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建筑工程技術施工員培養思考范文

建筑工程技術施工員培養思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工程技術施工員培養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建筑工程技術施工員培養思考

摘要:

高職施工員應具有工程施工中常規的、成熟的施工技術的技能能力,更應該具有與相應學歷層次對應的技能能力。高職施工員培養應重視基礎理論知識在整個培養體系中作用,同時更要重視基礎理論知識在高職生較高層次技能能力的培養模式。該模式能較好地滿足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是成本較低的、效率較高的科學培養模式,能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符合工程實踐中所需技能人才,為科學培養合格技能型的人才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關鍵詞:

高職工程施工;施工員;基礎理論知識;技能能力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以下簡稱建工專業)以房屋建筑工程為載體,是探討培養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等技能為主要工作目標的專業。其培養體系是通過公共基礎、學科基礎及專業主干課的基礎理論知識(三者簡稱為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輔以課程實訓、實習等實踐課程的訓練,獲取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得到工程施工員所需技能的初步訓練。建筑工程是一個傳統學科,也是隨著設計新理念、建筑新材料、新結構、施工新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開拓的技術領域。建工專業建設建設在借鑒國外一些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與探討,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問題也很突出,如專業的培養體系設置,在圍繞施工員崗位的培養目標中,急功近利,拋棄該學科的內涵特點,不顧學科間相互作用,忽視基礎性理論的“后勁”、“支撐”作用,不重視基礎理論知識在較高層次技能能力培養中的作用,而是直接“抬高”施工技術一門課程的作用來培養施工員,導致建工專業的畢業生三年的在校學習無法滿足建筑施工一線對施工員的基本要求,畢業生連基本的專業術語都不明白,工程交流中困難重重,出現與實際需求相差較遠的現象。因而,以下結合工程實踐及高職教學探討,對建工專業施工員的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一、施工員所需具備的基本技能能力探討

工程施工是按照設計圖紙和相關文件的要求,在建設場地上將設計意圖付諸實現的測量、作業、檢驗,形成工程實體建成最終產品的活動。[1]這種活動對施工員的工作內容及施工員的能力要求進行了精準的概括,這就是工程實踐中對高職畢業生的綜合技能的要求。實現設計思想和設計意圖,把圖紙變為現實,是施工員的主要工作任務。為了完成工作目標,施工員首先得讀懂工程施工圖,且這些專業的施工圖是工程師們交流的語言,一套完整的工程圖包括建筑、結構、設備(給排水、暖通、電氣工程)等專業知識,且各專業施工圖是相應專業知識在工程圖上的體現,讀懂專業施工圖是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后工程師們綜合技能的應用。盡管各專業有各自的特點,但在建工專業中一般以建筑、結構知識為主線,進行建筑、結構施工圖的閱讀,同時結合設備專業施工圖,理解設計意圖,然后完成相應工程施工,由此可見,為了完成工作目標,施工員必須掌握工程施工圖的內容再進行相應作業。工程實踐中需要施工員具備施工組織設計初步編制(在項目或企業總工程師指導下完成)、測量放線、鋼筋料單的制作、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工程預決算單編制、工程資料編制與整理、竣工圖繪制等基本技能能力,這些是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帶“筆”作業下的“動手”操作技能,是一名合格施工員必須具備的技能能力,而且還應該具有較好的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具有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具有對新技術的推廣或對現有技術進行革新的能力;同時還需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市場、質量和安全意識的知識,注重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感,具有職業生涯發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基礎理論知識與所需技能的相互關系探討

