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工程中檢測技術的應用(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檢測技術的應用
摘要:
混凝土強度是混凝土構件或者結構承載力的關鍵性因素。檢測技術是建筑工程中檢測結構或構件的重要方式,主要分為局部破損和無破損檢測。鉆芯法、拉剝法、折斷法、拔出法等屬于局部破損檢測法;回彈法、表面壓痕法、振動法、超聲回彈綜合法等屬于無破損檢測法。鉆芯法、超聲回彈綜合法、回彈法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強度測試技術。文章簡單分析了主要的三種混凝土檢測技術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
建筑工程;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
1建筑工程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
1.1鉆芯法
鉆芯法是通過利用鉆芯機器進行混凝土結構取樣,用獲得的芯樣來測定被測結構的強度情況,這是一種可靠且直觀性強的局部破損檢測技術。經過試驗的芯樣可以被當作物理或者化學性能分析的樣品,如混凝土吸水性、密度、變形特征、水泥成分等。
(1)芯樣的檢測及應用范圍。檢查芯樣外觀時,要對芯樣尺寸大小、級配狀況、骨料種類及特征等作出詳細描述,并對上述參數做好記錄。出現的裂縫、損壞、骨料的分配等也要作出詳細測繪和記錄。其應用范圍有:受凍層深度檢測、缺陷探測、裂縫深度檢測、火災燒損檢測等;在無破損的檢測中當作驗證、修正、仲裁的方式;測定現澆混凝土的構件質量,檢測混凝土質量及強度;混凝土結構中取樣,檢測普通型混凝土的強度情況。
(2)鉆芯數量及位置。單個結構或者構件進行檢測時,較小構件鉆芯數量至少兩個;普通構件至少三個;較大型的墻體要分為多個檢測區域;樁身混凝土芯樣中,每組的加工試件三個左右,每孔2-3組;檢測局部構件時,要結合構件實際情況,確定芯樣深度、數量及位置。取樣位置的確定:選擇混凝土強度中有代表性的位置;避開鋼筋結構、預埋管線和管件;當用于無破損修正時,取樣位置應該接近無破損測試區域;在受力交大的墻體,不能再安全度不夠的截面上鉆芯;有復雜應力的混凝土或者構件接頭邊緣處不適合鉆芯,而應該在其中心位置鉆芯;在相同條件的構件中,可以選用柱、墻或者基礎上鉆芯,最好別在梁上鉆芯。
(3)評定結果。根據我國相關的技術規程,代表值應該是鉆芯值中的最小值;構件中有多個取樣數量,其代表值應該是其換算值的平均值;通常情況下,芯樣的強度是低于試塊強度的。用不同標準養護試塊的抗壓度,同條件的代表實體混凝土構件的抗壓強度也不同。
1.2超聲回彈綜合法
綜合法也就是利用兩種及以上無破損技術來取得相關參數,再與混凝土強度建立起一定關系,從綜合性角度推測混凝土強度的手段。我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制定了對應的技術規程。
(1)原理及特點。用回彈儀和超聲儀測量混凝土統一結構統一測區的回彈值和超聲值,利用已有強度測試公式計算出混凝土強度。該技術具有全面性、精確性的特點。回彈法適用于質量較好且具有一致性的混凝土中,幾乎不能反映出低強度的混凝土中,不能很全面的反應實際強度額,而超聲法可以反應出結構的內外構造和混凝土塑性及質量。超聲回彈綜合法可以克服揚長避短,全面性的反應出混凝土結構的強度情況。此外,由于受到某些抵消及減少因素的影響,超聲回彈法的檢測精確性較高。單一檢測法是根據物理性質及參數來測定強度的,受到了多重外部因素的影響,如回彈法受到含水量、表面狀態等的影響。超聲法會受到骨料、齡期等的影響;超聲回彈法抵消了部分不利因素,增強了結果的可信度,縮小誤差,提高檢測精度。
(2)適用范圍。齡期為7-2000天的混凝土構件;強度為10-70mpa的混凝土;采用自然養護的混凝土構件中;人工攪拌或者機械攪拌的泵送混凝土;摻用或者不摻用外加劑、泵送劑等混凝土。
1.3回彈法
回彈法主要是利用一個標準質量的重型之物,標準動能推動重物撞擊表面,測量撞擊后表面的回彈高度,用所反彈距離和彈簧初始長度的比推定混凝土強度。回彈法檢測要點。回彈儀對混凝土局部差異較敏感,尤其是含有骨料的部位。每個測區需要讀取若干個數值最后取平均值。每個測點可以允許一次彈擊,測點應均勻分布。回彈法的測試值不合格時,可以用局部破損方法修正推定,并且作為處理依據。用標準方法制定出試件,保證相對濕度在90%以上、溫度在17-23℃、齡期為28天的條件下,根據標準試驗方法得出試件強度標準值。值得注意的是回彈法得出的平均值、推定値、換算值不可以評定混凝土強度,只是處理依據。
