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論高職院校中藥學專業課程思政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對中藥學專業課程思政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改進策略:調動所有教師的積極性,提升德育水平,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推進深度校企合作,旨在培育出“職業態度與動手能力”兼備的高素質中醫藥人才。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場深刻變革。高職院校中藥學專業肩負著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和具備良好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復合型人才的重任。如何更有效的把課程思政貫穿教育的全過程,培養出符合現代職業教育要求的專業人才是目前需要探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1課程思政的涵義
“思政課程”是每個高校的必開課程,其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綱要這四門課[1],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學生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課程思政”雖然是一樣的字,但含義卻有所差異。“課程思政”是上海市教委在2014年率先提出的在高校所有課程中貫穿思政育人的教育新理念;是將思政教育融入各課程教學各環節,是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的嶄新課程觀。其基本內涵可歸納為: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價值引領,以立德樹人為價值宗旨,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公共課程、實踐課程優勢互補,構建全員全課程的育人體系及育人理念,是一種育人理念與育人體系的深度建構。
中藥學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理論和實踐的現代化進程,《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相關政策為中醫藥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人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迫切需要繼承、發展、利用好中醫藥,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急需兼具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中藥學人才。但從目前來看,中藥學專業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還不盡如人意。
2.1教師課程思政參與度較小。課程思政是全部教師參與的過程,但目前高?!八颊标犖榈闹髁娙匀皇撬枷胝握n程教師,“思政”如同孤島一般,一些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師并沒有轉變思想,“德育僅僅是思政教師的事”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對于高職院校中藥學及其他專業學生來說,思想政治課程每學期一般只有32個學時,而專業課和公共課相對較多,僅通過每周1次課的時間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培養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參與才有效果。
2.2專業教師德育能力不足。目前,高校教師隊伍中一部分教師已經意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也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大學生思政教育作出一些改變,但由于自身德育能力有限,沒有很好地挖掘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或是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往“德育”上靠,還有各個專業、各個學科的部分教師各自為營,自說自話,形成了“兩張皮”現象。
2.3人才培養目標不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單一。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一個基本準則,直接決定了培養什么樣的學生。但目前仍有許多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只注重專業和技能,忽略了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南陽職業學院中藥學專業的學生,生源復雜,學生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及職業能力參差不齊,若只強調技能,那么很大一部分學生將不能滿足企業所需的職業素養。教學質量考核與評價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它直接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方向與傾向??v觀當下中藥學專業對學生的考核,發現專業課成績與實訓課總評仍然是評價學生的主要方面,而思想道德的評價僅僅體現在幾張思想政治試卷中。學校對教師的考評也使得大部分教師放低了對學生政治素養的培養。
2.4中藥傳統文化氛圍不足。中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藥學專業具有理論與實踐并重、繼承與發展兼顧、教學與轉化同行等鮮明特色。對中藥傳統文化與價值的認同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耳濡目染中不斷熏陶。但目前以南陽職業學院為代表的許多高職院校中醫藥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嚴重脫節,蘊藏在中醫藥文化中的“德”基因被抑制表達。
2.5校企合作缺乏長效機制。為了培養能夠滿足社會與企業需要的職業技術人員,許多高職院校與大型醫藥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或者訂單式的培養模式,也確實培養了一批能夠熟練掌握技術技能的勞動者,但在“工具論”價值的主導下,導致了教育的分裂與人文精神的失落。例如:在中藥學專業實踐教學中,一些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團隊合作意識欠缺;在校企合作中,部分學生覺得企業在獲取廉價勞動力,一些企業又覺得學生缺乏職業意識,校企合作沒有形成更好的長效機制。
3高職院校中藥學專業課程思政的路徑
中藥學專業課程思政的提出,契合了時代對高職中醫藥人才培養的目標,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知識、經驗或活動的全過程,在工具性和價值性統一的層面追求教育的本質和育人的終極目的。根據目前中藥學專業課程思政的現狀,可通過以下路徑進行改善。
3.1轉變教師觀念,形成全員“思政”的局面。教師是課程思政的主力軍,進行課程思政是每一位高職院校教師的責任。為使所有教師意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學校應成立專門的督查小組,定期為全校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必要性”的培訓,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教師的育人意識,形成全員、全院、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3.2提升專業課教師立德樹人的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高校教師立德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與學生接觸較多的專業課教師更應該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養與思想道德水平,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與道德品質。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深刻領悟課程思政的內涵,將其與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專業知識、科研方向等相融合,將自己的德育意識與能力體現在一言一行中。對于中藥學專業來說,許多專業課程里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慧眼識珠,深度挖掘,如中藥鑒定學這門課程,在“中藥鑒定學的任務”這一章節中,要引導學生熱愛傳承了幾千年的中醫藥文化,明白中藥材的鑒定對臨床用藥的重要性,從而養成科學嚴謹的態度與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在“中藥鑒定的依據”中,中藥鑒定的依據是《中國藥典》,其鑒定的結果具有權威性和科學性,里面包含著豐富的中醫藥法律知識,可以結合相關的事例,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道德操守。中藥學專業課程中有豐富的“思政”元素,所有教師應不斷探索,及時梳理,建立課程思政資料庫。同時,定期開展“立德育人交流會”,相互探討,及時補充與修訂自己的思政資料,將其以更合適的方式融入到課堂中,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3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人才培養方案在學生的培養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關系著學生的培養方向與定位。因此,對于中藥學專業來說,應組織教師去相關的醫藥企業等進行考察交流,明確企業所需人才的素養與技能要求,并將其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審核,只有達到了“立德樹人”的目標方可通過。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增加課程思政模塊。可以通過學生和教師兩方面進行考核。在學生方面,改變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增加職業素養與道德品質方面的評價(如專業技能與知識和職業素養占比為7∶3),以此來檢驗教師的德育效果;在教師方面,隨機聽課,定期檢查思政知識的發掘與存儲,使該部分內容占教師綜合評定的10%。
3.4將中醫藥文化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在校園文化的宣傳、環境和精神層面都應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在宣傳方面,可以校園的樓道、報刊欄、廣告欄等地方宣傳中醫藥相關知識,如四季養生、中醫藥發展史、中藥藥性等;在環境方面,可以在校園中開辟出“中藥栽培園”,種植常見的中藥材,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塑造中藥文化氛圍;在精神層面,播放中醫藥方面的校園歌曲,如《本草飄香》,還可以定期開展中藥小講座、知識競賽等,將中醫藥文化的精髓融入血液中。
3.5加強校企合作,培育工匠精神。校企合作是增強學生工匠精神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要深化與企業的合作,定期帶領學生到中醫藥企業進行參觀,與企業一線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企業文化??裳埢蚱刚埰髽I技術人員到學院開展學術講課,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砂才艑W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實習,在具體實踐中體會精益求精、嚴謹細致、耐心專注的職業精神。
4結語
課程思政作為一種綜合的教育理念,對培養出符合現代職業要求的中醫藥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中藥學專業課程思政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堅定信念,充分調動所有教師的積極性,提升德育水平,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落實工匠精神與校企合作,才能培養出推動中醫藥健康持續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尹珍玲,高鳳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5):152-153.91
作者:武林志 宋博 陳露 單位:南陽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