為了實現將設計思想(藍圖)轉化為工程實體這一目標,理解設計意圖是施工員順利工作必須解決的首要任務,而“藍圖”(即施工圖)是專業工程師應用相應的專業知識表達建筑物內涵的平面、立面、剖面等的專業施工圖,是專業知識及相應技能的綜合體現,是工程實施中工程師交流的語言,所以施工員為了實現目標,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讀懂專業施工圖,而為了具備這個能力,在培養體系中要求設置相應的課程來幫助學生解決這方面的技能能力,這就是建工專業的專業課程體系;科學的專業理論體系是最基本的技能能力獲取的保障體系,是培養一個建工專業畢業生專業素養的知識體系。工程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具備施工技術的初步技能能力,往往是通過學科基礎及專業主干課的理論知識的教學去培育、去探索,可現行的培養體系中并沒有真正理解理論知識對這一層面技能能力培養的作用,對于專業理論在培養相應技能能力方面的作用認識嚴重不足,而且多以生源的整體情況不理想隨意取消這塊深層次技能能力的培養,過分追求那些浮在專業表面上的、直接的、所謂操作技能能力的培養,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高職教育畢竟是系統的、科學的教育,不是培訓機構短期技能培養,顯然不可取。建工專業的主干課程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可其中又以掌握力學、結構方向知識(結構即是建筑物中由建筑材料筑成的受力骨架)尤為困難,高職教師面對這塊的教學實踐多表現出畏懼感,一般采用直接放棄的做法。而這個知識點又是專業培養體系的核心內容,是畢業生工程實踐乃至今后幾十年職業生涯工作中的理論支撐體系,是培養具有持續發展后勁的高職生的綜合素質的基礎,若因為有困難就改變學科的內涵及專業特點來進行專業教育,肯定不可取,這樣容易把職業教育辦成斷頭教育,使職教學生失去上升通道[2]。

為了獲得較科學的結構專業素養下的技能能力,高等數學等公共基礎、建筑力學等學科基礎知識及建筑結構、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等專業主干課知識(以下對學科基礎和專業主干課簡稱為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與學需要大力加強,這是解決培養建工技能人才培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且這是經過多年土木學科不斷探索、實踐得出的有切實可行的做法。面對現階段的生源背景和高職發展需求,需要花費較大力氣來教與學,培養學生獲取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提升專業技能。基礎理論知識體系的關系如圖1所示,在整個體系中,主導方向是“專業主干課基礎知識”為目標體系:建筑施工提供扎實的支撐體系。在相互關系上,“專業主干課基礎知識”在“職業目標”的底端,是“職業目標”的支架、是培養高職生具備后勁、發展潛力的支撐體系。如果抽掉“專業主干課基礎知識”,所需的“職業技能”這一目標就猶如空中樓閣,導致整個培養體系出現全盤崩潰的結果,最終培養失效。在專業培養中過分強調追求“施工技術”一門課程來獲得施工員技能培訓,也即將建筑施工技術這門課程拆分成各個分項工程來培養技能,猶如高考復習中的“押題式”復習,把高職生的技能能力獲取局限在有限的課堂和教師已掌握的所謂技能操作上,誤以為能解決一個畢業生幾十年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這是不現實的。何況,工專業畢業生在工程實踐中不僅要面對新建工程,還要面對擴建、改建工程;不僅要對房屋建筑工程,還要面對土木工程其它方向的工程實踐,施工現場的環境以及工作對象都是變化的、不確定的。所以培養體系要幫助畢業生解決各種多變的工作對象及各種環境作用下的問題,用不變的具有后勁支撐力的基礎理論知識去面對多變的工作目標,這是惟一有效的解決方法。建筑施工技術是建工專業的一門綜合性的專業技術課,在知識體系上是建立在前期學科基礎、專業主干課的掌握上,它是研究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主要工種的常規施工技術、施工工藝、施工方案及有關施工機械和建筑材料的選擇與應用的一門學科,具有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和實踐性強的特點,同時它是一門集現代高科技與傳統技術、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應用型課程;教學實踐中只能從重視基本技能的有效探討、引導入手,而不應該只是具體操作模式的講解、灌輸。從以上分析可知,基礎理論知識是技術的支撐體系,是應對多變的工作對象的技能所需知識,是技術創新的基礎,不能弱化或忽視其作用。否則,一味地強調施工技術課程教學來培養施工員,還不如讓學生高中畢業后直接進入施工現場訓練,這樣他們至少提前二至三年接觸房建中的施工實踐,這種模式與早期國企施工單位培養的未經過高等教育的施工員類似。而目前我國高職施工員的培養是在國企改革之下,施工企業對項目管理轉向多元化下,原先由企業承擔施工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的實習期培養任務主要轉由高職院校來完成。在這種背景下,高職院校是培養建筑工程現場急需的施工員等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場所,為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提供人才支撐,服務于施工企業,為地方經濟提供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保證,為了獲得這一目標,科學的培養體系極為重要。但綜觀我國現有的高職培養方案及高職畢業生的整體狀態,目前培養的高職生難以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難以達到社會所需的技能人才要求,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及全社會的重視。

