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患溝通在防范醫療糾紛中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隨著生物醫學模式逐漸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并隨著患者自我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和相關法制的健全,體現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醫患關系的確立,醫患糾紛事件頻繁發生,醫患矛盾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醫務人員溝通能力缺乏是一個重要原因,醫患溝通越來越成為醫療服務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環節。因此,醫學生作為醫學界的未來,在臨床實習教學中,醫學生醫療糾紛風險顯著增加并備受關注,如何培養其減少和防止醫患糾紛發生,如何培養其提高醫療糾紛防范意識,越來越成為現今臨床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醫患溝通是實習醫生綜合能力培養中的一項基本技能,實習醫生掌握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是實現和諧醫患關系的基礎,也是提高醫學生臨床醫療技能的前提。本文以醫患溝通為導向,探討神經病學臨床實踐教學中加強實習醫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策略和技巧,以期找出加強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最佳解決方案。在臨床工作中的各個環節上學會真誠有效地與患者溝通,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最大限度地防范醫患糾紛發生,努力提高神經病學臨床實踐教學質量,保證神經病學臨床實踐教學中醫學生醫療安全,促進神經病學學科健康發展。
關鍵詞:醫患溝通;神經病學;教學質量
醫患溝通是指在醫療過程中,醫患雙方圍繞疾病、診療、健康等相關因素,以醫方為主導,針對患者的疾病、滿足患者健康需求進行的一種必要的交流,包括信息、情感、行為等,建立雙方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并達成共識,實現醫患雙贏。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表現復雜,病情瞬息萬變,許多患者對發病過程缺乏了解,加之現代醫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醫療結局期望值過高,一旦出現一些并發癥、后遺癥或其他異常情況,家屬難以接受,便會引起糾紛。醫學生作為醫學界的未來,在《神經病學》臨床教學中,對其進行正面引導和教育,是防范醫療風險、預防和減少醫療糾紛發生的關鍵。因此,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探討加強醫患溝通,強化醫療糾紛防范意識的措施,提高《神經病學》臨床實踐教學質量。
1臨床實踐教學中加強實習醫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策略
1.1重視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歷練過硬的基本功,貫穿滲透到每一天的臨床教學中
高超的醫療技能是防范醫患糾紛的重要條件。教師在臨床教學中,重視醫學生基本功培訓,使學生做到理論扎實、技術熟練、處理疾病有條不紊,對典型臨床特點及診斷思維做詳細講解,使學生分析病情全面,避免誤診、漏診,提高學生運用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能力。進入臨床后,強化臨床的各項操作,放手不放眼,拓展知識層面,不斷提高自己。實習生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才能在遇到緊急情況及相關疾病時當機立斷,不會因為知識缺乏導致不知所措,從而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
1.2重視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強化醫療糾紛防范意識,貫穿滲透到每一天的臨床教學中
國家法制的健全和衛生法規建設的發展,為開展醫療風險意識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對學生進行相關醫療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醫療糾紛防范條例、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侵權責任法、醫務人員行為規范、醫療服務準則、醫患溝通技巧、醫療操作規范等教育,讓醫學生樹立法制觀念,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執業,用法律法規來規范自身的行為和保護自己,并自覺增強服務意識,強化醫療法制觀念,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
1.3重視學生醫療文書的質量,培養學生樹立科學嚴謹的態度,貫穿滲透到每一天的臨床教學中
醫療文書反映患者病情變化和診療全過程,是醫療、教學、科研的原始文件,是處理醫療糾紛的重要法律依據。詢問的病史、查房所了解到的情況、交代的病情、檢查的結果、上級醫師查房指示、患者的知情情況、是否接納或拒絕某種治療方案等均應體現在案,記錄應客觀、真實、及時、準確、全面,描述精練,字跡清晰、不能有缺項、漏項,嚴禁涂改、偽造。一旦發生醫療爭議,作為法律證據和保險理賠證據,不會因病歷書寫質量的低劣而影響證據力,因此平時注重通過多寫多練來提高醫學生醫療文書水平,減少病案記錄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保證病案的法律效力。
1.4重視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強化醫療糾紛防范意識,貫穿滲透到每一天的臨床教學中
