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校園科技創新計劃項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現在的高校科研培訓現狀
21世紀是以“創新”為特征的世紀,高校作為培育人才的重要平臺,更應在培育學生“創新”能力上下功夫,要努力構建“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不斷為創新教育開辟新道路。據研究,當代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表現主要體現在:1)缺乏創新的觀念和欲望;2)創新性思維能力匱乏;3)對科技創新不感興趣;4)缺乏創新過程所必須的恒心和毅力;5)對什么是科研,如何做科研,如何將其付諸實踐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另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種思潮的涌入和網絡文化的盛行,現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活動也出現了很大的偏差,如各種心理問題和道德修養缺陷,以及浮躁的心理和隨波逐流的跟風行為等等,這些都無疑都給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形成了層層障礙。這一切無疑是對高校的嚴峻考驗。從中國高校大學生的科技創新現狀分析,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問題,重視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并對大學生在在創新問題上犯下的疾病進行“治療”有著迫切的必要性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2如何改善高校大學生科研創新現狀,培養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
“科研活動不能只是走走形式”。現在高校有很多為了提高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科研創新人才,要求每個學院都要有一系列關于科技創新的學生活動。但這些活動表面上是在做一些科研創新活動,實際上卻是華而無實。多數活動只是走走形式,比如辦一些平時做過的科技小制作比賽,做一些簡單的理論性的培訓等等。根本無法從真正意義上讓學生接觸“科研”。加之策劃和組織活動的一般都是學生,該學生的負責態度直接影響了一系列活動質量的好與壞,并且學生本身的能力有限,還處在學習階段的他們對科研的概念也是懵懂的,根本無法帶領一整個學院的同學在科技創新能力方面有較高的發展和提升。所以,科技創新能力的而培養不能只是完成任務一樣應付了事,走走形式,要真正結合到生活實際,從本質上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科研,科研的重要性及其意義,并通過一些動手實踐的方法使同學們深入了解科研以及現在中國社會的現狀以及對科技創新人才的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斗志和意志,在適合自己的科研道路上越走越遠。
作為一本科生,本身對課本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還需遠遠不夠,在高校“科技創新”培育人才計劃中很難進行相應的輔助和決斷。所以,高校作為一個培育新時代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想學生在“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中有所建樹,就必須結合老師的力量,進行“師生面對面”。高校的老師在科技創新的能力上必然有一定建樹,至少比學生更上一層樓。在“師生面對面”的活動下,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每個實驗室的歷史以及老師們艱苦奮斗的科研歷程。并通過一些相應的實踐來激起對科技創新能力的興趣和好感。不斷培育出新的科技創新人才。
科研要具體到實踐中,真正去體會和培養興趣。很多學生對科研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認為科研就是每天呆在實驗室拿瓶子洗瓶子,以至于學生對科研覺得不然就是遙遙無期不可達到,不然就是各種枯燥無聊,使學生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具體到真正的實踐之中,如參觀啤酒廠,制藥廠等等,充分激發他們,使他們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是任重而道遠的大工程,但它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成為人才強國戰略有著決定性的重大作用和深遠意義,同時也是提高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自己,擔負起建設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重任的必然要求。
作為大學生,應該更加勤奮刻苦,努力學習專業知識,開拓自己的眼界,積極主動地成為參與科技創新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思維和科技創新能力,為我國全面推進自主創新戰略做貢獻。
作者:張正紅 石穎嵐 吳敏松 沈鴻霖 蔡釩 林清強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 福建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