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基于校企合作的機械工程師論文范文

基于校企合作的機械工程師論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校企合作的機械工程師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基于校企合作的機械工程師論文

一、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早在19世紀7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開始推行《莫里爾法案》,確立工程教育在大學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這是最早以政府法案方式強化校企合作的典范。2005年10月德國國際汽車制造商大陸公司(ContinentalAG)資助設立了“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計劃”(GEE),探討全球化背景下工程師的工作環境及全球化工程師的培養模式等問題,該項目具有突出企業在工程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和多方參與工程教育的培養模式兩大特點。高等院校在工程人才培養方面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彌補學校在實踐教育和職業訓練計劃方面的不足,為從事技術研發的教師提供更多施展才華的空間,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實現校企雙贏。我國從19世紀末引入工程教育,但由于開始就缺乏與工程產業領域的密切聯系而失去工程化的環境。與國外相比,國內高校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國內工程人才培養仍以應試教育為主,與工程實際需求脫節,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工程意識較差、工程訓練缺乏、社會適應性差等問題,導致所培養出來的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較弱。“卓越工程師計劃”實施后,上述情況有所好轉。統計數據顯示,在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的試點高校中,有91%的院校采取“3+1”人才培養模式,3年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1年在企業進行專業實踐培養,但在校企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符合“卓越工程師計劃”實施要求的師資隊伍

現有教育體系下,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獲取更多的來源于教師的引導和直接傳授。盡管近年來工科院校師資隊伍的學歷層次得到很大提升,但絕大部分教師來自于應屆畢業生,缺乏在生產一線從事技術開發或工程實踐的經歷,這導致了他們在教學中所教授的知識偏理論化,與工程實踐結合較少,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學生的專業深度和廣度達不到工程實際的需要,不利于機械卓越工程師的培養。

2.學生培養環節中實習和實踐機會偏少

實踐教學是工程類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它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吸收和推廣應用。在美國大學課程體系中,實踐教學約占30%。我國教育主管部門也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各高校要結合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理工農醫類本科專業不少于25%。但實際情況則不容樂觀,我國高校實踐教學比例基本上只達到20%,且不同的學校相差較大。同時,配套的實驗設施和實踐實習基地也遠不能滿足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實際需要。專業課程配套實驗開課率較低,一般不足40%,開放性實驗與創新性實驗流于形式,金工實習等工程實訓環節以教學型演練和模擬教學為主,學生缺少工程實際環境下的真刀真槍實踐機會,專業性實習以參觀為主且時間較短,很難深入企業的生產實踐中,導致學生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很難得到充分的訓練和實踐機會。

3.校內教學與工程生產實際相脫節

雖然學校為學生開設了很多理論課程,但所開設的課程要么以對口專業需要為目的,課程體系窄、專、深,要么與工程領域的生產實際結合得不夠緊密,教材編寫人員缺乏足夠的工程實踐經驗,專業教材更新不及時,學生對于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如何應用缺乏具體的概念,使得所學的專業知識缺乏針對性,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嚴重打折。實踐教學環節重視不夠,實驗課時不足,實驗設施缺乏,更新不及時;實習環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機性,內容安排上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和全面性,導致學生動手的機會越來越少,工程實踐能力有所下降,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相脫節。

4.校企合作層次較淺,缺乏深度和廣度

現行的校企合作內容比較狹隘,合作目的比較單一,缺乏互惠共贏的利益機制,難以深入和持續合作。困擾高校的是企業參與工程人才培養環節的積極性不高,由于企業普遍認為人才培養是高校的任務,很少有企業愿意接待學生實習,學生在企業的所謂實習也只是參觀實習,缺乏動手實踐機會,無法接觸工程應用知識。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市場經濟體制,企業以經濟效益為目的,擔心學生進入企業會影響其正常生產;另一方面擔心學生參與生產實踐易出現安全事故。更為主要的是,學校和企業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了解,未能形成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機制。

二、校企合作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工程人才特別是卓越工程師培養方面,世界各國高校多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依托企業的工程實踐優勢彌補高校在實踐教育和訓練環節的不足,國外成功的校企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模式,如,德國的“雙元制”模式,英國的“三明治”模式等。國內高校多采用“3+1”培養的基本模式,細分開,還有“交替型”培養模式、繼續工程教育模式、工程研究中心模式、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包括企業博士后工作站)模式、校內產學研結合模式、訂單式培養模式、企業頂崗實習模式、校企共建聯合實驗室/實訓中心模式和大學科技園模式等。在校企合作形式上,包括校企聯合辦學、聯合組建師資隊伍、共建實習基地、科研項目合作和微觀課程合作五大校企合作形式。針對校內師資隊伍工程實踐經驗缺乏的情況,我校與省內外十余家企業簽訂了聯合培養機械卓越工程師的協議,并建立了專門的培養基地,在機械卓越工程師培養中采取了“兩段式、雙導師制”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兩段式”是指在學校和企業分別進行理論和實踐環節的兩段式培養;“雙導師制”是指分別給機械卓越工程師試點班的學生配置兩名導師,其中校內專業指導教師由專業能力較強和具有一定技術開發和產品研制經驗的老師擔任,企業指導教師由承擔聯合培養任務的對口企業選派具有豐富工程現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擔任。

