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與對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討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與護理對策。方法本實驗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進行,以此時段內收治的80例產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兩組各40例,以常規護理為對照組,以產科優質護理為觀察組,分析產科優質護理的價值所在,并對比兩組的護理差錯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護理差錯發生率少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差錯發生率為2.5%,對照組為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比較,P<0.05。結論產科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少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率,效果顯著,值得在今后的護理中應用。
【關鍵詞】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護理對策;分析
最近幾年來,我國的醫療技術水平取得了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產科護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產科護理質量的高低對產婦的分娩結局有極大的影響,一旦出現護理差錯,很容易影響母嬰結局,嚴重的還會影響生命安全。且現在很多產婦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不斷上升,但是由于產科護理工作量大,復雜,容易出現護理差錯,存在很多潛在的風險。為此本次研究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進行,以此時段內收治的80例產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探討,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實驗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進行,以此時段內收治的80例產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兩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在21~36歲;對照組在23~37歲。兩組一般情況比較P>0.05。納入所有產科分娩患者。排除有溝通障礙的,排除有腫瘤的。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經過患者家屬同意。
1.2護理對策
以常規護理為對照組,即對產婦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監測胎心音、胎動次數等,告知產婦飲食合理搭配,多休息,滿足產婦的需求;以產科優質護理為觀察組,具體如下。
1.2.1環境護理:為產婦提供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病房環境,定期更換床單被罩,讓產婦感到舒心,調節好病室的溫度和濕度,定期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新鮮。
1.2.2心理護理: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開導產婦正確面對分娩,保持心情愉快,放松心情,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如果產婦有焦慮、恐懼癥狀,護理人員可以多與產婦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心里想法,及時進行疏導,消除不良的心里癥狀;告知產婦注意事項,做好心里準備,并對其生命體征進行監測,記錄。
1.2.3健康教育: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增加對分娩的認知,對其進行飲食指導,讓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補充維生素,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適當的進行活動鍛煉,有利于促進自然分娩。產后鼓勵產婦下床進行活動鍛煉,排尿,可以讓身體恢復更快。此外護理人員要不斷學習培訓,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為產婦進行全面的護理服務。科室領導要注意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制定科學合理、完善的管理措施,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提高護理質量。
1.3觀察指標
分析產科優質護理的價值所在,并對比兩組的護理差錯發生率。1.4統計學方法數據用SPSS18.0分析;計量(x±s),t檢驗;計數(n,%),x2檢驗;P<0.05指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差錯發生率少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差錯發生率為2.5%,對照組為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產科是醫院重要的科室,也是極為出現護理差錯、護理糾紛的科室之一,因此,產科的護理安全極為重要,對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安全有重要的影響。加強管理,減少護理不安全因素出現,保障母嬰安全,減少護理差錯的出現,提高護理質量,是現在臨床上需要完成的重點課題之一。據報道,我國產科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已經高達41.0%,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絕醫療糾紛的出現,提高護理質量,確保產婦的安全得到保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差錯發生率為2.5%,對照組為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產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①護理人員自身的因素:護理人員自身由于對法律知識的了解較少,在為產婦護理的時候沒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在平常的學習培訓中,也很少進行法律知識的培訓,使得護理人員的關注點在于如何幫助產婦解決問題,滿足其需求,卻沒有注意是否在法律范圍內;其次護理人員在護理的時候法律意識不足,沒有注意保護產婦的隱私,沒有充分的尊重產婦的知情權等,很隨意的談論產婦的情況,導致糾紛的出現。護理人員自身的責任感意識不強,敷衍了事,使得產婦不滿意,導致出現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增大。②產婦因素:很多產婦在分娩前心里會出現不良的情緒變化,例如焦慮、恐懼等,其次產婦和家屬沒有嚴格遵從護理人員的健康宣教,沒有按照醫院的規章制度,擅自離開醫院,導致產婦的安全受到影響,出現護理糾紛。③管理不當因素:很多醫院對于護理人員的管理不足,沒有及時對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處理,使得護理人員在護理的時候不按要求嚴格執行,沒有盡到監管的責任。其次醫院管理層的排班制度不合理,護理人員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大,疲勞過度,導致出現護理差錯的風險增大。④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也會間接的導致護理糾紛的發生,例如病室環境不干凈、不整潔,噪音過大等,都有可能影響產婦的心里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對護理人員不滿,出現護理糾紛;其次是醫院的儀器比較老化,例如血壓計如果使用時間過長,容易導致血壓數據不準確,不能對產婦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出現護理不良事件。除此之外,如果產房的環境差,地面潮濕,光纖暗淡等,都可能會影響產婦的心理健康,出現不良事件。因此,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為其進行全面整體的優質護理干預,盡可能的減少不安全因素的出現,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以免出現糾紛,影響產婦的生命安全。及時對不安全因素進行總結,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保證產科護理的安全性,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蘭玲.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0):29-31.
[2]關鑫,徐麗娟,趙靜,等.產科護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08):215-216.
[3]吳萍.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與防范對策[J].當代醫學,2015,21(35):106-107.
[4]謝小霞.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與防范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01):104-106.
[5]孫海燕.產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的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4,28(12):89-90.
[6]李斌.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調查與防范對策探究[J].中外醫療,2014,33(04):150-151.
[7]賴春蓉.產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調查及防范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2):107-108.
作者:曾海燕 單位:貴州省凱里市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