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資源配置調研康復醫療研究論文范文

資源配置調研康復醫療研究論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資源配置調研康復醫療研究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資源配置調研康復醫療研究論文

1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收回資料進行篩選及統計分析。對醫療機構及康復醫學科設置等進行描述性統計;對有序分類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對無序分類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比較各級醫院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執業資質結構等。

2結果

2.1新疆醫療機構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中220家機構均完成了《新疆康復醫療資源調查表》,其中216家為醫療機構,4家為醫學高等院校。調查顯示216家醫療機構中:①經營性質:非盈利性公立醫療機構215家,非盈利性民營醫療機構1家;②隸屬關系:衛生系統201家、兵團系統10家、部隊系統3家、民政系統2家;③醫院類別:綜合醫院149家,中醫醫院61家(中醫院23家、中西醫結合醫院1家、民族醫院37家),專科醫院6家;④醫院分級:三級醫院34家(綜合醫院26家、中醫醫院5家、專科醫院3家),二級醫院182家(綜合醫院123家、中醫醫院56家、專科醫院3家)(注:182家二級醫院中,其中有4家為未定級醫療機構,按現行政策歸入到二級醫院)。調查結果顯示220家機構中含有康復醫學內涵的機構有68家,其中64家為醫療機構,4家為設有康復相關專業的醫學高等院校。調查顯示64家醫療機構中:①經營性質:非盈利性公立醫療機構63家、非盈利性民營醫療機構1家;②隸屬關系:衛生系統49家、兵團系統10家、部隊系統3家、民政系統2家;③醫院類別:綜合醫院54家,中醫醫院7家(中醫院5家、民族醫院2家),專科醫院3家;④醫院分級:三級醫院21家(綜合醫院19家、中醫院2家),二級醫院43家(綜合醫院35家、中醫醫院5家、專科醫院3家);⑤4家醫學高等院校中:3所為三年制大專康復專業,其中1所目前已取消;1所為四年制本科中醫康復專業。調研中64家醫療機構科室注冊名稱分析:①單獨以“康復醫學科”注冊35家,占總數54.69%(35/64)。其中三級醫院16家,二級醫院19家(包括專科醫院2家);②以其他名稱注冊29家,占總數45.31%(29/64)。其中:中醫康復科7家,康復理療科6家,理療科3家(內設運動、作業療法室),兒科康復室3家(其中2個為掛靠兒科),疼痛康復科2家,針推/針灸康復科2家,中醫康復理療科1家,中醫理療科1家,針灸理療科2家,精神康復治療中心1家,掛靠神經科1家(康復治療室)。

2.2新疆醫療機構康復病區床位設置及康復專業人員情況

216家醫療機構中:編制床位共77089張,其中三級醫院30830張、二級醫院44532張、專科醫院1727張。設有康復內涵的64家醫療機構中:編制床位數共40370張,其中46家醫療機構設置康復編制床位共計1287張,其中三級醫院19家,康復床位數700張,占三級醫院編制床位數的2.97%;二級醫院25家,康復床位數477張,占二級醫院編制床位數的2.98%;專科醫院2家,康復床位數110張,占專科醫院編制床位數的13.46%。見表1。64家醫療機構中:共計康復醫師436人,其中三級醫院214人,占49.08%;二級醫院198人,占45.41%,專科醫院24人,占5.51%。康復治療師352人,其中三級醫院188人,占53.41%;二級醫院147人,占41.76%,專科醫院17人,占4.83%。康復護士412人,其中三級醫院208人,占50.49%,二級醫院184人,占44.66%,專科醫院20人,占4.85%。床位/醫師/治療師/護士比:三級醫院1∶0.31∶0.27∶0.30;二級醫院1∶0.42∶0.31∶0.39。見表2。

2.3新疆康復醫師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64家醫療機構中康復醫師共436人。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康復醫師在職稱結構中無明顯差異(Z=-0.294,P>0.05)。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康復醫師在學歷結構中差異存在顯著性(Z=-6.545,P<0.01)。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康復醫師在執業資質結構中差異存在顯著性(χ2=37.962,P<0.01)。見表3。