2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2.1鉆芯法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運用
在進行鉆芯取樣前,用儀器按照結構圖來明確預埋關鍵、鋼筋尤其是主鋼筋、管線的位置,確定鉆芯部位。目前使用的是電磁感應方法來檢測,適用于保護層較薄或者鋼筋稀疏的鋼筋檢測。鋼筋的分布密集且間距較小、保護層過厚的鋼筋檢測會嚴重干擾電磁感應,影響檢測結果,最好在構件表面開槽來確定鉆芯部位。例如在電器生產的廠房或者擁有電訊發射塔、電視的房屋會影響的電磁波,電磁感應儀無法正常使用,就需要直接開槽確定鋼筋位置和鉆芯位置。獲取芯樣時,需要按照結構配筋率、骨料粒徑來確定芯樣大小,若盲目取樣容易傷到或者損壞主筋,尤其是高層的建筑工程。在南方地區,經常使用小芯樣,在根據本地骨料情況,適當增加鉆芯數量,運用適當的高徑比,使用75mm內徑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提高強度的精確性。
2.2超聲回彈綜合法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運用
使用超聲回彈綜合法測定強度過程中,碳化對值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將碳化深度作為重要參數。經過多次試驗證明,每增加1mm的碳化深度,推算粗來的混凝土強度高于混凝土實際強度。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可以輕視碳化深度因素。當用木模或者鋼模施工時,表面平整度大不相同。木模澆筑的混凝土會干擾超聲波的耦合,降低了聲速,影響回彈值。因此對木模澆筑的混凝土不平整表面要事先進行磨光處理。此種方法不適用于火災、化學腐蝕、凍傷或者高溫損傷的混凝土,需要采用鉆芯法等來解決強度測試問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測試點可以布置在同一測區面上,探頭的分布不能和彈擊點重合。在每個測區面上分布三個測點,收發探頭應布置在同一軸線上,在同一測區面上得到的聲速值、回彈值才能當作強度推算的參數。不能混淆不同測區的值。
2.3回彈法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運用
不同模板對回彈值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推算后期會造成較大的誤差。在南方,高溫時間較長,溫濕度較大,日照時間較長。通過對混凝土的檢測發現,C30以下強度等級混凝土構件在養護不佳的情況下,其碳化深度會加快,若使用回彈法評定強度,存在較大誤差,不能正確反映出混凝土強度。例如檢測一棟商品樓,齡期為164天,但其碳化深度已達6毫米,發現此情況后立即使用鉆芯法修正,修正系數為1.25和1.33,這也表明使用回彈法檢測的結果存在的誤差高達25%和33%。經試驗表明,碳化深度是1毫米時,降低7%左右的強度;碳化深度為6毫米時,強度降低高達33%左右,因此在混凝土強度測試過程中要高度重視碳化深度。回彈法檢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用鉆芯法解決修正,并且在一個月后再次用鉆芯法測定。
3結束語
混凝土強度關系到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是結構承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中介紹了常用的三種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注意要點,以期提高混凝土強度的測量精確性。
參考文獻:
[1]王玉倩.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導師:沈蒲生;張明.湖南大學,2007.
