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呼吸內科優質護理的效果:責任制整體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責任制整體護理措施是臨床上常見的護理模式,其能夠促進醫療護理人員在第一時間內發現患者出現的異常情況,從而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責任制整體護理不但可以幫助醫療人員對治療方案進行更加科學的調整,還能有效降低臨床護理糾紛事件的發生率,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1]。我院對收治的呼吸內科患者在實施優質護理的基礎上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呼吸內科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齡14~64歲,平均(41.3±3.3)歲;肺栓塞37例,肺炎34例,哮喘27例,支氣管炎22例。將120例患者依據隨機雙盲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60例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60例采取優質護理措施,并在此基礎上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措施。
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責任護士責任評分進行統計與分析,同時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比較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6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49例,一般滿意10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8.33%;對照組6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27例,一般滿意21例,不滿意12例,護理滿意度為80.0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責任護士責任評分比較觀察組護理前后責任護士責任評分分別為(76.34±4.89)分、(92.75±4.73)分;對照組護理前后責任護士責任評分分別為(75.68±5.22)分、(82.86±5.17)分。觀察組護理后責任護士責任評分較護理前顯著改善,且護理后責任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由于呼吸內科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重較大,其病情復雜反復、難以治愈,并且身體各項機能較差,因而對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優質護理服務是當前臨床上常用的護理模式之一,責任制整體護理是其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護理干預內容[2]。本組中責任制整體護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3.1成立護理小組在護理小組中選出2名責任組長,要求責任組長具有較高的學歷、扎實的護理理論知識與全面的護理操作技術,并且對護理工作有著強烈的責任心及良好的溝通交際能力。對責任組長進行全面的培訓,遵循責任制護理模式的相關要求,依據小組護士成員的學歷水平、工作經驗、專業能力及工作年限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將這些護理劃分層次為:責任護士、輔助護士及護理學員。
3.2劃分具體崗位職責首先,責任組長對護理小組的管理、排班制度及優質護理工作等進行負責。責任組長應當全面貫徹落實小組責任制,規范上班時間,對于危急癥患者進行有效科學的處理。
在排班制度方面制定APN彈性排班制度,盡可能降低護理人員的交接班次數。此外,責任組長還應當每日巡視病房,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與記錄,依據實際的護理情況對優質護理工作進行調整。其次,責任護士主要負責本組的搶救、治療以及護理工作;輔助護士主要負責藥物配制及輸液工作,同時在責任護士及責任組長的幫助與指導下搶救危重癥患者;護理學員主要負責本組的生活護理及基礎護理工作。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98.33%)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觀察組護理前后責任護士整體責任評分有顯著提升,且護理后評分(92.75±4.73)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后評分(82.86±5.17)分,P<0.05。由此可見,責任制整體護理不僅明確劃分了醫護人員的具體工作職責,還有效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及管理意識。
作者:米葉色爾·帕孜力 阿孜古·阿布都吾甫 單位:新疆喀什地區結核病防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