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農村局農事托管服務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結合我縣農業生產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健全完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為重點,以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為紐帶,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進一步完善我縣綜合農事托管服務機制,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和業態創新,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實現全縣農業生產綠色、環保、可持續、協調發展。
二、實施內容與主體
(一)實施內容
1、圍繞主要農作物生產,各鄉鎮繼續開展整村推進的耕、種、收、秸稈還(離)田和機械化植保農機作業托管服務。
2、開展種子化肥等農資托管服務試點。
(二)實施主體
1、農機專業服務組織承擔耕、種、收、秸稈還(離)田和機械化植保作業服務;可以由單個農機服務組織統一承擔本村的耕種收及機械化植保作業、秸稈打捆離田等環節農事托管服務,也可以由不同農機服務組織分別承擔本村的耕種收機械化作業、機械化植保作業、秸稈打捆離田等環節農事托管服務。
2、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承擔種子、化肥等農資托管服務。
三、目標任務
(一)全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秸稈還(離)田農機作業托管面積穩定在95%以上。
(二)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控機械化植保作業托管服務,并實行植保作業信息化監測管理,以行政村為單位一遍施藥面積達到3000畝以上。
(三)每鄉鎮確定1-3個試點村,在耕、種、收、秸稈還(離)田、機械化植保農機作業托管基礎上,以小麥、玉米生產為主,開展種子、化肥等綜合農事托管服務試點,每個試點村實施面積70%以上。
(四)鼓勵、支持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采用農機作業質量信息化監測手段,開展農機作業托管服務。
四、財政獎補
1、耕、種、收和秸稈還(離)田農機作業托管,實行常態化管理,納入鄉鎮年度績效考核。對延伸的機械化植保托管服務環節、種子化肥等農資托管服務試點實施獎補,推動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建設,引導農業生產組織化、集約化、適度規模化發展。
2、獎補標準:對開展午季小麥赤霉病防控機械化植保托管服務的,按機械化植保作業質量信息化監測平臺監測面積,經復核確認后給予5元/畝獎補;對延伸種子化肥等農資托管服務試點的,經復核確認后分別按午、秋兩季各20元/畝獎補。
3、托管獎補資金由鄉鎮政府統籌使用。用于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機作業服務組織開展托管工作的宣傳發動、合同簽訂、技術培訓、農資落實、農機作業信息化建設及農業保險、農機作業補助等;不得用于發放人員工資、基礎設施建設、償還債務等與農事托管工作無關的事項。
五、實施步驟
(一)制定方案,宣傳動員(3月20日前)。
各鄉鎮(街道、以下簡稱鄉鎮)成立農事托管服務領導小組;制定本鄉鎮農事托管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確定機械化植保托管服務的村、實施面積和相關要求,落實機械化植保信息化監測管理措施;選定并申報綜合農事托管服務試點村;開展農事托管工作組織宣傳、動員實施工作。
試點應選擇村委班子團結、協調有力、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具備條件、能力健全的村。
(二)簽訂協議,組織實施(3月21日-10月30日)。
1、組織宣傳發動、簽訂農事托管協議(服務合同)。
村(社區,以下簡稱村)組織召開相關會議,擇優選定農機作業托管服務、農資托管服務主體,簽訂托管服務協議(包括作業環節、種肥品種、質量標準、價格、服務時限、違約責任等);成立農事托管工作組,劃分管理網格,宣傳發動,托管服務主體與村民組簽訂托管服務合同(附托管農戶清冊)。其中:農資托管服務合同應明確種、肥選定的品種、數量、價格、質量要求以及供應時限、違約責任等;農機作業托管服務合同應明確耕種收與秸稈還(離)田托管服務實施的環節和面積、作業方式、質量、價格及違約責任。
單獨選定機械化植保服務組織的,在明確信息化監測管理方式后,與村委會簽訂作業服務合同(附種地農戶信息清冊)。
村集體經濟服務組織與農資供應商簽訂農資購銷服務合同,應明確供應價格、數量、質量要求、供應時限、服務方式等。
