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術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4年1月~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我們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人性化護理。手術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焦慮評分(SAS)、抑郁評分(SDS)及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手術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方法的效果顯著,對接受手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能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手術室;應用;效果
手術室是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中最重要的技術部門之一[1]。手術室護理服務質量直接影響著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效果。過去,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重心是配合手術醫師進行手術,忽略了接受手術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不高[2-3]。有研究發現,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可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為了進一步探討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我們對2014年1月~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4年1月~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我們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3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他們的年齡在20~68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1±2.8)歲。在這些患者中,有20例患者進行心胸外科手術,有23例患者進行骨科手術,有7例患者進行泌尿外科手術。在觀察組患者中,有36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他們的年齡在20~65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2±3.5)歲。在這些患者中,有23例患者進行心胸外科手術,有21例患者進行骨科手術,有6例患者進行泌尿外科手術。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接受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我們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護理人員在手術過程當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同時,與手術醫師密切配合,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護理。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進行人性化護理的方法是:在手術的前1天,護理人員應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基本環境、手術流程及術前準備工作流程。對于情緒緊張、焦慮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安撫其情緒,以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在進行手術的當天,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熱情地接待患者,同時,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班工作,認真核對患者的姓名、床號等關鍵信息。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將患者攙扶到手術床上,幫助患者擺好手術體位。在進行手術時,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整個手術過程,隨時補充手術醫師需要的各種物品。對接受局部麻醉、意識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在手術過程中對其進行適當的安撫,以緩解其緊張情緒。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使用溫鹽水清除患者身上殘留的消毒液及血跡,為患者穿好衣物,將患者護送回病房,與病房護理人員進行交班,向患者家屬交代手術情況。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SAS評分、SDS評分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4評定標準使用焦慮自評表(SAS)、抑郁自評表(SD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況進行調查。SAS評分和SDS評分的滿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焦慮、抑郁的情況越嚴重。使用我院自擬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該調查問卷的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越高。
1.5統計學處理我們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手術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目的是緩解患者在面臨手術時產生的不良情緒,使患者在心理上處于舒適的狀態,以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與常規護理相比,人性化護理更注重給予患者人性化的關懷和照顧。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師過程中應以“以人為本”為宗旨,為其提供細致、周到的護理服務。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2.9±0.7),SDS評分為(53.9±1.5),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為(85.1±1.3)。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0.5±1.3),SDS評分為(42.6±1.8),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為(96.7±0.5)。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方法的效果顯著,對接受手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能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魏革,梅桂萍,胡玲等.手術室巡回護士工作程序表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33-135.
[2]王凌云,陳英.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57-58.
[3]于水情.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1):66-68.
作者:秦芙瓊 單位:湖南省張家界市人民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