[2]林延義.建筑工程混凝土強度的主要檢測技術及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5(18):68,277.
[3]李靜宇.高強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試驗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06.
[4]徐學英.建筑工程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及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9(10):35.
[5]龔康華.建筑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及應用實踐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6(17):77-78.
[6]張志遠.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同行,2016(05):11.
作者:劉俊 單位:漳州市廣發混凝土有限公司
第二篇: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技術探析
摘要:
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作為建筑工程的重點控制內容,一直以來倍受社會與人民的關注。建筑工程在使用過程中。其構件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壞、變形和裂縫等現象導致建筑的安全性與使用壽命降低。基于此,文章在對建筑結構受力分析的基礎上,以檢測為手段,加固為目的,簡要分析現代建筑結構的檢測與加固技術,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建筑結構;檢測技術;加固措施
隨著我國現代化城市發展腳步的加快與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建筑工程結構檢測與加固技術變得尤為重要。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技術面臨著新的挑戰,新問題與新矛盾的出現必然要求新技術與新工藝的應對,因此,探討研究我國現階段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技術,已成為時展的必然結果。
1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的意義
檢測與加固不僅可以提高安全性能與使用壽命,而且對建設成本控制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施工與管理不當等因素的影響與制約,使得部分建筑物的使用質量得不到保證,過早的出現裂縫、變形與錯位等病害,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帶來威脅,并且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因此,進行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勢在必行。
2建筑結構檢測技術
建筑結構檢測作為判斷建筑物的結構承載力和安全性能的重要依據,是影響現代建筑發展的必然因素。其包含內容諸多,按結構的材料類型檢測可分為,砌體結構檢測、混凝土結構檢測、鋼結構檢測等,具體分析如下。
2.1砌體結構檢測
砌體結構是建筑發展最基本的結構形式,對應的檢測方法形式多樣,主要包括軸壓法、扁頂法、原位單剪法、原位單磚雙檢法、推出法、筒壓法、砂漿片剪切法、回彈法、點荷法和射釘法。按各自的檢測方式分析,可歸納為直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是利用檢測設備對砌體的強度參數進行直接檢測,以此反映出被測對象的材料質量和結構質量,結果簡明易懂,針對性強,但也因其屬于破壞性試驗,對砌體結構會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對于特殊砌體結構不建議使用;間接法是通過測試與砌體有關的砂漿相關參數,進而以公式推算的方式得出砌體結構強度,此測試法工作程序簡單,對砌體主體結構損傷較小或無損傷,但是由于不是直接針對砌體結構進行試驗,因此其結果誤差較大,不能綜合反映出砌體結構主體強度情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2混凝土結構檢測