2.4新疆康復治療師基本情況

64家醫療機構中康復治療師共352人。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康復治療師在職稱結構中差異存在顯著性(Z=-2.654,P<0.01)。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康復治療師在學歷結構中差異存在顯著性(Z=-3.621,P<0.01)。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康復治療師在執業資質結構中差異存在顯著性(χ2=8.380,P<0.01)。見表4。

2.5新疆康復護士基本情況

64家醫療機構中康復護士共412人。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康復護士在職稱結構中差異存在顯著性(Z=-2.003,P<0.05)。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康復護士在學歷結構中差異存在顯著性(Z=-5.953,P<0.01)。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康復護士在執業資質結構中顯著性存在顯著性差異(χ2=20.535,P<0.01)。

3討論

3.1康復醫療現狀不能滿足剛性需求

3.1.1新疆康復醫療機構基本情況:2011年4月衛生部制出臺了《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衛醫政發〔2011〕31號),要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應當獨立設置科室開展康復醫療服務,科室名稱統一為康復醫學科”[3]。本次對新疆地、州、縣各級醫療機構康復醫療調查結果顯示:有康復內涵的醫療機構64家中獨立以“康復醫學科”注冊的醫療機構只有35家,占54.69%,其中符合衛生部規范的僅有23家。余各醫療機構的科室名稱多不統一,以“中醫康復科”、“康復理療科”居多,也有些其實就是中醫針灸推拿科。在以“康復醫學科”注冊的35家醫療機構中首府烏魯木齊就占14家(三級醫院10家,二級醫院2家,專科醫院2家),占40%。新疆優勢康復資源集中在首府,與區域經濟、衛生情況相匹配。2011年5月衛生部制定的《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基本標準(試行)》(衛醫政發〔2011〕31號)(下簡稱標準)要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獨立設置病區,應為醫院總床位數的2%—5%,但不得少于10張床”[3]。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在46家獨立設置康復醫學科病區的醫院中,康復編制床位占總床位的比例合適(3.19%),但相對于新疆二級以上的醫院的77089萬張床位,它的比例就跌至1.7%,實際數字還遠低于此。

3.1.2新疆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基本情況:部頒標準要求康復科“每床至少配備0.25名醫師、0.5名康復治療師”。本研究調查顯示三級醫院的康復專業人員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執業資質結構均明顯優于二級醫院。但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康復醫師職稱整體情況相比差異無顯著性,考慮與新疆整體康復醫療起步較晚有關。三級醫院康復醫師晉升較為規范,而二級醫院康復醫師多由中醫醫師轉崗而來,既往已獲得相關職稱,因此,不能真實反映康復人才儲備情況。調查顯示從事康復醫學的醫師持有康復執業醫師資格證的只占13.07%,其余主要以中醫、內科等執業醫師資格證為主,也從另一層面上反映了疆內康復醫學的發展歷史較短,康復人才的專業性不強。新疆目前的床位/治療師比明顯不能滿足要求。具有資質的康復治療師有199人,多為中醫資質,13位具有高級職稱的康復治療師走技師職稱的僅3人。康復治療師群體從人員數量到質量都很薄弱。康復護理是患者整個康復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正確而有效的康復護理對早期介入,改善病情,減少患者的相關并發癥尤為重要。康復護士中同樣存在數量及質量的問題。多數護士工作僅限于基礎護理,接受過康復專業護理培訓的更是鳳毛麟角,如何提高護士在基礎護理基礎上的康復專業護理內涵是一個切入點。參照歐美標準,康復醫師/治療師比例為1/5—1/10,康復護士/治療師比例為3/5,治療師占人口比例為5/1萬人口[3]。考慮到我國2萬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需求,有研究表明[4],我國目前亟需康復技術人員約30余萬人,其中PT18萬人,OT9萬人,ST115萬人,PO315萬人。但目前全國從事康復工作的專業人員還不到2萬人[5]。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新疆常住人口為2181萬,本研究調查顯示新疆康復醫師共436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9.99/100萬;康復治療師共352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6.14/100萬;康復護士共412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8.89/100萬;因本調查未涉及全疆內社區醫院數量,故無法按照衛生部制定的《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基本標準》測算新疆康復人才的缺口,但結合以上數據可初步預測新疆康復專業人才缺口巨大,不僅與歐美存在差距,與國內發達城市,譬如上海,也存在差距[3]。

