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科見習教學中CBL教學法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心血管內科學是一門理論知識廣、疾病復雜多變、專業性很強的臨床學科。臨床示教著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傳統教學查房往往會出現理論和實踐脫節的情況,臨床見習是醫學生進入臨床的第一課,見習過程雖然很短暫,但如果發揮良好的作用,將會培養臨床興趣,樹立正確的臨床思維,可以為臨床實習打下很好的基礎,對于學生來說是至為重要的,但在實際情況下,臨床見習往往是學生僅僅走了個過場,走馬觀花,學習成效有限。將以病例為基礎的學習(CBL)模式引入學生心內科見習課中,使學生在見習中帶著問題學習,見習后回歸討論,通過查找資料,討論和學習獲得答案,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真正發揮了見習課的作用,做好理論與實踐教學的銜接,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CBL教學法;心血管內科學;理論實踐;臨床見習;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心血管疾病復雜多樣、種類繁多,知識體系系統性強,專業性及實踐性要求較高,如何較好地教會學生是對臨床帶教老師的一個考驗。而目前,我校還是延續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即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給學生灌輸知識,被動的學習,也就是所謂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學法[1]。有人稱這種教學方法為填鴨式教學,但是,當前社會,是個知識不斷更新、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現在,更加強調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及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隨之,一種新的教學方式(case-basedlearning,CBL)教學模式應用而生[2]。問題導向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創立于上世紀70年代,隨之,伴隨著強大的生命力在全世界范圍得到廣闊的發展,它更加注重知識傳播和學習的能力的結合[3],更加提倡提升學生相對獨立的思考能力,通過探索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PBL教學轉化為更適應醫學教育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CBL模式。其核心是“以問題為基礎,以病例為先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4]。臨床見習階段是醫學生初入臨床的第一階段,在既往的教學經歷中,這個學習過程,主要是帶教老師示范帶教,老師為主,學生為輔,很難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缺乏主動性,時間也較倉促,無法達到臨床與理論相結合,更無法形成病史采集、臨床診斷、規范化治療等過程的整體化觀念。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使臨床見習成為鞏固理論知識、為今后的臨床實踐打下很好的基礎呢?案例式教學(CBL)無疑成為我們一個很好的選擇[5]。我院心內科教研室嘗試在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的臨床見習教學應用“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的病例導向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臨床思維結構,樹立正確的專業觀念,探索總結教學經驗,為今后的相關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1CBL教學法在心內科見習教學中的實施方案
按照教學計劃,對于我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學三年級學生,在心內科臨床見習前后加入cbl教學。具體過程如下:1)在見習前,由帶教老師先劃出相關疾病范圍(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等常見、多發病),讓學生進行預習,當學生進入科室,在臨床學習中關注此類病例。2)學生進入臨床,觀摩教學老師與患者的疾病的交流,遇到困惑,可向帶教老師主動提問,確定疾病種類、臨床特點,臨床學習一周后歸納問題,組織討論。3)討論階段,將見習學生隨機分為幾組,在討論前先由一名學生發言,講述在臨床學習中記錄的病例資料,包括患者的主訴、現病史及帶教老師的體檢情況及診療過程,其他學生提出自己在臨床學習中所產生的想法及自己的診斷、治療計劃,并闡述原因。4)見習學習結束后,對學生的臨床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考核,通過填寫調查問卷表及對課程的看法,評估教學效果對教學方法細節進行改進。
2CBL教學法在心內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效果評估
設計調查問卷表,包括了多個方面的內容,征集了67名臨床醫學本科專業學生對教學方式的反饋意見,從不滿意到滿意分別為0~10分。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對CBL教學方式比較認同,特別是在有利于知識靈活運用、有利于全面掌握理論知識、提高了表達能力、以及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4個方面均在5分以上。在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并認為CBL值得推廣應運等方面,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在學生的意見反饋中,在對課程的看法中寫道,“感覺臨床見習收到了實際效果”,見習中觀察,見習后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為臨床學習打開了思路”。
3CBL在心內科臨床見習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3.1教師觀念的轉換