在臨床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責任意識,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患者。接診患者一定要詳細詢問病史,不遺漏任何與疾病相關的細節,對于病情、轉歸、治療措施、并發癥等,如實告知,知情同意,減少隔閡,避免糾紛,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不能主觀臆斷,更不可粗心大意,讓學生換位思考,去體諒理解患者及家屬焦慮心情,利用掌握的醫學知識,為患者答疑解惑,主動介紹一些相關的醫學知識、操作檢查的作用、注意事項等,嚴格遵照規章制度及診療規范,尊重患者,遇到病情變化時,及時如實地向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求得其對病情的了解及對治療的認同,避免誤解,最大限度地防范醫療糾紛發生。
1.5重視學生良好的個人素質及道德修養的培養,注意儀表、言談和行為舉止,貫穿滲透到每一天的臨床教學中
醫療活動中強調實習醫生加強自身素質及個人修養,接診患者儀表端莊,舉止得體,言語得當,態度和藹,親切柔和,使患者及家屬對醫生第一印象良好,產生信任和依賴感,適時利用微笑語言藝術,讓患者消除陌生就醫環境帶來的不適感,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
1.6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醫患溝通實踐教育的培訓,強化醫療糾紛防范意識,貫穿滲透到每一天的臨床教學中
1.6.1在《神經病學》專業課教學中優選醫患溝通能力強的教師授課,灌輸醫患溝通意識
在臨床專業課教學中,優選臨床經驗豐富、醫患溝通素質過硬的教師,專門挑選在醫療糾紛和各類突發事件中有關醫患溝通內容的經典案例,進行重點剖析講解,適時、準確地把醫患溝通的意識、技巧、方式、方法等傳遞給學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1.6.2每月舉辦醫療安全分析會
我院成立了“醫務科糾紛辦”,專門化解醫患矛盾、解決醫患糾紛,主要內容包括門診投訴接待、住院糾紛接待等,負責全面受理醫療、護理、財務、醫保、行風等醫院各類醫療投訴和醫患糾紛,實現患者投訴和糾紛處理的“一站式”服務。每月舉辦醫療安全分析會,請醫務糾紛辦經驗豐富的專家,分析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的起因、后果,就當月醫患糾紛典型案例的原因、處理結果進行剖析,讓實習醫生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引以為戒,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1.6.3定期請全國知名專家進行醫患溝通等多方面培訓,分享醫患溝通經驗
我院定期邀請院內外德藝雙馨的醫學專家,為實習醫生和住院醫師舉辦系列專題講座,定期進行規范化培訓及拓展訓練,如:醫患溝通的藝術、如何防范醫患糾紛、怎樣成為合格的醫生、醫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職業道德修養、言行規范、禮儀培訓、法律知識等,通過分析形形色色患者,結合自己多年從醫的親身經歷,生動形象傳授醫患溝通的技巧,行醫體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2臨床實踐教學中加強實習醫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技巧
醫患溝通是一門藝術,高度濃縮凝練著醫生的知識、技術、能力、經驗、品德、修養、智慧等豐富積累,是醫生個人魅力的綜合展現,絕非簡單意義上的醫患對話,良好的醫患溝通可增強與患者之間的親和力,避免許多潛在的沖突,是防范醫療風險,預防和減少醫療糾紛發生的關鍵。
2.1在臨床實踐教學中牢固樹立“溝通第一,技術第二”的服務理念
分析以往發生醫患糾紛中的矛盾所在,大部分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對問題的觀點認識不同,即醫患雙方,在同一個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體現在醫療效果上,患者有可能將期望值定位太高,而醫者沒有將醫療風險在事前解釋的盡詳盡細,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不一,雙方反差太大,導致醫療糾紛。因此,在進行臨床實踐教學活動時,要強調把“溝通第一,技術第二”這個服務理念傳給學生。
2.2在臨床實踐教學中牢固警惕時刻把握言談分寸,注意留有余地,避免隨意承諾
醫學是嚴謹的科學,疾病的發展及轉歸瞬息萬變,并且受醫療技術水平發展局限性的影響,醫生向患者交代療效及預后時更應客觀,切忌隨便講“絕對能治好”“沒有任何問題”之類的保證。任何情況下說話都要把握分寸,留有余地,避免醫患理解誤差導致糾紛的發生。
2.3在臨床實踐教學中時刻謹記加強風險防范意識,撲滅糾紛苗頭
當前許多患者錯誤地把醫療行業定位為服務行業,理所應當地認為支付了醫療費就應該享受優質的服務,得到良好的治療結局。然而醫療行為受科學發展的客觀現狀制約,有的疾病尚不能得到有效的根治,有的疾病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可能短時間內難以明確診斷,有的疾病其診斷、治療不能達到自己的期望結果,治療過程費用高感到不滿,遷怒于醫務人員,醫療糾紛在所難免。像這種有糾紛苗頭的情況,一定要加倍耐心、細心、小心,加強風險防范意識。“預防更重要”這句話可能永遠都不會錯。
2.4在臨床實踐教學中重點培養參與危重病情交代和知情同意單的簽署環節
醫生在診療活動中,特別是向危重癥患者,要詳細介紹患者病情、診斷、必要的檢查、有創的操作、治療方式的選擇;或者手術前介紹手術必要性、手術方式,還要解釋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同時還要強調手術風險和各種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相關知情同意單的簽署。這些過程對醫生來說是一項嚴峻的挑戰,要求醫生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扎實的專業技能,臨床經驗豐富,更要求醫生具有良好的醫患溝通技巧,這不但是臨床教師個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展示,而且是一次生動形象的醫患溝通技巧教學示范。