三、基礎理論知識在技能能力培養中的教學實踐探討

現行的建工專業培養體系過分弱化基礎理論的作用,基本上拋開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圍繞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礎工程、主體工程、屋面工程、防水工程及室內外裝飾工程這幾個分部分項的施工技術進行相應的操作技能能力的探討,將具有靈活性、創新性的“技術”當做一項固定不變的工作來處理,忽視了建工專業的畢業生面對的工程實踐中工作對象的不確定性、工作環境的多樣性等特點,使施工技術變更了基本意義。而且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學計劃年年在變,使用的教材版本太多,可這些教材絕大部分是由本科專業教材的壓縮、復制而成的,有些教材質量極差、錯誤甚多。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是深入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穩定教學秩序的基本保證。[3]由教材問題可見現有的培養體系問題較多,希望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使之得以改進。施工技術是將施工圖轉化為工程實體過程中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具有靈活性、創新性,不是固定不變的。而建工專業培養的施工員主要是以掌握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為主,并具要求有一定的施工技術方面的能力及獨立分析和解決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初步能力,編制組織計劃問題的初步能力。這些能力是在系統的、扎實的專業知識學習后,通過逐步積累,達到一定的知識積淀后才能獲取的技能,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技能,是無形的,也是與學歷層次要求相符。而基礎理論知識是獲得技能能力的重要來源,在工程實踐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無形的支撐體系,支持高職生的學習以及畢業后幾十年的工程實踐,應該得以重視和強化。

在圖1中,建筑力學(以下簡稱力學)是建筑工程技術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橋梁,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作用不僅是為后續課程服務,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思維能力、計算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能力屬于職業技能范疇。在職業生涯中,力學及建筑結構知識是建工專業及工程實踐中作用最持久的知識,是學習階段及工作中無形的支撐體系。培養計劃中提到高職階段是以知識的應用為主的教與學階段,如建筑力學課程,它是探討相關結構體系內力的計算問題,即主要目標在于學習已知荷載作用下,進行相應桿件的支座反力及某些截面內力計算的問題,是計算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培養的課程,是為后續的建筑結構、建筑施工課程提供基礎知識的理論課程,而深層次的計算模型的建立、計算、分析及其中的力學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等則不是高職階段的目標要求。知識要求和培養方向很清晰,可實際培養體系中忽視或淡化它們的重要性,歪曲了這層含義,是錯誤的做法。以高職生基礎差為理由而弱化數學、力學等專業基礎課程的教與學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培養體系中不能因為生源的問題而改變學科的內涵關系,不能因為部分學生的問題而改變一個專業的培養目標。盡管現實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是可以想辦法解決。這些基礎課程如果引導方法得當,在高職教學中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故探索出符合高職培養目標的學科體系仍需努力。如何進行基礎課程教學是我國高職教育中目前的重要難題之一,但必須通過不斷探索、實踐,找到合適的有效的途徑,否則高職施工員培養是失敗的、無效的。

