性和多元化思想,對于黨的基礎知識、基本方針、時事政治等學習積極性不足。此外,支部理論學習氛圍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黨課學習效果。
(二)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傳統,內容亟待豐富師生黨支部組織生活大都按照上級黨組織的指導意見開展實施,形式固定單一,互動性不強,難以提高師生參與的熱情。組織生活多限于理論學習和討論,沒有把提高黨員適應工作能力的業務活動納入組織生活內容來,如很少舉辦“提高教師黨員專業素養,爭當科研能手”的主題黨日活動。個別的黨員理論學習更是流于讀文件、寫心得等形式,很少根據師生的實際情況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其內容亟待豐富。
二、新媒體視角下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創新探索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在新媒體視角下,創新探索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勢在必行。
(一)與時俱進,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理念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應適應時代要求,勇于創新黨的基層工作理念,主要通過以下兩方面:一是創新組織建設觀念,注重研究黨支部作用發揮的途徑,堅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做到各有側重,分類指導。二是創新黨員教育理念,利用新媒體,大膽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強化黨員價值意識,凝聚廣大黨員力量,用創新的精神推進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發展,牢牢占據高校宣傳主陣地。
(二)運用新媒體,優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當前,一些高校基層黨組織生活方式單一,黨員獲取信息渠道廣泛,師生黨員文化素質高,獨立見解多,教育的效果不如社會的影響及時。還有,以行政工作為主和以教學科研工作為主的教師黨員活動內容難以統一安排,這都要求我們必須優化黨組織建設,適應時代的要求。1.利用微信息,創新工作載體微信息[2]是以短小精煉作為主要內容和傳播特征的信息形式文化。以微博、微信等為主要形式的微信息,在高校師生中傳播迅速。我們可以利用微信息,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載體,主要形式如下:一創新理論培訓載體。利用微課堂、微閱讀等多種新媒體方式綜合運用,通過文字、數據、聲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網絡教學手段,把黨理論知識進行形象化展示,組織政治理論學習,宣傳黨的理論知識,進一步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教育,增強他們的先進性意識,使黨課教育具有更多的參與性、啟發性。二是創新活動形式和載體。利用論壇、博客、群討論等多種新媒體平臺,豐富黨組織生活的內容和形式,運用豐富的聲頻、視頻、圖片等資料,結合當下的時事熱點,開展形式多樣,寓學于樂的黨員教育活動,貼近師生黨員的生活,調動師生黨員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系統,提高黨員的自主性,使黨員教育活動更具針對性。2.利用新媒體的互動性強、時效性高,強化教育管理新媒體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具有隨時隨地記錄、轉發信息的特點。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聚合效應。一是利用網絡平臺,關注師生黨員的熱點話題,分享交流,擴大黨組織生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吸引師生黨員的注意力,從而引領思想潮流,在師生群體內部形成聚合效應和擴散效應[3],為基層黨建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二是利用QQ、微博等,緊跟師生黨員的思想動態,把握容易引起師生黨員思想變化的各種時機,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點子上,起到“保證監督”的作用。3.利用廣大受眾,監督基層黨組織建設新媒體傳播覆蓋面廣,信息傳遞快,對受眾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新媒體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民性[4],同時這也對基層黨組織起網絡監督作用。例如通過開通“支部書記微博”等網絡交流平臺,及時近期工作動態,讓廣大師生享有充分的知情權,接受廣大師生的監督。同時,廣大師生可以跟貼討論或者私信反映問題,建言獻策。
(三)提升管理,深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隨著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師生的學習工作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要求我們基層黨組織工作主動適應,從實際出發,大膽創新,提升管理,進一步深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1.創新管理模式,探索新的基層黨組織設置面對以上變化,建議從實際出發,大膽探索黨支部設置新的有效形式,以利于開展黨的活動,發揮黨支部作用。在沿用原來以專業班級為基礎的黨支部設置形式基礎上,探索黨支部設置的多樣化。根據需要,按黨章要求調整支部領導成員。黨支部可以把相對集中較長一段時間共同完成課題或各類技能競賽項目的黨員組織在一起組建黨支部。2.建全信息化管理機制,完善支部建設新媒體視角下,高校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傳統信息管理弊端充分暴露,進一步制約著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巨大、高投入的系統工程,需依托于新媒體技術,加強信息組織保障、信息技術保障、資金投入及人才培養等機制,完善支部建設,共同作用于高校基層黨組織信息化建設。
作者:徐向學單位:東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