三、校企合作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的思考與建議

1.做好頂層設計,確定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試點學校應成立包括行業專家、工程生產一線的卓越工程師在內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委員會,根據機械行業企業發展需求,以卓越機械工程師培養為目標,確定卓越機械工程師培養方案,重構適合卓越機械工程師培養要求的課程系統,課程設置側重以工程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將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專業培養標準細化為知識能力大綱,確定本校培養的卓越機械工程師應具有的知識、能力、素質和特色。根據安徽理工大學的煤炭系統行業特色,構建基于大機械觀、大系統觀和大集成觀的機械工程知識系統,將課程體系設置為公共基礎模塊、公共選修模塊、學科專業必修模塊、跨學科專業選修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專業任選課程模塊、課程實踐模塊、專業實踐模塊和素質拓展模塊,共9大模塊。其中課程實踐模塊包括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工程制圖實踐、機械基礎綜合實驗和電工電子綜合實訓;素質拓展模塊是指參加或參與科技文化競賽、才藝競賽、社會服務等取得的獎勵、表彰以及在外語水平、計算機水平、從業資格、發明制作、論文論著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按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和效果給予不同的學分,側重學科交叉和工程實踐與創新活動方面的引導。

2.出臺配套政策,保障卓越計劃的經費投入

來自政府、高校和企業三個層面的配套政策,是有效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的重要保障。國家、省級教育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等相關政府部門可以為參與“卓越工程師計劃”的企業提供優惠的稅收優惠政策,協調解決學生進入企業實踐前后所面臨的種種困難,為“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實施創造良好的政策和社會環境。學校可以聯合企業共建集產品或技術研發、測試、教學、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科研平臺,同時面向學生和企業員工開放;制定和完善卓越機械工程師師資選拔和培養計劃,引導教師有效地將教學、科研與生產實踐相結合,鼓勵教師融入校企聯合體,促進成果轉化;聯合制定優秀學生獎勵和就業幫扶政策,為學生研究生推免、創新創業、就業派遣提供幫助。企業還可以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師生參與企業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鼓勵優秀學生就地就業,甚至可以在經費許可的條件下為高校提供科研經費,在學校設立一批競爭性的長期項目,資助工程實踐項目的開展,促進工程教育的深入改革。試點高校要加大對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專項資金及配套項目的投入,確保卓越機械工程師培養平臺和各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按計劃建設完成,解決學生在企業培養階段師生所需經費的維持。

3.校企深度合作,構建校企聯合培養體

為了避免以往校企合作內容狹隘、目的單一、缺乏互惠共贏的機制等弊端,校企雙方應以“雙主體”的方式深度合作,充分考慮雙方的利益訴求,制定合作與管理機制,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共建師資隊伍、共同指導實踐教學。通過校企產學研深度合作,使教學與生產相結合,校企互相支持、互相融合、雙向介入、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一方面有利于企業借助于高校眾多學術性高端人才及其成果解決企業存在的關鍵性技術難題,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有利于高校教師加深對生產實踐的了解,豐富其工程實踐經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深入企業,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實習和實踐機會,增強動手能力,并可從企業導師處了掌握企業工作流程,學會如何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靈活地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快速向工程師的角色轉變。按照卓越機械工程師的培養方案的要求,安徽理工大學已與廣東宏大爆破公司、江蘇鵬飛集團、中泰國際(集團)高新技術有限公司、凱勝重工等十余家知名企業簽署人才聯合培養協議,共建工程人才培養基地、聯合實驗室和研究生工作站。利用企業先進的工藝設計和裝備制造能力,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水平,同時實施了專業教師企業掛職鍛煉工程和青年教師進企業培養工程。

4.側重工程實踐,改革考核評價體系

卓越機械工程師與傳統的機械工程師在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方面不同,因而有必要改革現有的考核評價體系。在專業教師的評聘與考核環節中增加在企業工程實踐經歷的要求;在教學內容上應增加注重理論性和實踐相結合,強調專業知識在工程實踐中的靈活運用;在考核評聘方面認可并重視教師在參與企業產品開發、技術改造等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優先考慮參與企業掛職鍛煉、頂崗工作的教師。對學生的考核要改變分數決定一切的傳統考核方式,從單純的書本知識成績向集知識、能力、素質和特色四位一體的綜合評價轉變。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素質修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的人文知識,還要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知識,了解專業現狀和前沿發展動態。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善于學習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具有一定創新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學會如何分析問題并靈活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去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此外,還應具有一定的專業特色和技術優勢。目的是為了有效地引導各教學環節從注重學生成績向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能力培養轉變,回歸工程教育的本意。尤其是在實踐環節的考核方面一定要從嚴、從實,采用雙導師評分法,對畢業設計課題的選題也應來源于生產實際或應用型課題,具有明確的專業背景和應用價值。

四、結束語

校企深度合作、構建校企聯合培養體、創建工程人才成長環境是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卓越機械工程師的關鍵。本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校企合作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為例,探討“卓越工程師計劃”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確定、課程體系構建、配套政策、校企聯合培養體構建和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可為同類專業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提供建議和參考,培養滿足行業的需要的卓越機械工程師。

作者:王成軍沈豫浙黃如杭李剛單位: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淮南鄭煤機舜立機械有限公司江蘇鵬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野花日本免费观看高清电影8 | 国外bbw免费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被强制侵犯的高贵冷艳人妇|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538国产视频|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免费|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日本免费v片一二三区|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欧美日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无码中文资源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freesexvideos性中国| 高辣h浪荡小说校花系花2|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夜夜偷天天爽夜夜爱| kink系列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福利小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污污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我和岳乱妇三级高清电影| 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日本花心黑人hd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