農機作業托管服務和農資托管服務簽訂的協議須在村務公開欄公示。
2、作業服務準備、托管網格落實。
服務組織根據簽訂的耕種收與秸稈還(離)田、機械化植保農機作業托管作業服務協議,組織落實各環節服務所需農機具。以村民組或自然莊為單位,由服務組織與村編制農事托管機具配置管理服務網格(含服務環節和內容、作業機具和機手、作業地塊和面積、托管服務管理人員),組織開展托管、技術培訓。
小麥赤霉病防控機械化植保托管服務的信息化管理,繼續按照推薦的作業模式、作業參數、畝施藥液量、日報單及作業面積匯總單,由鄉鎮對接服務主體、下載安裝管理終端、實行信息化管理。
開展種肥等綜合農事托管服務試點的村,應根據當地生產實際,結合縣農業部門的適宜品種、肥料推薦建議,合理規劃、因地制宜,按照農時要求,圍繞良種繁育、品牌糧、優質麥生產等,做好種肥品牌選定,確定服務方式、服務時限,落實質量抽檢,做好發放記錄管理等工作。
3、托管服務落實、履約督查管理。
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農機作業托管服務組織,按照約定時限,履行服務協議的環節、內容;村委會組織、協調農戶主動對接,督促服務組織、托管農戶按照農時季節要求,做好托管服務的組織調度,按時按質按量履行托管作業服務合同;村托管工作組監督落實托管環節內容質量,調處作業糾紛,做好農機安全生產管理;鄉鎮對村與服務組織托管履約情況、群眾滿意度等實施督查。
(三)鄉鎮驗收,縣級復核
1、鄉鎮驗收(午季:7月1日-7月20日,秋季:11月1日-11月20日)。鄉鎮托管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各行政村耕種收及秸稈還離田農機作業托管各環節履約情況、托管面積落實情況的驗收;根據機械化植保作業信息監測結果,對服務組織上報的、經村組代表簽字確認的作業日報單、面積匯總單進行審核確認、匯總上報;開展托管農戶滿意度調查。對試點村農資托管服務落實情況、實施過程記錄、農戶滿意度開展調查;根據本鄉鎮農事托管服務及農資托管服務試點完成情況,撰寫驗收總結并書面申請縣級復核。
2、縣級復核(午季:7月21日-7月30日,秋季:11月21日-11月30日)。縣政府組織縣紀委監委、縣績效評價中心、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成立復核工作組,對各鄉鎮午、秋兩季農事托管工作進行復核,復核結果在鄉鎮公示,并作為鄉鎮年度績效考核的依據。
六、保障措施
(一)堅持政策導向,強化宣傳引領。推進農事托管、健全完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促進農業生產發展、解決“誰來種地”的重要抓手,鎮、村要從實施鄉村振興、促進產業興旺、引領小農戶發展的高度,認真謀劃、合理規劃、因地制宜、制訂實施方案;鄉鎮政府要成立專門組織,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服務組織的屬地管理,指導新型農業經營服務組織錄入農業農村部“新農直報系統”,負責機械化植保作業質量信息化監測管理,加強綜合農事服務組織建設,強化托管服務環節落實,做好農事托管服務及試點工作。要充分利用鎮村大會、村村通廣播等多種形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營造濃郁的輿論氛圍,讓農事托管政策家喻戶曉。
(二)密切協同配合,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縣成立農事托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推進、監督指導綜合農事托管服務實施;縣農業農村局將抽調現代農業發展室、農經站、農業綜合執法、種植業發展中心、農機事業發展中心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試點工作有序進行;圍繞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新型農業經營服務組織規范化建設,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組織健康發展路徑;局屬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做好信息交流、技術培訓、制度建設、安全管理、農機牌證年檢審等服務工作。
(三)嚴格目標考核,推動托管服務落實。縣政府將2020年耕、種、收、秸稈還(離)田農事托管服務工作列入鄉鎮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實行常態化管理,午、秋兩季考核結果作為考評打分主要依據;對小麥赤霉病機械化植保托管服務和種肥等綜合農事托管試點工作的考核結果,作為鄉鎮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的加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