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師承教育與和諧醫患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我國的醫患關系遭遇了空前的考驗,這不僅影響了醫護人員的身心安全和工作態度,也極大地影響著患者健康利益的實現,甚至影響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我們通過調研發現,教育方面存在問題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現實實踐經驗基礎上和結合對我國中醫教育傳統思想的梳理,探求出以“師承教育”為代表的中醫傳統教育在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中的“優質性”表現,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供更多幫助。
【關鍵詞】
中醫;師承教育;醫患關系
1國內醫患關系現狀
近年來我國醫患關系發生了新的變化,“暴力傷醫”惡性事件頻發,“暴力傷醫”是醫患關系惡化的極端表現,它是指醫護人員在其工作場所受到辱罵、威脅或襲擊,從而造成對其安全、幸福和健康造成傷害。2013年8月15日,中國醫院協會和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共同的《醫院場所暴力傷醫情況調研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每所醫院平均每年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高達27次,1年發生100次以上的醫院比例5年間翻了近一番,達到12.5%,醫務人員遭到謾罵、威脅較為普遍[1]。醫患關系遭遇了空前的考驗,這不僅影響了醫護人員的身心安全和工作態度,也極大地影響著患者健康利益的實現,甚至影響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1.1醫患關系及其矛盾產生的原因分析
1.1.1醫患關系的實質。醫患關系一般是指醫護人員與患者在疾病的診療過程中基于患者健康利益考量而形成的一種“特殊”關系。醫患關系的實質可以理解為“倫理共同體”,即醫生和患者在醫療實踐過程中圍繞“去除疾患,恢復健康”唯一目的而不摻雜其他訴求所結成的統一體。而這目的的實現既要靠醫生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還要靠患者具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和積極配合。
1.1.2醫患關系矛盾產生的原因分析。目前醫患關系矛盾重重,甚至暴力傷醫類似頻發現象的主要因素有:法制不健全、體制不完備、訴求機制不暢通、德育不給力。從醫務工作者角度分析,醫患關系矛盾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現實的德育教育不力,在醫學實踐領域就是醫德教育問題沒有做到位,更缺乏人文素質教育的評價方法,醫護人員在醫學實踐中缺少必要的處理醫患關系的技巧、能力素養,不能真正去關懷患者和做好溝通工作,這一點在現代醫學教育中尤其突出。
1.2醫學院校缺乏相關教育理念當前部分醫學院校教育存在“標準化”問題。培養醫學人才力求快速但不全面,表現在只重視醫學專業知識培養,而缺少人文素養教育方面的“靈魂”內容,誤以為醫療水平高、治病好,就能規避全部醫療風險,醫患關系就能和諧,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醫療安全不僅僅是專業水平高就能預防的,必須重視醫患關系中人與人的交流,首先要把患者當作一個包含心理、精神等多因素的人來看待,治療一個這樣患病的人,而不是單純治療某個疾病。這樣才能對患者進行有益的、多方面的幫助,否則,只看病就會距離患者的需求很遠,容易產生醫患關系矛盾?;厮菸覈鴤鹘y醫學教育,中醫教育傳統諸多關于促進和諧醫患關系的“優質因子”,它們其實可以成為現代醫學院校教育所汲取的“養料”。
2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學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在2009年下發的《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中指出,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大家普遍認為,主要體現為以人為本、醫乃仁術、天人合一、調和致中、大醫精誠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誠”四個字來概括?!叭省?,體現了中醫仁者愛人、生命至上的倫理思想,以救死扶傷、濟世活人為宗旨,表現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愛護生命;“和”,體現了中醫崇尚和諧的價值取向,表現為天人合一的整體觀,陰陽平和的健康觀,調和致中的治療觀,以及醫患信和、同道謙和的道德觀;“精”,體現了中醫的醫道精微,要求精勤治學,精研醫道,追求精湛的醫術;“誠”,體現了中醫人格修養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懷至誠于內,言行誠謹,表現在為人處事、治學診療、著述科研等方面貴誠篤端方,戒誑語妄言、弄虛作假。
3中醫教育對促進和諧醫患關系的作用
