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基礎醫學實驗大賽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基礎醫學實驗技能”課程體系的建設,是遼寧中醫藥大學教學實驗中心結合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要求,為高等院校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開設的一門重要實踐教學課程.每學期學校一年級新生近千人次都會完成40個學時的實踐教學內容,為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鞏固和考察學習效果,每年在課程結束后的下一學期,都會如期開展基礎醫學實驗技能大賽.大賽實施已近6年,從簡單的小組固定項目競賽到綜合設計性項目的探索,及多學科交叉內容的創新,大賽的內容變得豐富而且更有內涵,學生參與的人數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本文將對2012年以來歷屆大賽活動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詳細闡述,以饗讀者.
1參賽對象
從2012年開始,學校教學實驗中心面向一年級大學生開展了“基礎醫學基本技能大賽”的能力拓展競賽.報名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限最多4名成員參與.
2實施方案
2.1賽前選手的培訓
大賽時間確定后,學校教學實驗中心的生物技術實驗室、形態實驗室、免疫微生物實驗室、機能實驗室都會面向參賽選手開放,開放時間安排在周三下午1:00~4:00,周六上午9:00~11:00.在各實驗室開放期間,都會有基本技能實驗課授課教師在現場給予答疑解惑,實驗耗材由教學實驗中心提供,使用者需要做好儀器使用記錄及耗材登記.
2.2大賽內容的設計
2.2.1大賽內容比賽內容以上一學期技能實驗課程內容為基礎,主要包括:手術器械的臨床應用;血細胞計數;無菌滅菌操作;鏡檢樣本的制備與染色;離心機、分光光度計、移液器的規范使用;生物信號采集系統的使用;顯微鏡的使用及中藥如何有效煎煮等等.在基礎內容上大賽組委會為更好地考察學生對實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會將幾個實驗項目整合在一起設計出一個題目,讓學生自行判斷可以運用的實驗方法和儀器,譬如:對梯度稀釋羊血紅細胞的細胞計數,考察了學生如何運用移液器對血細胞進行等比梯度稀釋,對稀釋后的血細胞如何展開顯微計數等幾個方面的實驗內容;又比如,小鼠肝細胞的鏡檢項目對手術器械、離心機、顯微鏡等儀器和器械的規范應用進行了考察.每年比賽組委會的教師在總結學生的成績后,還會不斷調整新一學期基本技能課程的授課內容,并同步調整實驗技能大賽的綜合設計類項目模塊.在形式上求新求變,考核內容上注重臨床應用能力培養,比賽更好地促進學生基礎醫學實驗技能的掌握與規范應用.
2.2.2大賽流程技能大賽共分為初賽和決賽兩部分.初賽內容以技能實驗課基礎實驗項目為考核重點,每學期會根據場地和報名人數有簡單的調整.比賽時間為30min,一個實驗室安排6組,每組2~4名學生,比賽順序由抽簽決定,等待比賽的學生會被安排至階梯教室,比賽結束學生會在規定時間內全部離場.大賽要求參賽選手一旦進入等待區后,就需要上交手機等一切通訊工具,按順序進行比賽.決賽內容會重點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因此考察內容均為綜合設計性實驗,比賽時間為1h,一個實驗室安排3~4組,比賽順序同樣由抽簽決定,入場、離場流程同初賽.整個賽程學校委托教學實驗中心為組織單位,中心提供所有場地及設備材料,同時中心的大部分老師作為大賽組織者全程參與協調與評比.
2.3賽程中對打分老師的要求
比賽籌備階段,教學實驗中心會首先選取講授“基礎醫學實驗基本技能課程”的教師作為評分教師,賽前對其進行培訓,詳細討論給分點及給分標準,并會為評分教師演示規范操作的重要評分點.在安排評分教師的評價對象時,會嚴格錯開其曾執教過的班級學生,并在比賽當日以抽簽形式決定教師的評分小組.在初賽賽程階段,由于人數往往較多,因此每兩組1位評分教師.進入決賽后,每一組1位評分教師.同時,整個比賽過程設有巡視員,督察每位評分教師的給分情況,并解決臨時突發情況.
