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的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重視突出專業與課程特色
在中醫學科體系中占有的重要的位置,是中醫、中西醫、針推等各專業的必修課。但如何體現課程特點,優化課程體系,是教學團隊必須進行深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中醫內科學主要介紹中醫常見內科病證的基本知識及辨證論治規律。合理安排總論及各論兩大部分內容,按照教學目的要求,全面和系統的掌握中醫內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中醫內科學教學又分為課堂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兩個階段,系統理論學習包括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課堂理論授課、自學、輔導答疑、課堂討論等,通過學習全面系統掌握中醫內科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特別是對中醫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處方用藥等理論要求達到掌握熟悉程度,并了解部分疑難危重病癥的治法,為今后的臨床見習、實習打好基礎。在理論講授時突出要領,密切聯系臨床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實習中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2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措施
中醫內科學團隊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思路,對教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實踐環節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改革。在課程建設方面,我們充分利用和不斷完善現有教學條件,努力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在中醫人才培養、學科學術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在教學內容上通過教師結合臨床經驗,進行課程整合,優化和充實教學內容,強調理論聯系臨床,注重培養學生中醫臨床辨證論治基本能力。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如結合教學內容和臨床實際、運用PBL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等雙向式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興趣,特別是培養學生的中醫臨床思維方式,得到了學生的好評。同時有機結合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來闡發內科病證的病因病機及辨證論治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輕松學習,牢固記憶,收到較好教學效果。授課時著重臨床實用性,在繼承傳統精髓基礎上擇優吸收現代研究成果,通過教學使學生系統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同時注意素質教育、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對有興趣科研的學生積極鼓勵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積極探索新的教學評價方式,采取分時分段的考核,并將學習態度與行為表現相結合,得到學生的認可。近幾年來,通過不斷地創新與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在中醫人才培養、學科學術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并獲得自治區、學校的多項教學改革項目及獎勵。
3強調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堅持教學促進科研,科研提升教學的指導思想,中醫內科學教師團隊將新知識、新成果不斷轉化到課堂與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學科前沿動態,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近年通過多項科研課題、教改課題的深入研究,摸索規律,探求實效,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改革和優化,改進教學方法,突出中醫藥教學的特點,準確把握中醫學科的本質特點。團隊帶頭人及成員堅持為本科生授課,促進科研與教學結合。保證多位教授長期堅持在教學第一線,言傳身教,將他們的科學精神、思想作風、素養不斷內化為教育及教學思想、教學水平,將創新精神、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態度,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實現科研教學雙贏的局面,改變以往本科學生不接觸科研的情況,積極鼓勵愿意參加教師科研的本科學生,在實驗過程使他們逐步了解學習科研的意義方法,體會科研過程的嚴謹與艱辛,同時讓學生了解傳統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在研究方法與實踐思維上的區別,掌握科研的精神,啟蒙他們的科研思想,提高學習熱情。
4擴展實踐性教學資源及網絡教學
積極利用臨床教學模擬實驗,通過實訓基地的建立既提高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彌補了臨床實踐教學醫院的缺陷與不足。近年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實訓設備不斷完善,教師、教輔人員積極努力,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和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積極發揮中醫臨床模擬中心作為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作用,不斷完善中醫內科、中醫診斷學、針灸學等課程中有關中醫證候、脈象,舌象觀察,針灸穴位模擬訓練等的實訓項目內容,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提高起到積極作用。以自治區級中醫內科學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完善提高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質量,通過課件的研制使全體教師在整體學術水平和教學業務能力上得到較大提高,而且通過網絡增強了校際間的交流,提升了教學團隊的影響力。力爭在近年內通過網絡建設,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建立完善中醫內科網絡教學系統,擴大資源信息量,能夠開展與學生在網上互動與交流,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通過不斷認識實踐,我們深切體會到教學團隊建設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只有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不斷調整建設內容,才能建立起高素質,符合學科專業建設發展需要,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才能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培養出合格的中醫臨床科技創新人才,并力爭成為在自治區范圍內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優秀中醫教學團隊。
作者:董秋梅 麻春杰張亞軍康永牛仁秀單位:內蒙古醫學院中醫學院中醫內科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