混凝土結構的檢測可分為原材料性能、混凝土強度、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與缺陷、尺寸偏差、變形與損傷和鋼筋配置等項檢測工作,必要時,進行結構構件性能的實載檢驗或結構的動力檢測。混凝土構件和結構的檢測一般采用回彈法和鉆芯取樣法,通過對試驗結果的換算得出強度結果。回彈法是混凝土結構強度檢測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測定結構表面的回彈強度來推算出結構強度,缺點是混凝土材料組成、成型方式和養護方法等因素對檢測結果影響較大,檢測結果一般只做參考值應用;鉆芯取樣法適用于混凝土道路工程和底板工程,通過局部破壞取樣的方法對結構強度進行直接檢測,結果準確可靠,能過真實的反映結構物的具體強度,但操作過程復雜。除此之外,超聲波法也是混凝土結構的檢測常用的一種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檢測儀所發出的超聲波在混凝土中的傳播參數之間的相關關系檢測混凝土的強度。
2.3鋼結構檢測
鋼結構的檢測是指鋼構件質量或性能的檢測,可分為鋼結構構件的材料性能、連接、尺寸與偏差、變形與損傷、構造及涂裝等項檢測工作,必要時,可進行結構或構件性能的實載檢驗或結構的動力測試。與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相比,鋼結構因其材質均勻、質量輕、強度高等特點,在廠房建設中被廣泛應用。在我國,鋼結構的檢測沒有其專用的技術,大多是借鑒于其他相近行業的先進方法,主要有超聲波無損檢測、滲透檢測、射線檢測、渦流檢測、磁粉檢測、銹蝕檢測及涂層厚度檢測等。
3建筑結構加固技術
通常情況下,對于建筑結構的加固是在發生結構承載力與施工質量不達標,或是因使用功能提高等因素而導致結構無法滿足使用要求時,通過采用適當的加固補強措施改變其受力體系和傳力途徑。從而提高建筑結構的承載能力,最終達到滿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3.1托換法
該技術系托梁拆柱、托梁接柱、和托梁換柱等技術的概稱。托換技術屬于一種綜合性技術,由相關結構加固、上部結構頂升與復位、以便廢棄構件拆除等技術組成,適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是目前我國橋梁、建筑等建設工程常用的一種加固補強技術。
3.2植筋法
植筋技術根據結構的受力特征以力學計算的方式來確定所植鋼筋的數量、規格與位置。在構件規定的位置經過鉆孔、清洗后,注入植筋膠,再插入所需的鋼筋,最后完成混凝土澆筑,有效連接新老混凝土達到整體受力的作用。
3.3截面加大法
截面加大法加固技術由于適用范圍廣、操作簡單等特點,已被建設工程廣泛使用,其技術發展也日益成熟。但是由于其長時間處于濕作業狀態,對建筑物的使用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并且由于結構尺寸加大,對建筑物的外觀質量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新時代新要求下,傳統的截面加大補強措施已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很少被使用。
3.4預應力法
預應力加固技術主要是對結構承重部位的使用性能進行改善和補強,增加構件的強度和剛度,提升構件的承重能力,從而滿足使用需求。預應力技術對于建筑物加固的應用,能夠有效增強構件的承載能力,達到從整體上改善建筑結構性能的目的,除此之外,預應力加固技術還運用于對道路橋梁薄弱構件的加固,可有效的避免薄弱構件的損壞。到目前,預應力加固技術因其經濟合理、效果明顯等特點受到了建筑行業的廣泛認可,得到了建造者們越來越多的運用。
4結束語
建筑工程結構的檢測與加固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不斷進步。因此,應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態度面對現代建筑工程結構檢測與加固技術的研究工作,并針對性的提出具體辦法,為我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與使用壽命提供技術保障,給人們營造出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與辦公環境。
參考文獻:
[1]單正堯.房屋建筑施工關于結構加固技術的應用[J].施工技術,2013,(11).
[2]翟麗紅,張曉民.房屋建筑結構加固設計及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華章,2011,(4).
[3]劉凌云.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研究及工程實踐[D].鄭州大學,2010.