3.1.3康復醫療服務能力不高:新疆的康復機構和人員遠達不到衛生部制定的《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的具體要求。調查顯示能夠全面發展康復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及吞咽治療、認知治療、傳統中醫治療的醫療機構少之又少。康復專業和臨床醫務人員不具備早期康復的意識,康復醫師多由其他臨床科室轉崗而來,缺乏系統訓練。或很多醫院康復的實質是理療、中醫按摩等,或康復基礎設備簡陋,不具備康復醫療的基礎條件及服務能力,診治的多為頸肩腰退行性病變或后遺癥者,致使許多患者恢復期轉入后功能狀態不再進步,甚至退步。同時醫療機構臨床能力不足的問題普遍存在:一些醫院康復醫學科不能有效處理早期重癥患者,患者滯留在臨床科室,無法和康復醫學科進行有效對接,早期介入受到制約;或者二級醫院不能有效處理患者伴隨的臨床問題,包括癲癇、感染、心血管問題等。

3.1.4康復醫療服務體系不完善:優勢資源集中于首府,各地州的康復醫療資源較為薄弱且康復質量不高,服務能力差,甚至大部分醫療機構康復醫學科為零基礎,致使患者大量滯留于有能力的三級醫院找不到出口;不同層級的康復醫療機構在自身提供服務有限的情況下,層級之間缺乏患者流動、上下轉診的機制與渠道。醫療資源的集中必然引起患者的集中,這種雙重集中的現象增加了患者就醫的成本,同時也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負擔及醫院的管理成本。由此導致建立和完善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存在困難。

3.2部門協調任務較重

2010年元月五部委已聯合出臺將9項基本康復醫療服務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政策,但在新疆雖經多方努力,政策至今仍未落實。烏魯木齊市醫保出文要求患者的康復醫療限定在醫療費用的15%以內。顯然沒有考慮到殘障患者回歸家庭及社會,以及社會發展對現代醫學治病-保命-提高生存質量醫療服務模式的需求。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醫療技術進步及重大災害發生,國家對康復醫療的重視日益提高,康復醫療技術迅速發展,但現有康復醫療收費項目卻停留在十年前,不能與康復醫療技術的發展相匹配及滿足患者需求。這些都成為嚴重制約康復醫療服務利用的主要因素。總之、康復醫療涉及衛生、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殘聯及教育等部門,協調任務較重。

3.3思考和建議

我國的康復事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不論是在機構建設上還是在醫學技術上均取得了較大的成績,逐步建立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模式,但目前仍處于發展中階段。為此,衛生部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2012年衛生部印發《“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指導意見》,提出我國將初步建立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經兩年的試點,新疆同全國一樣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康復醫療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認知度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初步構建了局域性層級流動模式。康復醫療和臨床的有效銜接初步得以展開。康復內涵和素質得以不斷提高,康復機構增多、人員增長,經不完全統計,康復醫療體系試點前后,新疆康復醫療機構增長18.5%;人員增長17.8%。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是整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各級各類的康復機構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為更多的病殘、殘障人士提供康復服務是我們在研究我國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6]。目前的突出問題是康復醫療服務提供能力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康復醫療服務需求。主要表現在科室建制、設施配置、人員配備、機制建設、專業人員培訓、技術規范與普及等方面均亟需規范與提高,康復醫療服務體系不完善,患者在不同層級、不同功能的醫療機構之間“流動”不暢通等[7]。這些問題不僅在新疆而且在全國都廣泛存在,且存在著區域之間的不均衡。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全國一盤棋,統籌規劃康復醫學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新疆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3.1加強對醫療機構康復醫學科建設管理:整合康復醫療資源,全面落實衛生部《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統一標準,提升醫院管理執行力,加強對康復醫學科的建設和管理,建立三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二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專科醫院→社區/鄉基層醫療機構層次明確的體系。醫療機構依據不同的社會責任充當不同的角色:三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為急性期及疑難重癥患者提供早期康復醫療服務,實施與相關臨床科室的無縫對接;二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專科醫院為疾病穩定期患者提供專業、綜合的康復治療,并具備其他疾病的一般診療、處置能力和急診急救能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為疾病恢復期患者及社區居民提供基本康復服務,逐步將居民康復醫療服務信息與現有的居民健康檔案相結合[7]。依托區域性質量控制中心加強監督力度,針對相關醫療機構對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強、管理效能低下、康復醫學內涵缺乏、康復服務能力不足等現狀進行持續性監管及促進整改;規范康復醫療服務,加強對二級以上康復醫學的規劃和管理,逐步提高康復醫療服務水平,促進實現康復醫學的前移及各層級醫療機構之間的雙向轉診。新疆首府與各地州縣級之間交通不便,如何實現康復醫療各層級醫療機構間的雙向轉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體系試點以來,通過以點帶面,層層深入的形式,同時結合《綜合醫院等級評審》,依據標準,通過對疆內部分三級、二級綜合醫院康復科的學科定位、業務布局、工作流程、診療規范等進行嚴格評審,規范了醫務人員的執業范圍及行為,提高了服務能力,促使了康復醫學科建設向規范化、科學化方向邁進。