中醫實踐活動表現為多個方面,如中醫教育實踐、中醫診療行為、中醫康復、護理實踐、中醫院文化建設、中醫科普等等,但它們凝練為一個顯著特征:中醫實踐處處凸顯“人文關懷”的特性,在越來越被“技術理性”沖擊的現代醫療實踐中,中醫實踐時刻蘊含著“溫情醫學”而展現在患者面前,這對和諧醫患關系的形成至關重要[2-3]。中醫教育實踐是整個中醫實踐的“橋頭堡”,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傳統,中醫教育尤其是中醫教育的傳統理念、形式和實踐品性中,有著諸多關注醫患關系和諧教育的優質“因子”,可以說其中的很多優質“因子”都是現代醫學教育所缺失的,發掘出它們并結合現代境遇進行轉化,探求適合現代的中醫教育實踐模式,對促進醫患關系的健康有序發展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3.1中醫師承教育與促進和諧醫患關系在中醫教育發展史上,世家傳承、師承教育、學堂教育、講學論辯、自學成才以及現代的院校教育是中醫教育的主要形式,“德藝雙馨”是中醫教育的目標。中醫師承教育的培養屬于精英培養,其實和西方醫療培養理念相似,少而精,能夠傳遞人文關懷[4]。中醫傳統教育模式最主要的“師承教育”,這種模式有眾多的特征如:重經典、重臨證、重口傳身授、重體悟等等,對傳統中醫學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5]。在師承教育眾多特征中,師承教育模式凸顯為明顯的“個性化”品性。師承教育可以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同時,師承教育在具體推行時可以說是“師帶徒”、“一對一”的教育模式,對醫學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德育等人文素養的培育過程中,師承教育模式積極作用很多。主要表現在醫學生的人文素質越好,工作時的人文關懷也會越多,出現惡性事件的機會就會越少。因此,以師承教育為代表性的中醫教育對促進當前社會醫患關系和諧具有明顯的優勢和作用。
3.2中醫師承教育在臨床教學醫院的發展至關重要臨床教學醫院是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基地。教學醫院在承擔中醫師承教育過程中,既有利于培養高校學子和臨床骨干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又有利于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既有利于青年醫師迅速走上一條成才之路,又有利于培養傳承導師優秀品質、德才兼備的中醫人才。從某種意義上說,臨床教學醫院承擔的中醫師承教育的質量決定著中醫院校學生、中醫青年醫師臨床業務能力和醫學道德水平,甚至中醫院的未來人才儲備。師承教育質量取決于教學醫院的管理,關鍵的是抓好學習進度的管理和嚴格做好階段考核的前提下,重視道德素質培養和“德藝雙馨”的最終培養目標。因此,在篩選師承教育入選人才時必須兼顧學員道德修養和業務能力潛質,二者缺一不可。對于那些行業內部、單位同事或患者集體口碑評價較差的學員予以堅決剔除。必須在保證出勤律的情況下,由學員的導師嚴格把關,將跟師筆記,臨床病例診療、處方用藥的合理性和處理醫患關系的能力作為考核標準,進一步加大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控制,培養全方位能力的師承教育學員。在跟師學習的過程中,學員們要了解導師的學習經驗和學術專長,甚至包括導師的中醫成才經歷,從深層次理解導師的學術思想及優秀道德品質的思想根源;必須投入精力學習導師面對各種醫療隱患、各種可能存在醫患關系緊張局面的應對策略和具體方法,在跟進導師的臨床診療思路同時,學習導師對待患者熱心溫情的優秀品質,學習導師縝密的處理醫患關系的思維能力,掌握中醫文化的和諧因子,應對當前社會中臨床醫院存在的各種紛繁復雜的診療情況。中醫學是一門實踐醫學,它來源于臨床,中醫教育實際上是適應患者需求的職業性教育。在加強臨床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不斷在臨床實踐中培養學生“大醫精誠”、“以人為本”的職業精神,在跟師學習中跟隨導致不斷增長實踐知識能力和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為今后的獨立臨床工作增強信心和能力,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促進和諧的醫患關系發展,杜絕醫療隱患和醫療糾紛。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調研活動對現實社會醫患關系及其產生的矛盾進行“現象”和“本質”進行分析,探尋出醫患關系不和諧的原因,得出教育方面存在問題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現實實踐經驗基礎上和結合對我國中醫教育傳統思想的梳理,從學理和實踐層面探求出以“師承教育”為代表的中醫傳統教育在促進醫患關系和諧上的“優質性”表現,筆者希望發揮中醫師承教育特色在構建當前社會和諧醫患關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讓中醫教育、臨床工作者共同努力,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供更多幫助。
參考文獻
[1]徐曉兵.解決醫鬧和暴力傷醫要標本兼治[EB/OL].(2014-03-11)[2014-03-11].
[2]崔為.中醫師承教育面面觀[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9):794-797.
[3]崔芳.中醫師承:如何把“魂”傳下去[EB/OL].(2013-06-14)[2013-07-18].
[4]王全林.國外四種研究生培養模式之比較及其啟示[J].大學教育科學,2005(1):82-85.
[5]黃素英,方松春,畢麗娟,等.中醫師承型博士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10):935-937.
作者:劉賡 郭玉紅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脾胃病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醫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