作者:郝坤 單位:安徽安慶
第三篇:建筑墻體節能保溫與檢測技術淺析
摘要:
節能建筑材料作為節能建筑主要物質基礎,對建筑墻體節能保溫材料進行研究和分析,檢測好墻體節能保溫材料,這對于提高建筑節能保溫效果至關重要重要。基于此,現對建筑墻體節能保溫材料與檢測技術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
建筑;墻體;節能保溫材料;檢測技術
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以快速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舒適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礎上,節能環保理念受到了社會公眾的一致熱議和追捧,在建筑領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可以說建筑材料的節能保溫性能影響著建筑墻體的整體保溫性能,因此,研究建筑墻體節能保溫材料,并分析檢測保溫材料的技術,這對于提高建筑墻體的保溫性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建筑墻體常用的幾種節能保溫材料
1.1聚乙烯模塑板的制作
在聚乙烯模塑板制作中,利用可發性的聚苯乙烯顆粒,通過加熱預發泡,在模具中添加,制作結束后會有很多封閉小孔。其各個面都由蜂窩組成,每一個蜂窩直徑面積都在0.24-0.57mm之間。從實際情況上而言,在聚苯乙烯模板中,聚苯乙烯并未占有太大的比重,其余各部分都是空氣。無論是在尺寸精度上,還是在抗水滲透能力上,都是非常令人滿意的,也可以抵抗蒸汽滲透,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
1.2巖棉板類薄抹灰型
在固定保溫板中,可采用粘貼附加固定件方法。這一方法沒有在我國充分應用,很大原因在于這一方法應用價格高。巖棉問題在吸水吸濕后,其保溫強度會明顯的降低,在運用這種類型的保溫材料中,應注重各個地區氣候環境,做好熱工防潮驗算工作,嚴格要求系統材料透氣性,在實際施工中,還應因地制宜的進行,熱工防潮驗算工作應引起施工人員的高度重視。
1.3抹面膠漿
在墻體保溫系統中,膠粘劑是主要材料,可有效的連接保溫層和墻面,可以說粘膠劑的好壞對整個墻體保溫水平起到很大的影響。產品形式包括在工廠生產的液狀膠粘劑和工廠中混合好的干粉狀膠粘劑兩種形式。聚合物抹面膠漿由多種材料制作而成,如:水泥基、填料、高分子聚合物等。
1.4保溫砂漿類材料的應用
保溫砂漿類就是打碎回收的泡沫塑料,用水泥和水等用料拌合成保溫砂漿,運用抹灰刀抹到墻面上,并保持著適應的厚度,在其干燥后,再從其表面上制作玻纖網格布飾面層。這種做法保溫性能與外貼聚苯板對比而言,不如后者的效果好,又因為是在施工現場進行配料拌料工作,砂漿導熱系數會逐漸變大,影響著保溫性能。
2保溫材料檢測中常見問題
(1)國家檢測標準與地方檢測標準問題。在檢查建筑保溫材料中,國家檢測標準與地方檢測標準判在檢測參數和判斷指標有很大區別,導致在實際檢測中出現很多問題。如:在檢測聚苯乙烯泡沫塑板中,國家檢測標準需要檢測保溫材料的抗拉強度、導熱系數、壓縮強度等。但在地方檢測標準中會有漏掉的地方。為了能夠確保檢測的合理性、有效性,應結合實際情況,將國家檢測標準與地方檢測標準相應的融合,唯有這樣,才能確保檢測工作的正常進行;
(2)檢測方法過于復雜。目前,檢測保溫材料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檢測方法太多,在實際選用中,難免出現困難。如:在檢測耐堿網格布實施耐堿斷裂強力中,可以選擇很多種方法,但每一種檢測方法都有其相應的試件類型,還有其固定的檢測周期,如果沒有選擇出最佳的檢測方法,那么很容易在檢測中出現混亂,導致檢測工作很難正常實施,也會影響著檢測的最終結果。因此,在選擇檢測方法中,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選擇,避免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3)檢測設備的缺失和檢驗報告書寫的無序。這兩種情況的出現也會影響著檢測工作的順利完成,所以,有關檢測工作人員應對相應的檢測標準進行學習,培訓他們有關于檢測標準的知識,及時更新或者升級現有設備,確保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這就要求檢測人員有著學習的意識,并提供給他們學習的機會,進而豐富他們的知識體系,在實際檢測中,能夠保障檢測質量。
