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模式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各類型供水模式的優缺點
譙城區目前已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為壓力罐直供和二次加壓供水等模式。現對幾種供水模式的優缺點進行思考和探索。
1.單井壓力罐直供小型水廠采用的標準配置為:變頻器、潛水泵、壓力罐。供水壓力設定為:0.2~0.3MPa,標配5m3壓力罐。根據設計人口按千人每小時3~5m3流量,選揚程70m左右的井用潛水泵。按比水泵電機功率大兩個型號選定變頻器(預留擴容余地)。近期由變頻器實現電機軟啟動,降低起動能耗、避免硬啟動對水泵的沖擊,延長水泵壽命。一旦供水量增加,啟動變頻供水。按以上原則配置的48處水廠,每度電均可供水3m3以上。運行成本明顯低于其他供水方式,且首次投資小。但其缺點首先是工程分散,管理人員多,管理成本大;其次是壓力罐易銹蝕,有爆裂或滲水的危險。
2.小型二次加壓水廠目前我國許多地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所建的二次加壓水廠,均為參照城鎮自來水廠縮小移植所得,即水源井提水至清水池,再用3臺同型號加壓泵加壓供水到管網,加壓泵同時或定時切換工作。這種模式不適應農村供水峰谷明顯的特點。缺點是能耗較高,據考察每度電僅能供水1.3~1.5m3。因此在建二次加壓水廠時,對水泵選型和工作模式作了一些探索。首先根據供水1.5萬人的目標,為滿足遠期供水要求,控制加壓泵總流量在100m3/h左右,3臺加壓泵分別按16m3/h、32m3/h、65m3/h進行配置。其次改加壓泵定時切換為按供水流量確定加壓泵的啟動,從而使加壓泵基本在高性能區工作,實現節能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根據實際運行測算,已建成水廠每度電能供水2m3以上。
3.小型二次加壓水廠與單井直供小型水廠并網在每年的正常檢修、供水事故應急維修時,通過并網保證群眾正常用水的需求。譙城區2009年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十河鎮孫瓦水廠,總投資187.06萬元,350m深井一眼;井房及管理房13間;配套機泵200QJ50-52一套;加壓泵三臺套,流量分別為65m3/h、32m3/h、20m3/h;自動化設備一套;管網及附屬物鋪設,管網總長度21617.5m。水廠占地2000m2。原設計孫瓦行政村7個自然村,高氟人口2940人,735戶。與十河水廠并網后,管網總長度增加到63357.5m,覆蓋高氟人口增加到8860人,增加了孫瓦水廠的用水量,降低了制水成本。目前孫瓦水廠正常供水,十河水廠作為備用水廠。孫瓦水廠需要檢修時啟動十河水廠保證用水戶正常用水。標準化水廠運行降低了運行成本,十河水廠正常情況下停止運行,總的來說降低了總成本,同時兩水廠互為備用,提高了供水保證率。缺點是如果水廠規模過小,勢必導致管理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例過大,不利于長期良性運行;而擴大規模,雖可降低管理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但也要受水源保證率、供水距離、投資成本等因素制約。
二、水廠建設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建設供水規模適宜的工程是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長效運行的首要條件,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實際工作中還有許多更好的供水模式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現就淮北平原地區的實際,結合譙城區幾年來的建設總結,參照先進的供水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二次加壓規模水廠為主導在人口集中的集鎮建設規模水廠,適宜規模2~3萬人,深水井2~3眼,3臺加壓泵分別按32m3/h、65m3/h、65m3/h進行配置。
2.單井直供小型水廠為輔助地處偏遠集鎮的鄉村建設單井壓力罐直供小型水廠。供水人口在5000~10000人標準配置為:變頻器、潛水泵、壓力罐。供水壓力設定為:0.2~0.3MPa,配值5~10m3壓力罐。選揚程70m左右的井用潛水泵。初期由變頻器實現電機軟啟動,降低起動能耗。隨著村民對飲水安全意識的提高,用水量增加后,啟動變頻供水。
3.統籌規劃提高供水保證率在原有單井壓力罐直供小型水廠(1~5000人)42處中,無法進行擴容、站首工程老化、供水保證率低的小水廠作為新建二次加壓水廠的子集并網規劃設計。這樣規劃既能充分發揮新建水廠的供水能力,解決原供水保證率低的問題,又盤活了原國有資產,提高了新建和原有水廠的供水保證率。
作者:張丙義單位: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