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如何加強民用建筑節能工程質量監督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人口眾多,因此民用建筑一直是我國建筑領域的關注重點,為了響應我國政府在生態建設層面頒布的政策,更多的節能工程被應用于民用建筑,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對節能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的過程中,依舊存在問題。基于此,應當重點探討如何監督民用建筑節能工程的質量,從而為我國節能工程在民用建筑之中的運用尋找更高效、可行的建設路徑。
[關鍵詞]民用建筑;節能工程;質量監督;強化策略
與世界范圍內的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自然資源蘊藏總量豐富,而且土地面積廣闊,能夠為各類建筑提供更多的建設空間。然而在我國謀求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國能源出現短缺現象,而且多地生態環境遭到污染。針對上述情況,我國建筑領域在節能減排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并且在民用建筑施工過程中加入節能工程,取得了很好的建設效果。現如今,節能工程已經在我國民用建筑之中得到廣泛運用,需要重點探究其質量監督工作。
1節能工程所具備的優勢
1.1幫助我國經濟更穩定發展
在民用建筑之中運用節能工程之后,我國對民用建筑的建設更加便利,以往經常出現的能源浪費現象逐漸減少,施工負責單位能夠用較低的成本獲得較大的收益。我國建筑領域的發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在通過節能工程開發新的能源之后,建筑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從戰略目標轉變為現實,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在新的建筑材料與施工技術的引導下,民用建筑不斷推陳出新,在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之后,節能理念得到充分貫徹,各類資源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有效利用。
1.2保護我國當前的生態環境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僅會消耗大量資源,還可能導致施工周邊地區的環境被各類廢料污染。在開展節能工程的建設之后,施工地點周邊的生態環境能夠得到保護,而且在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建設節能工程不僅可以為人民群眾提供質量更高的住房,還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諸多便利,保證人民群眾能夠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
1.3提升我國人民群眾居住質量
節能工程之中所包含的相關技術,可以有效減少電量的損耗,采用節能環保的材料,還能夠提高人們居住環境的舒適度。民用建筑內部運用節能工程的設計,能夠妥善解決通風、供暖等人民群眾所關注的問題。應用于民用建筑的建設成本有所下降,但是人民群眾的居住質量并沒有下降,反而在以往的基礎上得到明顯提升,對于我國建筑領域的發展無疑是十分有利的。
2建設民用建筑節能工程的重要性
首先,在民用建筑的施工中加入節能工程相關內容,能夠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進而實現對環境的保護,使我國的生產方式得到改變,人均能耗下降。在運用節能能源之后,所有能源能夠循環利用,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適應生態環境的發展,提高我國經濟領域的穩定性。通過節能能源的不斷研發,然后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加以運用,能夠使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變成現實,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被改變,人民群眾獲得質量更高的居住條件。其次,我國社會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已經無法繼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問題,現代化不能將犧牲生態環境作為發展代價,因此我國各個領域必須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以保證人民群眾在健康方面不會遭受有害影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滲透環境保護相關理念,從而使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更為長遠。加強民用建筑工程的節能技術,可以使環境保護從目標變為現實,促進我國建筑行業不斷向前,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再創輝煌。
3我國民用建筑節能工程建設現狀
3.1缺少政府監管以及相應配套政策
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最早可追溯至1986年,而且我國政府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同時專門成立相對應的監管機構,實施多種與之相關的法律規定,保證民用建筑所需的節能工程能夠獲得更多支持,尤其是政策層面的支持。但是在實際的節能工程發展之中,依舊存在政策不完善、缺失政府監管等問題。首先,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地方政府或者主管建筑節能的部門機構沒有對相關工作產生正確認知,難以嚴格執行法律法規之中的標準;其次,我國現有的節能技術認證,以及節能產品的生產研發,依舊處于探索階段,在認定建筑相關節能產品的時候,缺失應有的認定流程以及相關認定標準,而且在市場內部的信息交流存在明顯的不對稱情況。不僅如此,經濟方面的政策也并未及時完善,在國家政府不斷倡導開展節能工程的同時,雖然已經出臺一系列經濟政策,但是部分政策缺乏合理性,而且在審批與監督民用建筑的節能工程之時,盡管有部分民用建筑的節能工程尚未達標,卻并沒有對未達標的建筑進行經濟處罰;部分民用建筑的節能工程雖然符合要求,然而相應的優惠政策沒有真正獲得落實。
3.2節能材料的技術以及質量仍需加強