CBL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6],這對帶教老師提出了較高要求,要求善于引導學生發現、解決問題,老師的職能在于引導學生。帶教教師應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其分析問題、發散思維能力,提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融會貫通能力等[7]。調動學生主觀性并非不代表教師的放手不管。學生在進入見習時,所有的知識都是書本所學,臨床實踐是空白的。帶教教師作用在于掌控學生學習的各環節,及時修正錯誤,及時發現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形成學生良好的診療習慣,樹立正確的臨床思維。還有一點需要提出的是,帶教醫師由于本身的實踐操作經驗存在差異,在臨床診療中可能會存在一些與理論知識相左之處,這容易誤導學生,形成困擾。在集體討論過程中,也時常有學生提出來,這時帶課教師盡量保證臨床與教學相一致。
3.2學生對于學習理念的調整
傳統心血管內科學教學中的講授內容都包含著概念、理論、方法、操作要點等。如何將這些內容教給學生,以往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看臨床操作視頻、教師示教、學生反饋、分組練習、教師進行糾正模式,學生被動的接收缺乏主動性就會覺得乏味、空洞,進而學習的興趣會減弱[8]。而CBL恰恰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點,它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教學中引入病例,通過形象真實的病例、獲得第一手資料,引起學生對病例所延申的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探索的興趣,再通過搜集資料、集中討論、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靈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9]。這對學生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提出了考驗。
4CBL在教學中應用的前景
CBL教學,通過有計劃的學習,再輔以臨床病例觀察,最后討論系列學習,開辟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對教師和學生提出雙向要求,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師生互補,教學相輔”[10]。目前來說,CBL教學法是傳統教學方法的一個補充,尚不能完全取代。首先,CBL教學法對資源的使用,諸如信息收集、計算機使用、圖書館資料查閱等要求高,需要有足夠資源供學生使用[11]。其次,心血管內科涉及疾病眾多,知識點繁雜,編寫合適的病案,準確的反映疾病特點,有很大難度。再次,臨床醫學學制較短,臨床課程較多,學生課業負擔較重,CBL教學法耗時多,受課時數的限制,不能全面開展[12]。盡管在實踐中存在問題,但相較傳統教學法,CBL教學法是一個革新,在臨床見習教學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能使學生更廣泛和有效地接觸患者,探索疾病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升了教學質量[13]。但CBL教學法不能解決高等教育的所有問題,傳統教學法也有其優點[14]。將兩種教學法完美的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臨床知識,及早的成為合格的醫務工作者,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王瑩,郝偉.CBL聯合P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病案,2017,18(9):83-85.
[2]崔曉陽,李益,廖虎,等.PBL教學法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J].醫學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3]惠崗任,王珺楠,趙卓,等.P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4):756-758.
[4]林飛寧,黃麗華,熊尚全,等.PBL與CBL結合教學法在冠心病診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7,15(3):126-127.
[6]張俊蒙.P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6):33-34.
[7]張霞,吳敬醫.課前利用微信PBL教學對心血管超聲教學效果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9(31):21-23.
[8]陸媛,于德華,張斌,等.PBL教學模式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實踐應用[J].全科醫學教育研究,2014,17(16):1880-1883.
[9]張彥琦,易東,伍亞舟,等.基于PBL教學模式的醫學統計學理論教學案例設計[J].重慶醫學,2016,45(11):1574-1575.
[10]王禪,馬曉靜,焦慶仕,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問題及國際經驗啟示[J].中國醫院管理,2017,37(9):50-52.
[11]郝淑夢,倪中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心血管內科學教學方案探討[J].黑龍江醫學,2013,37(10):1020-1021.
[12]謝慶文,朱靜芬,袁婷婷,等.上海市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意向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34):4233-4235.
[13]鄧可武,史旭波.PBL教學法在心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7):745-746.
[14]許文涵,孫琪,吳亮君.模擬教學在醫學生教育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6,45(2):279-281.
作者:呂忠英 王娟 李紅建 單位: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高血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