3成績評價
大賽成績共計100分.中心以“基礎實驗技能規范操作標準”為依據,廣泛汲取專家評委及授課教師的觀點,每年都會在大賽結束后探討總結,查缺補漏.經多次總結后,基本制定了如下的評分標準:(1)完成時間20分;(2)實際操作能力60分(按不同項目分具體給分點.如平板分區劃線法接種細菌項目,是否選取正確劃線方法10分;灼燒接種環5分;平皿拿執方式5分;菌液管灼燒滅菌5分;平行劃線20分;接種環滅菌5分;皿底標注信息5分;培養皿倒置5分.);(3)團隊協作能力10分;(4)實驗結果匯報及提問解答10分.整個操作過程缺項步驟直接扣除相應分數,操作失誤依據《基礎實驗技能大賽評分細則》扣除相應分數.細化、標準化評分體系一直是中心大賽組長期研究的項目之一,并在不斷地通過實踐積累更為嚴格的評分體系.競賽成績當天統計并公示.
4結果統計
現將六年來遼寧中醫藥大學開展“基礎醫學實驗基本技能大賽”成績匯總見表1(見51頁).從表中可以明確看出大賽參與人數逐年增加,學生對大賽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成績總體呈上升趨勢.
5討論
5.1提升操作技能
醫學實驗技能教學是高等醫學院校教學工作的關鍵環節[1],為此遼寧中醫藥大學打造了這樣一門與臨床實際操作聯系密切的實驗教學課.課程貫徹了教育部對中醫院校提出的“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重創新、突出中醫特色”指導思想,以規范學生實驗室行為、強化基本實驗技能、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為目的,鼓勵支持學生參加科研活動,與臨床緊密結合,這已成為國內實驗教學改革的主要趨勢[2].為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實驗技能的掌握,規范實驗技能的操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性,學校創辦了技能大賽.
5.2強調團隊協作
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一直都是十分倡導的理念[3].在實際工作中,人與人的交往必不可少,無論是同事間的工作溝通,還是醫患間的交流,都需要醫務人員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規范的道德行為和素養[4],為此大賽特別將團隊間協作能力作為一項評分標準納入整個評價體系.
5.3樹立教育創新觀念
創新是當今時代的標志和潮流,作為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基礎,醫學教育應將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到教學過程中[5].“技能大賽”的設立初衷是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隨著大賽逐年深入,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積極參與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尤其是參賽選手,賽前的集中訓練階段,使他們很多人對科學實驗研究產生了好奇心,大量使用儀器設備更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環境不再陌生,產生抵觸情緒.大賽將大量創新類的綜合設計性實驗貫穿其中,也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大學生“技能大賽”對醫學院校的臨床教育改革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和促進作用[6、7].醫學生通過對實驗技能操作的規范訓練,可以鍛煉其嚴謹的臨床思維能力、綜合的科學素養和良好的溝通水平,這會為其未來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春風,王冬,姜英雁.臨床技能競賽作用的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6):160.
[2]周業波.醫學生創新思維認知與培養的探析[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7,34(1):62—66.
[3]周磊,崔培元,高涌,等.全國大學生臨床技能大賽對外科臨床教學的啟示[J].安徽醫藥,2018,22(8):1632-1635.
[4]劉丹丹,孫光,孟秀春,等.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對臨床教學的啟示[J].中國醫學教育探索志,2014,13(4):386-388.
[5]張璟璠,劉俊芬.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培訓體會[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8):151-152.
[6]肖麗,劉韻.論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對臨床醫學教育改革的指導作用[J].中國市場,2016,(15):146-147.
[7]黃建軍,石鶯,陳燕,等.臨床技能競賽對地方醫學院校臨床技能教學的啟示與促進[J].教育教學論壇,2014,(46):117-119.
作者:叢培瑋 張麗娜 郭雋馥 馬天馳 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