3.3.2加大康復人才培養力度:進行康復專業規范化崗位培訓:應找到切入點,從“數量、質量、業務能力”等方面著手加強人才的培養,向康復醫學的整體發展不斷注入源動力。①應從國家宏觀層面及兼顧區域性情況,制訂培訓計劃,進行重點培訓及針對性培訓。統一考核,考核合格者給予相應資格的認證。②三個層級的醫療機構對各自的培養人才目標明確,三級負責二級、二級負責社區/鄉鎮,形成鏈式結構,定期對所負責的醫療機構康復專業人員進行培訓指導。③充分利用遠程網絡平臺,特別是針對偏遠地區,加強遠程會診及在線培訓指導等,充分發揮輻射作用。注重高層次康復人才隊伍的建設:高層次康復人才隊伍是康復醫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應充分利用衛計委多點執業的政策,開放醫療市場,引進人才,啟動競爭機制,使人員流動起來。傾斜政策,鼓勵在崗人員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方式進一步深造,進行國內外學術交流,掌握康復醫學發展的前沿,提高創新能力。加強進修、培訓,促進學歷、職稱提升。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及專科醫師相結合:住院醫師工作在臨床第一線,處在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階段。康復專科醫師的培訓除掌握一般住院醫師的技能外,更應注重康復專業相關能力的培訓,提高自身素質。美國的康復住院醫師必須掌握電診斷技術(肌電圖)、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注射方法(如關節腔內注射、神經阻滯注射)、超聲對骨骼肌肉疾病的診斷技術、超聲引導下的注射技術、肉毒毒素注射、巴氯芬泵的管理和硬膜外注射技術等[8]。國內目前也已著手啟動康復專科醫師培訓。大力推動康復治療師上崗培訓:康復治療師是康復醫療得以實施的關鍵人物,提高康復治療師人員的數量、專業技能及服務質量是我國目前的緊迫任務。我國較歐美國家存在差距,許多醫療機構的康復治療師未受過相關專業培訓。衛生部已在2012年底啟動了全國康復治療師培訓計劃,通過制度和行政干預,提高及規范康復治療師的理論及技術水平,進行治療師認證已勢在必行。隨著康復醫療的進步和亞專業的分化,細化到PT師、OT師、ST師等的培訓和培養將是21世紀康復專業技術進步的保障。發展康復醫學教育:康復人才是康復發展的根本保障。新疆調研的結果顯示醫學院校康復醫療起步晚,康復師資嚴重不足,教學力量薄弱、水平低下,項目不全,遠不能滿足局域康復醫療需求,這種情況在所有欠發達地區非常普遍。建議對外加強全國康復教育研討及對口扶持,邀請高級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相長;對內進行教育資源共享及聯合,改善康復教育局面,為康復醫學發展儲備生力軍。