3建筑墻體節能保溫材料的檢測技術
3.1建筑墻體節能保溫材料的質量檢測指標
(1)檢測保溫隔熱材料性能。在檢測保溫隔熱材料過程中,包括對隔熱材料的抗壓性能、阻燃性能、導熱參數等檢測,每一個保溫材料在檢測中,都要通過有關標準的要求,唯有在通過檢測標準要求后,才能使用保溫材料。
(2)粘結材料拉伸性能。在使用外墻材料中,應充分考慮到墻體會出現的變形狀況,導致墻體出現變形的原因包括兩種,一種是由于溫度變化而出現的應力變形,另一種是建筑沉降變形。對于保溫材料來講,應承擔起很強的應力變化,不能在變形中出現漏水或者裂縫狀況。所以,為了可以確保保溫材料正常使用,可合理檢測粘結材料的拉伸性。
(3)檢測材料的力學性能。建筑外墻一般都處于一種外界環境中,難免要遭受到大雨、大雪等天氣,長時間下,材料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腐蝕、風化情況。在檢測保溫材料質量過程中,應檢測保溫材料的力學性能,并檢測其腐蝕性,保障風化、腐蝕的保溫材料沒有在工程中運用。
3.2建筑墻體節能保溫材料的檢測技術
(1)導熱系數:當前,很多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都是通過穩態法平板導熱系數測定儀來進行測定的,所測定出的數據成為了評價保溫材料絕熱性能主要依據。在養護保溫材料中,應該將其置于烘焙箱中烘烤,直到恒重狀態中,在對其檢測。通常情況下,檢測前應打磨平整試樣兩側,尤其是模子邊角處,應多次打磨,保障整個樣品的均勻性、一致性,防止試樣和冷熱板間出現間隙,一旦出現間隙后會影響著測定結果的正確性、科學性;
(2)制作保溫材料試件:在已經制作好的水泥砂漿中,其表面不能太光滑,應對其進行打毛,如果沒有打毛,那么會影響著漿料附著力。另外,在完成拉伸粘結強度試件制作后,在保障漿料厚度的前提下,應對其給予相應的外力,促使試件各個構成部分可以緊緊的粘結,避免有空隙,防止因為試件制作出現的問題,而影響了抗拉強度,從而導致建筑墻體整體節能保溫效果低下;
(3)計算表觀密度:在EPS板的表觀密度計算過程中,由于其密度在30kg/m3以內,結合有關具體規定,此時空氣浮力會影響著表觀密度的計算值,因此在實際計算中,還要考慮到表觀密度,同時還要掌握好試驗室內溫度,在溫度達到23℃,其大氣壓為(101325Pa)時,在測定出的表觀密度上加上1.220kg/m3,這樣得出的具體表觀密度才是準確的;
(4)檢測網格布注意的問題:對于網格布這種類型的材料,應在第一時間內剪裁,在剪裁中,應防止砂線受損,進而來確保紗線剪裁的垂直度,在試樣中,如果采用折疊方式來避免砂線受損,那么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在夾具中,應確保網格的豎直,避免試樣出現偏心受力情況,同時夾具也不能太緊,容易影響著網格布的檢測;
(5)材料配件科學安置:在沒有安裝保溫材料時,應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拉桿,拉伸強度應符合具體強度標準,安置的板材也需要符合相應的標準。在施工中,施工企業應按照有關標準,嚴格安置材料配件,結合具體狀況,對材料配件使用狀況合理安排,避免出現其他問題。
4結束語
在建筑墻體節能保溫材料的大力發展下,很多建筑領域都逐步使用外墻保溫節能技術。在房屋建筑過程中,應用節能保溫材料,既可以降低建筑能源消耗,也可以確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舒適度。為了能夠不斷提高墻體節能保溫材料使用效果,做好檢測材料、控制材料質量等工作是很關鍵的。在各種新型技術不斷誕生的環境下,相信建筑外墻保溫節能材料會得到不斷完善和發展,從而應用到更多領域中。
參考文獻:
[1]常秋香.建筑保溫技術與新型建筑墻體材料及節能探析[J].科技創業家,2014(2):43.
[2]黃振春.建筑墻體節能技術與外墻內保溫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福建建設科技,2013(6):54-56.
[3]梁春東.建筑物外墻保溫施工技術的分析以及質量缺陷的防治[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2):271.
作者:李康 單位:吉林省延邊大學校區建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