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結構方程對工程施工安全的影響及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理論引導
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簡稱SEM)是一種驗證型的方法通常必須要有理論或者經驗法則支持,有理論來引導,在理論的引導下才能構建假設模型圖。在進行分析之前,要對具體的工程有一個大致了解,有必要進行工程有關資料的收集,并結合已有的施工經驗得出一些綜合性的影響因子。本文在已有的施工安全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人為因素分析框架HFACS(HumanFactorsAnalysisandClassificationSys-tem),得出組織機構、安全生產投入、機械設備、技術措施、材料、教育培訓、作業技能、操作違規、事故分析總結、應急能力、重大危險源監控、安全監督12個影響因子。其中,將組織機構和安全生產投入歸為企業影響的范疇;將機械設備、技術措施和材料歸為施工現場的范疇;將教育培訓、作業技能和操作違規歸為人員素質的范疇;將事故分析總結、應急能力、重大危險源監控和安全監督歸為安全管理的范疇。
1.2討論結構方程的方法
SEM整合了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2種統計方法。不同于傳統的回歸分析,結構方程能同時分析多個因素之間的關系,方程通過估計參數,獲得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達到分析的目的。方程一般包含的變量有觀測變量、潛在變量、誤差變量。觀測變量也可稱為顯變量,是實際中能夠準確測量或觀察到的變量;潛在變量也稱為潛變量或因子,是實際當中無法直接測量到的變量,包括比較抽象的概念和種種原因不能準確測量的變量。一個潛變量往往對應著若干個觀測變量,潛變量可以看作是其對應觀測變量的抽象和概括。
2工程實例研究
本文運用結構方程進行分析分為3步。第1步,就是根據已有理論或模型建立人的經驗定義各個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或者相關關系并畫出模型結構圖。第2步,根據已建立起來的模型結構,針對建模者所設定的觀測變量,進行數據的收集。第3步,運用AMOS17.0,進行模型參數的估計,并對模型做出相應調整,最后對所得參數針對實際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模型框架Fig.2Modelframe本文采用結構方程這一統計分析手段,對某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部門進行基礎性的安全分析,主要目的是對施工各單位間的關系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結合以往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分析經驗,建立模型。設4個潛在變量:企業影響、施工現場、人員素質、安全管理。其對應的觀測變量依次為:組織結構,安全生產投入;機械設備,技術措施,材料;教育培訓,作業技能,操作違規;事故的分析總結,應急能力,重大危險源監控,安全監督。各個潛變量之間都是正相關,說明其中一項潛變量的情況都會對另一項潛變量產生正面的影響。其中,施工現場與安全管理,人員素質與安全管理的協方差相對較大,說明對于安全管理來說施工現場對其有較大影響。由此可得,施工安全依賴于施工現場的技術指導,而施工技術又有賴于人員素質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對工地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前的集體培訓,一方面加強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另一方面要使施工人員對所使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機械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提高整體的施工技術水平。
3結語
在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應用結構方程進行分析時,采用設定潛變量與觀測變量將復雜的施工系統簡明化,把各變量之間的關系用確定的數值表示,建立一個以施工安全為目的的清晰體系,是有利于工程管理者對施工安全做出合理評價。但其作為驗證型結構方程的應用,建立結構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施工經驗并根據數據與方程的擬合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由于此次采用ML法進行參數估計,對數據的要求較高,如果是小樣本建模,建議采用PLS法進行參數估計。
作者:吳鵬飛孫開暢田斌單位: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