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密封式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進一步對密封式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和分析。方法選擇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兒科接受治療及護理的80例患兒,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密封式留置針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通過對患者進行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及其家屬對穿刺技術評分(92.14±2.14)分,輸液評分(93.04±2.57)分,健康教育評分(92.65±2.48)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此外,綜合分析患兒的臨床并發癥發生情況可知,觀察組40例患兒中存在紅腫問題的有1例,對照組40例患兒中存在紅腫現象的有3例,存在滲血問題的有4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人數明顯比對照組少(P<0.05)。結論針對兒科臨床護理工作,選擇密封式留置針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減少患兒紅腫等臨床并發癥的發生,此外,還能夠大大改善護理滿意度,進一步增強護理人員臨床護理技能,具備極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密封式留置針;兒童;護理;應用價值
當前,密封式靜脈留置針由于對患者血管的刺激較小,用藥較為方便,能夠長時間留置等優勢,通常將其用于兒科患者的治療當中[1]。這主要是由于兒科患者的年齡較小,其治療依從性較差,往往不能有效配合治療,多數情況下,患者需要進行多次穿刺,對患者具有一定的影響。近年來,我院針對兒科患者,在其護理過程總通常采取密封式留置針,盡可能保護患者的靜脈,減少其痛苦。為了進一步對密封式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和分析,為今后的兒科臨床護理工作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本次研究擇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兒科接受治療及護理的80例患兒,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密封式留置針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將具體研究過程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兒科接受治療及護理的80例患兒納入本次研究樣本。本次研究樣本中包含男患45例,其余35例為女患,患兒年齡均處于1~9歲,所有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4.2±1.0)歲,患兒的住院時間在1~6星期,平均住院時間(2.21±1.01)星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及對照組在年齡范圍、性別組合等基礎信息的比較上無明顯差異,具備研究對比可行性及必要性。
1.2護理措施
1.2.1對照組護理對照組患者通過常規兒科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患者首先進行常規檢查,然后進行皮試,采用常規方法進行靜脈輸液,待輸液完畢后,護理人員將針頭拔掉。
1.2.2觀察組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密封式留置針護理,首先,選擇合適的血管及位置進行留置次,并連接留置針與輸液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護理人員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針針柄,緩慢刺入,在出血后再進針2mm,固定外套管后將針抽出,再用透明貼膜固定軟管。此外,在進行封管的過程中,需要使用連續不間斷的,邊推邊旋轉的針頭退出方法,輸液完畢后,用風管也緩慢行靜脈推注,把留置針頭的夾子夾緊。在拔針時,盡可能減少患者的痛苦,緩慢將針拔出,同時叮囑患者及其家屬拔針后24h內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和清潔。
1.2.3健康教育在護理期間,囑咐患兒家屬相關注意事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盡可能使患者及其家屬都能明白留置針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加深患者家屬對相關疾病的認識程度。此外,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努力提高患兒的依從性,多和患兒交流,轉移患兒的注意力,并加強巡查,提高護理工作水平。
1.2.4并發癥護理在留置護理期間,為了減少患者出現并發癥或不良反應,應采取75%的酒精對穿刺點進行消毒,密切觀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出現紅腫、滲出等情況,若出現上述狀況,應及時進行處理。如出現堵管情況,應該加強封管處理。靜脈炎發生大多與長期一個部位靜脈滴注藥物相關,應該給予患兒局部熱敷。如壓膜不透氣時間長,患兒可能會出現壓瘡,可在針柄下墊少許棉絮,適當減輕對皮膚的壓力等。如患兒出現不適癥狀、并發癥預兆,應該在第一時間進行檢查處理,降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此外,須保持穿刺部位清潔等[2]。
1.3觀察指標觀察患者在護理期間所發生的并發癥,同時,在護理結束后,對患者及其家屬就護理工作進行評價,主要包括穿刺、輸液、健康教育等方面。
1.4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通過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觀察組和對照組輸液評分、健康教育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等相關臨床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通過±s表示研究中的計量數據,開展χ2檢驗,通過例數和%表示兩組計數數據,實施t檢驗,如果P<0.05,則表明觀察組及對照組在輸液評分等臨床數據對比上存在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40例患者接受相關臨床護理后,其家屬對穿刺技術評分(92.14±2.14)分,輸液評分(93.04±2.57)分,健康教育評分(92.65±2.48)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此外,綜合分析患兒的臨床并發癥發生情況可知,觀察組40例患兒中存在紅腫問題的有1例,對照組40例患兒中存在紅腫現象的有3例,存在滲血問題的有4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人數明顯比對照組少(P<0.05)。詳細數據可見表1。
3討論
針對兒科患者開展臨床護理時,患者的年齡較小,自制能力較差,特別是對其進行靜脈穿刺的過程中,害怕、苦惱等情況時有出現,不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在常規的護理過程中,由于患者需要多次穿刺,若靜脈穿刺不能一次成功,則不僅加大了患者的痛苦,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感染的風險,甚至由此引發醫療糾紛等。密封式留置針在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盡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風險,同時還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即便是患者的依從性較差,也能很好的進行相關輸液治療[3]。值得注意的是,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當穿刺不恰當時,很容易發生滲透、堵塞等,部分患者由于穿刺次數較多,容易引發靜脈炎,因此,應該針對患者所出現的并發癥及時作出反應,降低感染率。此外,需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護理環境,加強與患兒之間的溝通,以增強患兒對護理的配合程度,促進病情恢復[4]。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兩組患者通過不同方式進行護理,其中,觀察組患兒采用密封式留置針護理后,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具有較高的滿意度,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患兒家屬對相關疾病的認識,最重要的是,在護理期間,觀察組并發癥發生人數明顯比對照組少。
總而言之,針對兒科臨床護理工作,借助密封式留置針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減少患兒紅腫等臨床并發癥的發生,此外,還能夠大大改善護理滿意度,進一步增強護理人員臨床護理技能,具備極高的應用價值,建議在今后的兒科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唐科文.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與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5,14(8):233-234.
[2]聞云.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4,19(33):180-181,184.
[3]蔣梅.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3(17):2330-2331.
[4]崔榮萍.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5(13):222-222.
作者:隋建杰 單位:吉林省磐石市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