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主教學方式在中藥化學教材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徐暾海徐芃桂海水朱寅荻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廣州大學心理輔導中心
自主學習是195”年代在教育學和心理學中興起的一種教學思潮,“教是為了不教”是自主學習教學思潮的宗旨[1]。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教學組織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揮自身學習潛能,主動、能動地認識知識、發現知識和接受教育,積極質疑、討論、請教教師而達到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和自覺的學習態度進而主動探究知識的良好學習品行,是自主學習實現學生為教育主體的具體體現。中藥化學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決定了教學中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行為。
一、中藥化學課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中藥化學傳統教學模式與學生個性差異形成了沖突和矛盾。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學生圍繞已有的系統知識進行學習、理解和掌握。教師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而中藥化學的學習目標要求學生在掌握中藥化學理論知識基礎上,能夠獨立地對中藥化學成分進行鑒定,特別是在中藥現代化發展背景下,中藥化學的學習目標還要求學生能夠去發現中藥中新的化學成分,為中醫中藥治療和預防疾病提供科學依據。因此,中藥化學的學習要求學生具有把陳述性知識內化為操作性知識,并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特征。學校教學中總是存在課程總時數限制與學科學習目標之間的矛盾,也存在著“教師為中心”和“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沖突,中藥化學課學習也不例外。在中藥化學教學中也面臨這樣矛盾:在有限課程學習時數內,如何協調學生接受知識與學會學習之間的平衡關系。學習心理學的研究證實,自主學習是解決以“教師為中心”系統傳授學科知識與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習能力之間平衡關系的有效教學模式。
中藥化學教學中,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機制缺失仍然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教師的過多講述可能抑制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學生沒有形成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意識和行為習慣。在學生的實驗和考試質量分析中筆者發現,學習認真的學生能夠再現和回憶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但是,在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任務中得分率較低,而那些能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因而通過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其能夠發現問題、補充學科新知識的創新型人才。即使是傳統講授法,教學中也經常面臨一個思考:怎樣體現課堂講授和學生自己看書學習之間的差別?不注重學生主體性的課堂教學很容易就滑入到教師“獨樂樂”的講授局面,任憑教師精心備課,上課激情演講,學生學習積極性可能始終提高不起來。在課后學習心理交流中,有的學生也為此感到困惑:為什么很努力、很認真地聽課,經常會走神呢?作業也完成了,實驗也按講義做了,好像也發現不了什么新的知識,學習也沒什么樂趣,學習效能感不高,學習成績也達不到預期目標?!耙詫W生為學習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則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在教師引導和組織下,通過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有效參與,以知識的掌握為介質,讓學生在民主、和諧、平等的知識學習氛圍中形成自己學會學習的意識和行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個性,通過“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學習效能感和學習質量。
最早把“模式”概念引入教學活動中的喬伊斯與韋爾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內容、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教學模式在教學論中被定義為在某種教育思想指導下,為達成特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而設計的教學方法及其教學活動程序。在自主教學思想指導下,基于對影響自主學習因素的分析與實際的操作條件,許多教學研究者提出并實踐了形式不一的、具體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例如,杜威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布魯納的“發現式學習”,麥考姆斯的“認知加工”學習模式、溫內和巴特勒的“信息加工”自主學習模型、齊默曼的“自我調節”自主學習模型等[2]。因此,具體到中藥化學課和學生專業特征,在自主學習教學理論指導下,結合中藥化學課學習的實現條件,同時借鑒已有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筆者把中藥化學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界定為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作業任務完成學習程序。自主學習不等同于學生自學,自學是由學生自己來尋找學習內容,制定學習計劃并完成計劃。自主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有序地進行課程學習的模式,自主學習強調在教師對學科知識的系統組織和計劃安排下,調動學生有效參與學習活動,并且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學習,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藥化學課的自主學習模式要求教師能夠始終以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在設計教學活動程序時則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的解決為導向,以作業完成為形式,允許學生的個性差異得到“人盡其才”的發揮。
二、中藥化學課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式的應用探討
1.自主學習模式與理念的應用中藥化學自主學習模式突出教師在有序的教學組織形式下,以問題解決的作業任務設置為線索,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能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內容組織、教學程序設計、教學形式選擇以及參考文獻提供等方面,強調以學生參與的主體性,注重培養學生組織知識的概念體系,并將概念知識轉化為操作技能。具體到每一章節內容,都設置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作業任務,通過課堂提問與回答、課后作業與完成、實驗演示與任務完成,以及課后科研性質的作業任務布置等,建立學生在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參與的自主學習模式。
2.自主學習教學內容和教學程序的安排
課程內容圍繞教學大綱展開,具體教學程序按各類化合物結構鑒定的問題解決來安排。例如,對苷類化合物的學習,學生最終需要回答的問題是“苷類化合物結構如何鑒定?”。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學生需依次回答“苷類化合物定義是什么?”“苷類化合物結構特征是什么?”“苷類化合物理化性質是什么?”“怎樣提取、分離、純化苷類化合物?”“苷類化合物怎樣檢識?”“苷類化合物結構測定方法?”等具體問題。課程教學具體程序為: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學、討論、作業、實驗等尋找問題答案,教師評價學生的問題任務完成情況,學生復述解決問題的知識體系并補充、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師按照教學大綱,以具體學習問題呈現每章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課堂教學以回答問題的形式對各章內容進行知識結構體系的概括、提煉和思維方式的升華。課堂教學程序重點不在于重復教材內容,而是幫助學生理解學科理論實質,啟發學生的敏感性思考,引導學生創造性地應用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問題。
3.自主學習作業設置和教學形式的選擇
中藥化學自主學習模式應重視作業設置,在設置教學內容和目標時,應把教學內容設置成系列問題,并采取各種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參與到圍繞問題解決的學習活動中。以問題解決為任務的作業設置可以在形式上根據問題的性質靈活多樣。例如,“苷類化合物的定義和結構特征”,可以設置書面作業,要求學生必須獨立完成作業,學習小組成員輪流兼為作業批改助教;“苷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可以設置課堂口頭回答作業,讓學生在重復接觸和經驗交流中加深印象;“苷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方法”,可以設置項目為研究作業,如“@@植物中的苷類化合物的提取”等,讓學生組成項目研究組,在教師指導下嘗試獨立完成實驗任務,并寫出研究報告。自主學習模式下,中藥化學課教學手段也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讓“教”和“學”雙方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除教師精心準備生動活潑的教學課件外,還可以發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課程知識講課比賽,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充分發揮學生多媒體制作水平,積累精美課件。根據中藥化學的學科特點,在教學手段上,還可以用精美圖片、動畫、動漫及視聽視頻等形式來呈現知識內容,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4.圍繞課程自主學習的參考文獻推薦
課堂知識的傳播畢竟在時間和內容上受到限制,對于大學教育來說,教給學生學會學習更為重要。因此,圍繞課程學習目標給學生推薦參考文獻,并教給學生理解與應用文獻的方法是自主學習模式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國內外醫學期刊以及相關書籍都是中藥化學參考文獻的來源,閱讀參考文獻時,對研究結論和研究過程的重視和仔細研讀,對中藥化學的學習是重要的。
總的來說,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是在傳統教學模式重視知識系統傳授的基礎上,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一種教學理念。中藥化學教學中,教師有目標、有組織的引導學生獨立的思考、實踐、探索和創造,采用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