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術室SOP護理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結合課程教學需要,深入臨床實踐根據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外科護理課程教學大綱和臨床外科護理工作需要,將操作項目劃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外科護理工作直接相關的外科護理基本操作,如外科洗手、無菌物品傳遞、備皮、換藥等,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另一類是與外科疾病護理有關的技術操作,如胃腸減壓、胸腔閉式引流等,要求學生基本掌握,在臨床實習階段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結合課程教學需要,我校選定外科手術室的護理技能部分為主要教學改革內容。我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項目建設的契機,將相關專業教師安排到某三甲醫院手術室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以手術室護理技術為中心的臨床實踐。
1.2制定常見手術室SOP,完善外科護理教學專業課教師通過深入臨床實踐和咨詢有關專家,根據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外科護理教學大綱的要求,按照每項操作的目的和要求,制定了統一的操作程序和標準。如手術室無菌操作技術:外科洗手、穿脫無菌手術衣、戴手套、術前無菌準備、術中配合各項技術、術后器械敷料的整理等。
1.3完善外科護理教學設施,提高指導教師水平為進一步深化外科護理教學改革,與臨床保持一致,我校在原有手術室實訓單元設施的基礎上更新實驗用物(如刷手用物、手術衣等),添置各種外科操作器械和必需品,建立了一套較完整的外科護理操作設備管理制度,為開展外科護理技能教學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證。此外,除安排專業課教師臨床實踐外,還要求帶教教師每次授課前在主講教師的組織下進行集體備課,以明確操作目的、內容和要求,統一操作標準,提高專業課教師的操作水平。
1.4轉變實驗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模式外科護理教學改革的關鍵是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即教師要轉變依賴教材、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教學中心轉為滿足臨床及學生需要,在了解臨床及學生學習需求的前提下,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果。在改進教學模式方面,注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增加操作課課時,確保學生有足夠時間練習和思考,課后開放練習室,準備充足的操作物品,便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鞏固教學成果,提高學生外科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
1.5增加情境設置,開展案例討論式教學在應用手術室SOP開展教學時,充分利用情境設置和案例討論來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參照臨床手術室工作將教學內容分解成相對獨立的環節,列舉常見手術步驟及護理配合過程,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如手術者、器械護士、巡回護士,在仿真手術室中創設較為真實的手術情境,學生分工協作、互相配合,學習和掌握手術室各項操作技能。巡回護士、器械護士學習和思考如何挑選手術器械、敷料以及打包,術前準備等。要求學生操作規范、符合無菌操作原則,嚴格按各環節考核標準給予評分。通過情境設置和案例討論為學生營造較真實的手術室環境,突出手術室護理技能的專科性、實用性。
1.6加強考核與反饋考核是檢查學生掌握各項外科護理技術情況的主要手段。為加強考核的力度和時效性,在學生每次操作課后,安排1~2周的時間進行練習和同輩輔導,然后進行考核。考核時,每項操作包括理論部分和技能操作部分:理論部分有1~2題,主要考查該項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項,占總分的20%;技能操作部分占總分的80%(考核標準為:素質要求10分,操作準備10分,操作流程60分,用物及終末處理10分,理論提問10分)。考核后,教師及時將考核結果反饋給學生,并提出改進意見。
2教學效果評價與思考
外科護理是以現代護理觀和護理理論為指導,以臨床外科醫療知識為基礎,充分運用基本護理技術進行的應用性護理工作[7]。實踐證明,外科護理中手術室護理技能部分采用手術室SOP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手術室護理技能,培養核心職業能力。此外,重視和加強學生外科護理操作技能訓練和培養,能提高學生外科護理操作水平,增強動手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臨床工作的適應性,滿足臨床需要。在今后教學中我們還需進一步加強專業課教師的臨床實踐,將更多臨床新技術應用于護理教學,促進外科護理教學改革。
作者:孫曉敏張正寶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衛生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