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科門診輸液的效果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取責任制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1.1強化穿刺技術平本院根據門診患者的具體情況,每年制訂相應的年度培訓計劃,針對一些新入本科的護理人員,通過傳、幫、帶模式對其進行穿刺技術培訓。例如,小兒頭皮針由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來操作或者帶教,盡量一針見血,以此減輕患兒的痛苦。需要注意的是,對手背進行靜脈穿刺時,應選擇神經分布較少的掌背第二、三靜脈,由于此處血管穩固、粗大且神經痛閾較高,便于緩解穿刺時所帶來的疼痛感。在對患者進行穿刺前均嚴格進行噴手消毒,且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守各項消毒制度與規定。
1.1.2嚴密巡視主管護理人員應隨時到輸液室進行巡視,認真聽取患者的主訴,觀察輸液部位是否出現液體不滴、腫脹、針頭脫落、針頭移位、疼痛等情況。同時,密切觀察輸液時有無不良反應出現(常見的有胃腸道反應及皮疹等),若發現不良反應,應立即采取處理措施并報告醫師。針對年齡過小者,應認真觀察其精神狀態及面部表現,以此判斷是否出現不適情況。護理人員在巡視時,多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盡量完善患者的生活護理質量。
1.1.3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通過耐心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并通過發放宣教手冊、教育刊物等方式,加強患者對用藥治療、保健事項的認知程度,使其了解輸液治療時有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護理人員還應做好對頭孢菌素、青霉素類藥品的管理工作,掌握好輸液治療速度,做到現用現配,按照患者的治療藥理作用及病情需求對輸液滴速進行調節,并囑患者不可自行調節滴速。輸液完成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有效按壓針頭的時間、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休息15min后方可離開輸液室。
1.2觀察方法
①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在兩組患者輸液治療完成后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輸液室環境、護理人員技術水平、護理人員服務態度。每題分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3個選項。滿意度=(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②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2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29%,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2.2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的比較研究組在疾病預防知識、輸液常識及藥物治療知識方面的認識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本院內科門診采取責任護理模式后,受到了患者的廣泛關注,且該模式對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及專業技術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由于責任制護理采取“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不僅對于疾病治療有較好的護理效果,同時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均有明顯影響,使其保持健康愉悅的心情,并積極地配合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2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29%(P<0.05),且研究組在疾病預防知識、輸液常識及藥物治療知識的掌握程度方面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相較于常規護理,責任制護理具有更高的護理滿意度,且患者對疾病及健康知識的認知率也明顯提升,這有助于預防疾病的再次復發。
采取責任制護理模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主要體現為護理責任心及專業技術的提高。常規護理中,護理人員與患者缺乏交流與溝通,而在患者輸液時出現了不適癥狀也以為是正常情況,使得醫療糾紛事件頻繁發生。責任制護理通過加強輸液室環境、穿刺水平、嚴密巡視輸液狀態,適時給予患者健康教育等方法,有效保障了患者的治療質量,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同時也促進了護理人員對專業技能的掌握,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作者:白妙琴單位:鄭州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