人類文明的崛起,可以通過建筑進行了解,但是建筑的出現導致原始的生態環境平衡被打破。建設節能類型的工程,不僅可以滿足人類發展,還能夠滿足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共生要求,在民用建筑的節能工程建設之中,建筑材料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正確使用節能材料,必然會真正落實節能環保理念。當前,我國民用建筑在開展節能工程的同時,大力推廣并且應用多種類型的環保材料,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依舊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首先,我國民用建筑相關節能工程仍處于發展期,相關環保建筑材料的生產以及研發仍需努力,而且有一部分專門研發環保材料的企業,并未掌握尖端技術,在生產環保材料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管理,沒有規范運用生產技術,導致環保材料在生產出來以后并不合格,無法支撐節能工程;其次,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節能環保技術相關人才數量較少,雖然我國擁有大量清潔能源儲備,但是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屬于剛剛起步,導致“節能材料不環保、環保材料不節能”的尷尬現象出現。
3.3未重視節能設計的成本以及規范
在設計民用建筑節能工程的時候,相關設計人員必須從實際情況入手,收集溫度、濕度、地形等一系列資料,然后對民用建筑展開全方位設計,從而真正使節能工程發揮其作用。然而當前的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暴露出問題,例如,在設計建筑頂板的時候,設計人員忽略了頂板的保溫與節能功能,或者并未進行創新設計,導致民用建筑的保溫效果較差;部分設計人員忽視工程所需的成本,只重視相應的節能要求,不分情況地運用環保材料以及環保施工技術,對于墻體、窗戶、地面等設計環節“敷衍了事”,或者運用更多的材料滿足節能要求,導致負責工程施工的企業面對更大的施工壓力。
3.4施工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
部分負責民用建筑相關節能工程的施工企業,在實際施工之中沒有踐行節能管理理念,雖然此類企業已經了解節能對于施工的重要性,但是企業為了通過施工獲得更多利益,在施工過程中缺乏應有的積極性,而且不會按照節能標準進行施工。例如,施工企業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并未選擇節能材料,“以次充好”行為屢次發生;或者施工企業將建設任務承包至其他的施工企業,導致施工現場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施工不規范行為無法及時發現并更正,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延誤工期的不良現象。
4民用建筑節能工程質量監督的加強措施
4.1對監督體系進行完善并開展信息化管理
政府是推動民用建筑節能工程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將其主導作用進行充分發揮。首先,政府應當對監管民用建筑的體系進行完善,將統計分析指標作為基礎,針對民用建筑的節能工程開展考核;其次,政府應當積極運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多種宏觀、微觀調控手段,鼓勵參與民用建筑節能工程的各方對節能工作產生應有的重視,在約束的同時不斷進行激勵,發揮出政府部門在監管方面的職責。不僅如此,在民用建筑的節能工程建設過程中,政府應當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采集、處理并分析建筑相關能耗,搭建建筑能耗監測信息管理體系,為政府部門、建筑企業以及相關主管部門提供科學的信息化數據,促進民用建筑的節能工程朝著數據化方向發展,切實提高政府在監管層面的工作效率。
4.2創新節能工程所需材料與技術
常言道“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因此民用建筑的節能工程必須著眼于技術的研發與創新,相關節能材料的生產企業必須嚴格管理其內部生產環節,從而使節能材料的質量得到提升。應當將高等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作為依托,對人才進行產業培訓,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專業化人才,同時積極促進科學技術研發,投入更多的研發資金與設備,對相關人才的培養給予政策支持。除此之外,我國的技術研發應當重視國際層面的合作交流,在明確技術差距的基礎上積累經驗,推動建筑節能材料在技術層面的創新,站在國際化視野的角度,引領節能材料產業升級。例如,門窗是民用建筑節能工程之中的基礎設施,在選擇門窗建設材料的時候,應當重點考慮其采光、隔熱、保溫等性能,做到夏季隔熱、冬季保溫,使建筑的整體能耗下降。
4.3運用可再生資源對節能設計進行優化
在設計民用建筑的節能工程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應當具備全局視野。因此,相關設計人員必須對民用建筑工程所在區域的光照強度、降水信息、月均氣溫、空氣濕度以及周圍地形、地貌等環境因素進行全面了解,然后對地形地貌形成的自然風向進行合理利用。除此之外,應當對建筑的內部進行深度優化,運用錯位布局等方式,實現建筑內部的微氣候調節,以及改善室內的環境質量。通過對多種類型清潔能源的合理運用,取代以往運用的非可再生能源,在節能的同時做到低碳減排。
4.4重視施工現場的監督與管理流程
民用建筑所需要的節能工程,在正式開展施工的時候,所有施工環節必須將設計圖紙作為依據,不可為了獲得更低成本而放棄節能技術的運用,同時嚴格檢查施工所用的各類材料,保證材料的質量,杜絕“偷工減料”、“偷梁換柱”等不良行為,定期檢查施工企業的施工進度。與此同時,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必須貫徹始終,設置專門的監管部門負責對現場的監督管理工作,如果發現施工現場存在不達標問題,必須責令其停工調整,在必要情況下返工重建,保證工程能夠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
5結論
綜上所述,民用建筑是我國建筑領域生存發展的基礎,將節能工程融入民用建筑的施工過程中,能夠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現階段的居住需求,并且可以為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作出貢獻。在對節能工程進行質量監督的過程中,應當針對當前的質量監督現狀,分門別類地提出一系列應對策略,從而使質量監督的過程變得更加完善,為民用建筑的質量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王梓露 單位:鯉城區建設工程質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