較好的數學、力學等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能為后續建筑結構(主要指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課程學習提供扎實的基礎,進而為工程施工圖閱讀(尤其是結構施工圖閱讀)積累扎實專業知識。學習者能不斷地去獲取施工圖的深層內容,理解設計意圖,進行相應的作業、檢測等工作目標,完成施工任務。相應地,這種教學模式是合理的、科學的,是持續發展所需的技能能力培養模式,能夠結合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知識不斷在實踐中進行一定創新,探索新的施工技術,解決更高的技術問題的做法,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我國在近期完成的高層、超高層建筑、復雜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施工管理的實例,都是相關土木人在扎實基礎知識作用下,結合已有實踐功底通過技術創新而完成項目實施的。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才能理解所面對的建筑技術,靈活駕馭相應的技能要求,才有機會進行技術創新。我國土木專業的培養模式一貫主張寬口徑、厚基礎,這種模式下的土木工程技術人才為我國的工程建設發揮著重大貢獻。否則,無理論支撐下探索施工技術是不長久的,其施行會失效。技術創新是建立在扎實理論功底的支撐下完成的,希望加強施工技術課程中看得見的技術措施和施工方法的教學,來直接完成培養施工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點也可以從在校生的交流及已畢業的學生的工作實踐得以驗證。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屬于土木專業范疇,培養目標體系應該遵循相應的規律、特點,而且培養體系應該遵循學科的結構特點,尤其是整個理論體系是不能隨意改變的。應該結合時代要求,探討適合時代要求職業能力培養方式,探索出一種適合當前的生源情況的施工員培養模式。

四、結語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施工員的培養應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尤其要加強數學、建筑力學、建筑結構等基礎理論教學,為高職生獲取施工員全面技能所需的支撐體系打下良好理論功底;在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中幫助獲取基礎理論知識時,應突出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再通過課程實訓、畢業實習等環節完成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的教學目標,能夠獲得適應崗位要求的技能;高職生的操作技能是與學歷層次相對應的、具有綜合性的,是通過系統的、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教與學及輔以基本的實訓、實習實踐等多方面綜合培養來獲取,具有應對多變工作對象的技能能力,這種模式是低層本的、效率較高的科學培養模式。一味強調短期行為下的操作能力培養是不當的,是教育部長袁貴仁所談到的“斷頭教育”[2],而且在這種培養體系下,畢業生今后發展局限性太多,產生的負面影響很明顯。社會所要求的高職學生應經過系統的、科學的專業培養,獲取今后一生的基本技能,而這些技能并不是培訓機構下短期內所獲得一時性的臨時技能。在教學中加強有效引導、啟發,真正領著學生入門,讓他們繼續深入實踐中去修行,完成“學徒式”培養。按這種模式能培養出滿足施工一線所需的工程施工員,并具有一定的綜合力及創新能力,也符合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4]。

參考文獻:

[1]中國建設監理協會.建設工程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李平沙.袁貴仁談職業學校升格:原則上高職不升本科[N].北京晨報,2015-07-02.

[3]趙越光.試論高校自編教材的作用、問題及其對策[J].萊陽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6):57-59.

[4]中國青年網.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談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EB/OL][2014-07-04]

作者:彭春生 單位:江西工程職業學院 環境與建筑工程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欧美黄色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播放|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xvideos永久免费入口|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 三级毛片在线看|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污污的软件下载| 免费澳门一级毛片|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主播一区| 免费看h片的网站|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tt加勒比手机版天堂网| 成人免费视频网址| 久久99视频精品|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五月激情丁香网| 欧美性xxxx极品hd欧美风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知乎的小说哪里可以免费| 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免费视频| 蜜桃成熟时3之蜜桃仙子电影| 国产孕妇孕交大片孕| 欧美人xxx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91女神疯狂娇喘3p之夜| 在线观看日韩一区| h视频免费在线| 孕交videodesexo孕交|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再深点灬舒服了灬太大了在线观看| 老司机午夜在线| 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