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特色理論的骨科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PDA的主要功能及應用
1.1將護士工作站直接延伸到病房可在床邊查對患者的各種信息(床號、姓名、醫生、診斷、醫囑等),拉進了護士與患者間的距離,節省護士的體力與時間。
1.2即時有效的錄入護士攜帶PDA到患者床邊,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數據進行采集時,信息可直接保存到醫生工作站和護士工作站中,系統即時生成體溫單,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為醫生的診治提供了實時準確的數據。
1.3利用條碼識別功能,減少護理差錯事故可將醫囑進行拆分,并可打印出帶有條碼的執行單,執行單上的條碼和患者腕帶上的條碼一一對應,從而快速識別患者的身份,使護士在患者床邊的查對工作更加準確、簡單,更易被患者接受,避免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1.4利用腕帶功能,確保治療安全患者辦理入院時,護士利用患者的“標識牌”———腕帶,確認患者入院身份信息。在護士為患者進行治療時,通過PDA無線掃描功能對患者身上所佩帶的腕帶和輸液貼進行有效核對匹配,系統核對醫囑信息正確后才可顯示醫囑保存成功并同時保存了醫囑的執行時間及執行者的簽名。此功能還適用于護士發口服藥及對患者的各種標本的采集,真正做到了“三查七對”。
1.5自動獲取信息,錄入方便省時“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要求減少護士進行護理文書書寫的工作量,節約書寫時間。護士利用PDA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等信息進行床旁采集,避免了反復轉抄帶來的差錯,省去手寫記錄過程。從而使得護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骨科的護理工作中去,提高了工作效率,獲得了較高的患者滿意度。
1.6規范了護理行為,加強了護士的法制觀念,登陸PDA系統時護士需輸入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在執行醫囑時,PDA會自動記錄下該醫囑的執行時間及執行者姓名。PDA的應用不僅規范了護士的行為,為護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數據資料,還避免了醫囑執行過程中責任區分不清及執行時間隨意無序的工作狀態,同時加強了護士的法制觀念,提高了責任意識。
1.7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護理管理水平PDA的應用,使骨科護理管理更加嚴謹和規范。以數據為依據,實行對個人及全體護理工作的績效考評,合理調配人力資源,促進科室護理管理科學化、正規化進程。護士長可以隨時掌握全科的護理工作動態情況,使護理管理質量控制深入到醫療護理過程的每個環節,及時發現醫療護理過程中各環節的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從而加大了護理管理的深度和力度。
2使用PDA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設備自身的不足PDA雖然攜帶方便,但存儲量不夠大,使圖像傳輸受到一定限制,并且屏幕小,可視信息量少,待機時間短(約4小時),有時可能導致大量信息的讀取不方便,這些問題尚需進一步改進。
2.2無法全面做到“無紙化”PDA錄入生命體征后,系統可自動生成體溫單,但不能自動生成護理記錄單、生命體征記錄單、血糖記錄單、各種常用告知書、風險評估單以及健康教育記錄單等常用的護理表格,無法做到真正做到“無紙化”。
2.3技術支持和人員培訓不足主要包括:①數據傳輸時間過長,信息易丟失;②無法實現醫囑的提取、轉抄、校對功能;③無法分階段選擇床號;④體溫單內無物理降溫等技術問題,使護士在實際執行醫囑過程中往往做不到與治療信息同步錄入,違反了真實記錄的原則,同時也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在人員培訓方面,護士參加PDA培訓的課程較少,廠家提供的技術人員有限,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新的問題,給骨科護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導致護士不愿意使用PDA。由此可見,有效的人員培訓與考核、PDA硬件的優良性與網絡問題是影響護士接受PDA與否的重要因素。
3小結
中醫學強調“整體觀念”,以“身心統一”的整體觀、“天人合一”的自然論,辯證施護,重視疾病與心理因素、飲食調理、環境以及氣候的關系,并提出凡病“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預防護理觀點,在PDA應用于護理過程在時,結合此中醫整體觀念,可有效地提高了臨床骨科護理質量,顯著地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同時也應該注意,因其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其功能仍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完善,應總結現有醫院的應用經驗,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理念,同時結合國內醫院現狀,開發出適合各個階層醫療機構的應用系統。此外,建議加強護士參與系統改進的力度,為護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制定貼合實際的工作流程,加強各學科間的交流。使護士盡快掌握PDA的使用方法,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整體服務質量。
作者:孫蕊曹艷單位:沈陽軍區總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