2.5在臨床實踐教學中掌握醫患溝通原則,加強溝通技巧訓練
醫患溝通的主要原則是通過認真的傾聽、分析,能夠清楚而專業地向患者表達疾患的發病原因、治療過程及費用和療效等,能夠提出有效的康復及預后的健康教育。在臨床實踐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愛心、耐心、同情心,尊重患者,講求誠信,努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對待患者。時刻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檢查回報、治療情況、醫療費用情況、洞察患者的社會心理狀況、留意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主動發現醫療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苗頭問題,靈活運用多種方式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如不同級別的醫生輪番上陣與患者溝通;針對同一種(類)疾病可以召集家屬,舉辦健康課堂培訓班的形式與家屬們溝通,講解疾病的起因、治療及預防知識等,發放健康教育資料進行書面溝通,強調溝通的重要性。
2.6在臨床實踐教學中重視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注意語言和非語言交流藝術的培養
醫生對學生進行訓練時,要學習掌握職工言行規范,多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對患者進行安慰和鼓勵;注意語音、語調和語速,清晰流暢、條理清楚,偶爾的幽默能增進醫患的感情,堅決杜絕傷害話。靈活運用肢體動作等非語言交流如揚眉、撅嘴、揮手、聳肩、點頭、搖頭等進行溝通,肯定的目光鼓勵是醫患關系和諧的輔助和補充。
總之,良好的醫患溝通是醫療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帶教老師孜孜不倦的指導,也需要實習醫生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希望能夠以醫患溝通為導向,嚴格遵守各項制度法規、診療規范,提高維權意識,強化醫療糾紛防范意識,不斷提高《神經病學》臨床實踐教學質量,促進神經病學學科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慧,徐麗.論醫學生醫患“交往技巧”能力的培養[J].醫學與哲學,2012,3(23):65-66.
[2]董靜,劉尊,任麗潔,等.“教、學、做合一”課堂教學模式在物理診斷學課程中的實踐[J].醫學臨床研究,2014,31(1):151-153.
[3]劉子蘭,師會軍.醫患糾紛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病案,2012,13(3):40-41.
[4]羅飛,張澤華,侯天勇.醫學實踐教學中加強人文教育的意義和方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3):175-176.
[5]張瑩,高小雁,楊秋月.綜合帶教法對提高手術室護理實習生護理技能的作用[J].醫學臨床研究,2015,32(11):2285-2287.
[6]張麗霞,劉國杰.從手術室實習護士帶教談護理教學改革[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20):75-75.
[7]趙曉輝,韓子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3):94-95.
[8]洪松.加強醫患溝通技巧以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J].中國醫藥科學,2012,2(22):183-184.
[9]劉繼榮,李艷,李冬梅.以病例引導教學法和內鏡引導教學法為主的多措并舉教學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中的應用[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13):37-38.
[10]王偉,向鴻梅,郭麗雙,等.醫學生儲備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7(1):40-41.
[11]趙文興,侯立虹,宋玉芝,等.實習護士臨床教學培訓中引入目標管理理論的可行性探索[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19):22-24.
[12]李正,張琦.多發骨折并發休克74例術前急救體會[J].陜西醫學雜志,2012,41(9):1258-1259.
[13]廖生武.弘揚醫師職業精神對培育實習醫學生醫德素養的幾點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1):151-153.
[14]李巧梅,王維梅,石爽.腹部外科手術163例護理體會[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5):635-636.
[15]韋宗發.論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本質特征與規格定位[J].高教論壇,2012,11(8):3-5.
[16]易良.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神經外科急癥救治教學中的運用[J].醫學臨床研究,2015,32(6):1190-1192.
[17]范瑞明,姚聲濤,李剛,等.關于強化腦血管病專科規培醫師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2):108-109.
作者:袁蓮芳,侯麗,王芳,劉利寧,李毓新,李海艷,劉利萍 單位: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