3.3.3開展康復醫學科教研:科研是驅動學術發展的杠桿,結合國內外康復發展動態,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實時開展新技術、新業務,進行康復醫學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及高科技康復治療的開發對推動我國康復醫療向更一個臺階邁進有著實際的意義。

3.3.4繼續推進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康復醫療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從一個層面探索了患者分層級分階段醫療的轉診模式,促使患者在層級中流動起來,以緩解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沒有患者的現狀;從而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并早期從源頭上防治功能障礙,為醫療體系改革提供新思路。但從調研情況來看,康復醫療體系建設目前還是只是一個宏觀的政策型框架,各層級醫療機構間患者轉診尚需探索配套的經濟支持政策確保其可持續性。另外,如何提高公眾對康復醫療重要性的認知;如何解決醫療機構對康復的定位及認知;如何完成對康復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解決康復資源不均,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同步推進;如何有效進行機構間轉診的管理及隨訪信息統計等都需深入解決。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的支持、需增大財政投入。

3.3.5加強宣傳力度:因歷史原因,醫務人員普遍存在對康復醫學的認識模糊,對康復醫學的概念、內涵、服務對象與范圍、康復的目標等不甚清楚,對早期康復介入重要性認識不足,患者對康復醫療的知曉率低。因此,借助多方合力普及康復醫學知識、加強宣傳尤其重要。可通過衛生行政部門的規范、指南及政策在醫療機構的解讀、宣傳與強化;加強與殘聯、民政部門的協作,利用大型公益活動,提高對康復醫學的知曉程度;結合本地情況,通過宣傳片、宣傳冊、影視媒體、報紙、義診、下鄉醫療指導等多種方式普及提高疆內全民的康復意識。

3.3.6爭取配套政策的支持:促使康復治療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與社會層面的認識相一致,作為制定政策保障患者醫療權益的社保部門缺乏對康復醫療的認識,對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接受康復醫療產生影響,致使很多重癥患者滯留在重癥監護室,靠眾多藥物累加治療,不僅增加了患者就醫時間,而且增加了醫療費用及致殘率。康復治療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長期的康復治療費用就顯得較為昂貴,致使大多數患者不能進行及時、連續、有效的康復治療,從而影響康復的最終結局。另外,由于康復醫療體系的不健全,導致急性期、恢復期甚至后遺癥期的患者均集中于三級綜合醫院,形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醫療保險支付系統多次支付患者未實現任何功能改善的住院治療費用,卻不愿通過為患者報銷輔助器具,使其功能得到大幅度改善[8]。相關人員曾建議將康復治療盡快納入單病種管理,但由于康復醫療的對象是多種危險因素并存、多臟器病變累加,因此,單病種管理在康復醫學實施起來并不順利。雖然目前衛生行政部門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但是,正視醫學模式的轉變,重視患者的功能改善,爭取通過科學的醫療保險支付系統,對患者的就醫選擇形成良好的導向作用,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應該需要政府層面協調,以及衛生、殘聯、民政、社保部門在政策層面一致性及有效溝通。促使新的康復醫療收費標準出臺。康復醫療中康復醫師運用依據神經、骨關節解剖、臨床醫學、運動醫學及神經發育技術為患者進行醫療功能評估,根據功能不良及障礙程度,將康復治療分解給每個治療師,由治療師“一對一”地為患者實施。康復治療師勞動強度大,但康復治療收費項目不全,收費低,致使勞動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勞動價值得不到體現,影響了康復治療師群體的積極性。總之,康復醫療發展中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在康復事業發展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在“防、治、康全面發展”的國策指引下,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康復事業會走上更科學、更有循證理念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謝榮巴玉蘭丁蕾楊海峰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醫政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网站|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做暧暧免费小视频| 五月婷婷伊人网|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yin56xyz| 黄色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中文字幕第35页|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99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一二区视频| 直接进入免费看黄的网站|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好男人官网资源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欧美va天堂在线影院| 亚洲第一综合色|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 午夜激情视频在线|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我想看一级毛片|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在线天堂bt种子| www四虎影院| 小时代1免费观看完整版|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巨大黑人精品videos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