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學科研行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加強科技與經濟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和促進我市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緊密聯合,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爭當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先行區的戰略要求,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面向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積極尋求產學研合作,努力攻克一批技術難題,引進轉化一批科技成果,培育優勢產業組建研發平臺,為促進我市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重點及任務安排
(一)廣泛征集技術難題和技術需求。深入企業調研,引導企業根據當前產品發展需要以及未來技術發展需要,提出具體、針對性強的技術難題和技術需求,按行業分類匯編,制作光盤,建立技術難題和技術需求項目庫。
工作目標:征集技術難題和技術需求80項左右
時間安排:3月份
責任單位:市科學技術局、工業和信息化局
(二)積極對接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根據技術難題和技術需求征集情況,遴選相關領域科研實力強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走出去聯系對接,積極尋求難題合作,引進科技成果,為引導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提供服務。
工作目標:聯系對接10所高校和科研單位
時間安排:4-5月份
責任單位:市科學技術局
(三)舉辦科技成果項目會。結合我市優勢產業、重點產業及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加強與省內外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的廣泛聯系,篩選優秀科技成果,匯總整理后,面向我市企業及投資者舉辦科技成果項目會,促進優秀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轉化。
工作目標:實現簽約項目5項以上
時間安排:9月份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局、科學技術局
(四)培育組建重點產業研發平臺。結合我市產業發展現狀,篩選輻射帶動性強的優勢產業,堅持以產業集聚區為主導,以龍頭企業為依托,整合資源,外引內聯,培育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依靠科技創新促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2012年,高新、虎嶺、玉川3個產業集聚區要篩選確定一個產業,加強培育,做好前期籌備工作,爭取盡快組建技術研究院。
工作目標:完成前期籌備工作
責任單位:市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管理委員會、虎嶺產業集聚區管理委員會、玉川產業集聚區管理委員會
(五)組織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引導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利益為紐帶,以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為重點,以項目為抓手,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技術、研發、人才等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資源,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獲取核心關鍵技術,提高創新起點,縮短創新周期。
工作目標及責任單位:市定重點企業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完成產學研合作簽約并實施10項;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市農業局、畜牧局負責,完成產學研合作簽約并實施各2項;3個產業集聚區負責本區企業(市定重點企業除外)實施產學研合作,每個產業集聚區完成簽約并實施2項;16個鎮(街道)負責本轄區所屬企業實施產學研合作,其中6鎮(坡頭、大峪、王屋、邵原、下冶、梨林)完成簽約并實施1項,其他鎮(街道)完成簽約并實施2項。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分管副市長負責、市政府有關部門參加的產學研合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全市產學研合作工作。市聯席會議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聽取各成員單位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研究、協調、解決產學研合作中的問題;指導、督促、考核全市產學研合作工作。
(二)落實政策激勵。認真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獎補辦法的通知》,加大對產學研合作工作的引導、支持力度。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市設立或與我市有關單位聯合建立研究機構,新購置研發設備達1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給予10萬元資助;對我市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并共同開展技術研發的,或者購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或有效發明專利并實現產業化的,按實際開票支付技術開發經費的20%給予資助,每個項目不超過30萬元。對產學研合作引進的產業化前景好項目優先列入市級重大計劃進行支持,并優先推薦省級以上科技計劃。
(三)嚴格考評獎懲。一是加強產學研合作目標績效考核,通過績效考核推動產學研合作工作取得實效。年終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且項目實施效果明顯、效益顯著的單位,市政府將予以表彰和重獎;對完不成年度工作目標的單位,將在全市進行通報。二是對各鎮、街道和部分市直部門分管科技的領導進行述職考評,對工作扎實、成效突出的個人,市政府將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