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科護理教學中藍墨云班課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藍墨云班課在中職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河源市衛生學校2017級護理3、4班共122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在內科護理呼吸系統疾病護理章節教學過程中融入藍墨云班課App的使用,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章節教學結束后對兩組進行理論、操作考核和問卷調查。結果實驗組理論、技能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中職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藍墨云班課,效果好,值得推廣運用。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內科護理;教學應用
內科護理是我國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內科護士進行臨床護理工作的理論指導,同時在護士職業資格考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內科護理》教材內容包括呼吸、循環、消化、泌尿、血液等系統,種類繁多,涉及范圍廣,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要將如此豐富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如果在課堂中稍微不留神,那接下來的知識將難以消化理解,這種繁重的學習任務會逐漸消耗學生的學習激情。中職衛校學生知識基礎較差,理論學習熱情不高。內科護理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單一的授課方式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學生容易缺乏興趣,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影響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影響師生關系。
1藍墨云班課在中職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1.1對象
選取河源市衛生學校2017級護理3、4班共122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護理3班60人作為對照組,護理4班62人作為實驗組。比較兩班性別、年齡以及前期醫學基礎課如健康評估、正常人體學基礎等學習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采用同一版本的《內科護理》教材,由同一專業教師授課,選取“呼吸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這一章節作為授課內容,使用同樣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PPT、微課等進行教學,教學內容、教學進度一致。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結合教材、PPT、微課等,采用講授法進行授課,在課堂中通過點名提問等方式來調節氣氛,課后布置紙質版作業。
1.2.2實驗組授課過程中融入藍墨云班課的使用。課前教師創建班課,學生通過班課邀請碼加入班課,教師將微課視頻、圖片、課件等上傳至班課中,供學生下載學習。教師在藍墨云班課創建答疑討論區,隨時隨地解答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課堂中發起舉手、搶答、選人等活動以調節課堂氣氛。課后通過藍墨云班課的作業/小組任務或測試來提交作業。
1.2.3考核評價章節教學結束后,馬上對兩組學生的“呼吸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理論知識采用同一試卷進行考核;選取呼吸功能鍛煉、拍背等技能操作采用統一的評分標準進行技能考核;以問卷調查形式對兩組教學進行滿意度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22份,回收有效問卷12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最后,對兩組成績和教學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
1.2.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學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見表1)
表1顯示,實驗組及格率為87.10%,對照組及格率為63.33%,實驗組及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比較(見表2)
2.3問卷調查結果(見表3)
表3顯示,實驗組教學滿意度達92.1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98%(P<0.05)。
3討論
3.1有效解決校內內科實訓場地不足的問題
由于場地原因,本校配備的內科護理實訓場地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需求。內科護理實訓操作如拍背、體位引流、呼吸功能鍛煉等,教師在課堂上示范后,在保障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學生可在宿舍完成練習。因此,教師可錄制視頻、拍攝圖片,并通過藍墨云班課上傳資源,學生可隨時隨地觀看,掌握操作要點、規范自身操作,并且在宿舍完成后通過錄制視頻、拍攝圖片的方式提交作業,以便教師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方式有效解決了校內實訓場地不足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教師課后無法現場指導實訓的問題。
3.2增加師生互動交流,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
內科護理傳統授課方式主要以講授法為主,并且理論性極強,課堂學習氛圍往往較差,學生對單一的授課方式會逐漸產生疲勞感,學習熱情也逐漸減弱。在課堂中,借助藍墨云班課,通過舉手、搶答、選人等方式,可有效調節課堂氣氛,緩解沉悶的課堂教學。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如果教師無法講授全部的知識,抑或學生無法消化理解的內容,教師在課后可頭腦風暴、答疑/討論等活動,隨時隨地解答學生的問題。教師及時、準確的解答可大大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
3.3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內科護理課程標準中強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臨床護理問題。藍墨云班課可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內科護理,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可隨時查看自己的成績,以了解知識的盲區,以便完全地掌握知識點。同時,教師在其他網站查閱到的一些與護理/醫學有關的有趣視頻、音頻、文章等,也可以在班課中,通過設置經驗值,引導學生查閱、觀看,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亦可提高學生的學習內科護理的興趣。
3.4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為更好地帶動學生參與到移動平臺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研究藍墨云班課的功能,還需要注意分析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力差異、知識儲備差異等,依據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每一次教學互動。教師在資料準備方面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增加了教師的備課難度,提升了教師的教研能力,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綜上所述,在中職內科護理教學中融入藍墨云班課的使用,有利于提升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有利于提高內科護理教學質量,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值得推廣使用。
作者:張惠群 單位:河源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