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解剖學中PBL教學法應用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PBL教學法在臨床專業局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64名臨床專業學生作為研究的對象,隨機分組,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的教學方法是pbl教學法。對照班采用教學方法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學內容完成后,比較兩組理論考試分數,及開展課后的問卷調查。結果:實驗組的考試成績(82.1±4.39)高于對照組(79.9±3.49),統計學差異有意義(P<0.05)。實驗組的學生在查閱文獻數量、學習主動性、言語表達能力、與臨床實踐結合、團隊精神等上面均高于對照組。結論:PBL教學法在臨床專業局部解剖學教學工作中效果突出,可明顯提高臨床學生對局部解剖學的掌握程度,且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及主動學習的能力,利于師生共同進步。
[關鍵詞]臨床專業;局部解剖學;PBL
局部解剖學是在系統解剖學的基礎上,由淺入深研究人體各器官的形態、位置、毗鄰、血管神經分布的科學[1]。它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對臨床專業學生動手思維能力的構建具有重要的實用意義。但是該學科所學的專業知識相對復雜難懂些,要記憶的神經位置、功能相對枯燥些,學生學習起來壓力會加大許多,使學生產生了厭煩心理,久而久之學習興趣喪失,學習成績必然下降,理論基礎沒打好,必然會影響以后臨床工作。所以,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了厭倦心理,它已經不滿足當代高校醫學院校的教學需求,所以提高對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及臨床邏輯思維的建立已迫在眉睫。最近研究報導,以問題為切入口的學習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即PBL教學法,在國外各所醫學高校教學中已小有成績[2]。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以學生主動性為依托,讓學生敢于、樂于、享受于學習的過程和所得的結果。PBL教學法可大大提高臨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臨床學生的醫學思維及動手能力,對醫學生的臨床實踐打下堅實的實驗基礎,對其醫學生的臨床工作影響深遠。基于以上的發現,本研究以本校臨床專業醫學生為研究對象,來探討PBL教學法在臨床專業局部解剖學中的應用效果。
1研究方法
1.1對照組
2016級臨床學生(32人)。對照組授課方式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法,最后進行期末理論測驗。兩組學生所用的學時數量、教材、期末試卷均一致。
1.2實驗組
2016級臨床學生(32人),而實驗組授課方式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切入口,以學生為主體。操作如下:(1)課前:提出問題——PBL教學法的重要環節。可以是典型的臨床案例,也可以是當代前沿的科學研究,老師提前一個星期或者10天告訴學生,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準備,去研究。這一個調動的過程。比如:典型的肝硬化的病例,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什么患者腹部膨隆?肝的部位在哪里?分幾個區?怎么觸診?問題也要深入式,由易到難。可以把學生平均分為4組,每組選出負責人,負責本小組的學習、討論、匯報等。學生在這7天或者10天里,自己去查閱資料、文獻等,匯總學到的知識,準備發言報告。(2)課中:匯報查閱結果。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各組派出一名代表以PPT等的形式匯報學習內容、討論的結果以及他們的依據,如有不足組員可做補充,具體匯報時間限定為課程時間的三分之二。(3)課中教師點評及總結。教師對學生匯報的內容進行點評和總結,把教學大綱的內容進行補充或者強調,對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對學生提出的難題進行解答。
1.3評價
通過對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及自設的問卷調查表的數據進行統計,來比較兩組的教學效果。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
2結果
圖1表明了運用PBL教學法授課的學生成績即實驗組(82.1±4.39)高于運用傳統授課的學生成績即對照組(79.9±3.49),統計學差異有意義(P<0.05)。表1表明了實驗組的學生在查閱文獻數量、學習主動性、言語表達能力、與臨床實踐結合、團隊精神等上面均高于對照組。
3討論
局部解剖學是學習臨床醫學,尤其是外科學等手術學科以及影像診斷學科的基石[3]。PBL教學法改變了以往傳統的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把知識一股腦硬塞給學生的教學方式,而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如在臨床醫學專業中,以病例為線,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前預習,查閱文獻,團隊協作,匯報,最后老師總結。有研究表明,受過PBL教學訓練的學生在臨床診斷方面的能力明顯高于接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學生[4]。在局部解剖學這門課程中,運用PBL教學法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更具有整體邏輯性,能更很好與臨床實踐將結合。對授課老師來說也是提升自己的過程,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才能為我國的醫療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明杰.淺談局部解剖學學習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1):194.
[2]劉品端,王越,路燕燕.PBL教學模式在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1):9-11.
[3]李建忠,吳海平,李明,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部解剖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9(02):203-204.
[4]王峰,吳耀生,凌敏,等.基礎醫學中PBL教學法的要求[J].教育觀察,2017,6(19):100-101.
作者:于璐溪 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