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對學生素質教育推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大力實施與推進,現代醫學教育為了能夠更好地迎合時展需求也進行了積極的改革,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得到了有力的落實,并在促進學生素質養成及全面發展方面發揮出了尤為突出的作用與價值。新時期的醫學教育工作,要在基礎教育階段積極通過課堂教學、多平臺宣傳、強化學生人文素養等多種教育手段,來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使其能夠真正成長為當今我們所需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基于此,針對當今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在推進學生素質教育方面的巨大意義進行了探究,希望通過本次研究能夠為后期的相關教學工作有所理論參考。
【關鍵詞】素質教育;醫學課程整合;作用;價值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現代醫學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逐漸的由過去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新時期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過來。面對全面的模式,對于現代醫藥衛生人才的整體素質特別是人文素質也提出的了更高的要求。
一、基礎醫學課程整合,為學生的邏輯思維養成構建出良好環境
在當今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針對病理學檢驗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及需求,基礎醫學部制定并實施了一套完善的課程改革體系,這一體系主要就是“以器官系統為中心”。在課程改革體系中的教學中,其內容并不是將傳統的《組織胚胎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生理學》以及《系統解剖學》六門學科進行簡單的“拼盤”,而是在原先保留的一些繁雜、重復和陳舊內容做刪除處理的基礎上,對一些新技術、新知識以及一些與現代臨床工作密切相關的一些基本技能進行有效擴充,并按照人體系統進行重新的有機整合,將其細化為若干個系統的學習模塊,在任何一個模塊中,都包括了從宏觀到微觀、從正常到一場轉變、從疾病治療再到藥物應用以及形態與功能的密切練習等綜合縱容,這一整合策略的實施,促使原有的課程體系得到了有效的優化。此外,通過有效的基礎醫學課程整合,還成功的構建起了一套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習慣與能力養成的現代化教學模式,以此也更有利于學生的過渡性記憶,促使學生更加深刻的掌握了理解了學習中的一些因果相關性,針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對比觀察與思考也是極為有利的,由此也使得學生們對于疾病病變的過程認識進一步加深,幫助學生在熟練掌握相應藥理知識和基礎上還能做到靈活運用,更加突出了學生知識掌握的連貫性與系統性。
二、基礎醫學課程整合,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在當今素質教育的強烈需求下,注重基礎醫學課程整合也逐漸成為了現代醫學教育工作者踐行教學改革與創新一項有效方法和手段。在過去長期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普遍采用的都是一種常規化的“灌輸式”和“填鴨式”教學,顯然,這對于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養成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是不利的。而在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工作實施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方法的靈活設計和選擇,可以通過設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多種行之有效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促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具體,同時也為枯燥的課堂注入了更多的生機與活力,在這樣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其學習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同時學生在這種新型模式下也不僅僅做到了“學會”,更多的還學會了“會學”,促使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與發展,而且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交互運用,還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問題解決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綜合分析、創新能力與精神的全面發展,為素質教育的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基礎醫學課程整合,有利于學生團隊精神和職業道德的形成
在醫學教育領域,實驗教學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組成內容,通過有效的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同時也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堅持實驗教學與基礎理論教學的整合與改革也是當今醫學實驗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大重點。就過去的一些實驗教學來看,其主要都是一些驗證性實驗,通過整合改革之后,將其按照學生們的能力形成過程,形成一種緊密結合臨床工作實踐的創新性學習目標,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綜合性實踐教學體系,由此也使得原本的一些驗證性實驗和演示性實驗有效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自行設計性實驗和實操性較強的實驗類型。同時,在整個過程中,實驗室對學生完全開放,促使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去進行實驗設計和驗證,由此不僅促使學生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夠得到了有效的培養與鍛煉,而且由于很多實驗都是需要學生團隊協作完成,所以也實現對學生良好團隊協作意識和職業技能與素養的養成,更利于學生成長為新時期所需求要的高素質、強能力的應用型醫學技術人才。
四、基礎醫學課程整合,促使教學效率得以顯著提升
現代推崇的基礎醫學課程整合,與之前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內容設置更加緊湊,更加科學合理,切實符合學生們的學習認知規律,同時不僅進行了多學科之間的橫向與縱向淡化處理,又進一步加強了基礎理論知識學習與臨床運用實踐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系。此外,通過有效的課程整合,還促使課程內容的應用性、先進性、實踐性以及整合性得到了明顯的優化和完善,有效的改善了傳統模式下各個學科教學彼此之間在結構、順序和功能方面的脫節問題,同時還有效地避免了由于部分教學內容過于陳舊使得教學無法與新時期應用人才培養目標不相符的問題。通過有效的課程整合,還有效了避免了傳統教學中的內容重復、課時安排繁瑣等問題,促使教學效率得到了顯著地提升。此外,在醫學課程整合模式下,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也受到了大力的推崇,由此也使得教師的板書和繪圖時間得到了極大的節省,同時還促使課堂信息量得以有效擴充。由此一來,在一系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輔助下,對于學生而言,也不會由于內容的整合而導致知識面狹窄的問題。相反,還給學生們營造出了一種自我智力開發、知識探索與學習的良性循環氛圍,促使其學習效率也得以大幅度提升。在教學整合過程中,雙語教學的滲透與拓展也得到了有效的加強,讓學生們在進行基礎課程學習的同時還能掌握雙語專業術語和相關的雙語專業基礎知識,由此不僅促使學生們的知識面得以有效拓寬,同時也強化了學生們的英語技能,為其后期的臨床實踐以及業務溝通打下了堅實基礎。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推進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已成為現代醫學教育的一大必然需求。通過有效的基礎課程整合,不僅有效地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諸多局限與不足,而且也更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協作意識、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的養成和提升,在推進學生素質教育方面意義尤為深遠。因此,在后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提高重視,迎合基礎醫學課程整合需求,積極推進教學工作的改革與創新,從而更好地保證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晶,曾志嶸.我國醫學課程整合的發展及主要問題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5,(04):93.
[2]譚飛,萬寶俊,舒濤,呂家高,劉文勵,馮占春.醫學整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現狀與思考[J].醫學與社會,2015,(09):94.
[3]陳志武,郭巖,沈玉先,賈雪梅,陳曉蓉,余莉,許功林,汪思應,魯云霞.臨床醫學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5,(12):1054.
[4]李雪甫.課程整合———基礎醫學課程改革熱點[J].衛生職業教育,2008,(01):153.
作者:張麗 單位:山東菏澤家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