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住房規劃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住房保障工作,把解決人民群眾的住房困難作為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尤其是我市把保障性住房建設當做政治任務來完成,在今年目標任務重、時間緊、項目多、保障房形式多、資金缺口大的情況下,為把這項民生工程做好、做實,我市積極組織,及早安排,明確目標,為順利開展今年各項住房保障工作打好基礎。
一、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任務
經2月16日市政府專題會議研究,確定年全市建設保障性住房任務為開工建設32664套、231.42萬平方米(不含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和國有墾區危舊房改造),具體指標任務分解如下:
1.廉租住房:15036套、112.7萬平方米;
2.公共租賃住房:10992套、65.95萬平方米;
3.經濟適用住房:1296套、11.66萬平方米;
4.限價商品房:708套、6.37萬平方米;
5.城市棚戶區改造:1644戶、12.33萬平方米;
6.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2988戶、22.41萬平方米。
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基本思路
1.新增廉租住房分為兩種方式:一是新建廉租住房。綜合考慮省上財政配套情況和我市財政壓力,計劃建設戶型建筑面積50平方米以內的廉租住房1600套、8萬平方米,通過在棚戶區改造項目中配建來實施。二是與棚戶區改造相結合的方式。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結合實際,將棚戶區改造和廉租住房建設統籌考慮,廉租住房建設資金與棚戶區改造資金打捆使用,將中央補助的廉租住房資金補助到棚戶區改造項目中,解決啟動資金的問題,資金不足部分通過部分經營性開發去彌補。
2.公共租賃住房主要采取在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建設和新增用地上集中建設兩種方式。根據調研摸底,各工業園區外來務工人員較多,收入穩定,對公共租賃住房的需求較大,因此在今年的公共租賃住房建設中,計劃在甘河灘工業園區、生物園區、南川工業園區和東川工業園區及祁連山水泥公司中安排建設5673套、29.79萬平方米,通過提供相關優惠政策和國家補助資金支持,由各園區自行組織實施建設。其余5327套、31.96萬平方米的公共租賃住房,計劃在新增用地海山橋以南地塊和二炮部隊置換地塊以及對三縣的合理分配進行建設。
3.經濟適用住房主要在新增用地上集中建設。主要在南繞城路以南建設704套(含康南二期200套),海山橋以南地塊建設596套。
4.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按照《關于加快推進城鎮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指導意見(試行)》(政辦[]214號)中“嚴禁大拆大建”的規定,主要以綜合整治改造為主,不進行拆除新建。在調研的基礎上,選定了12個項目,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堅持整治、保護與改造相結合,對有改造價值的舊住宅通過房屋維修、配套設施完善、環境整治和建筑節能改造的方式提升整體使用功能。
5.在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的規劃設計中要堅持按照“戶型合理、配套完善、功能齊全”原則,參照《省廉租住房建筑設計方案圖集》進行戶型優化設計,考慮今后住房的可改造性,在建筑面積50平方米戶型內做精細可變的設計。在設計時統籌考慮居住發展,將相鄰住房平面作適當調整,使原來的小戶型在不改變主體結構和管線的同時改造成合適居住的較大戶型。
三、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的分解落實
(一)新建廉租住房項目(見附表一)
(二)公共租賃住房項目(見附表二)
(三)經濟適用房項目(見附表三)
(四)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見附表四)
(五)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
計劃將北山危巖體三、四期項目列為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遷面積24萬平方米,1650戶。
㈥限價商品房項目
計劃在城輝房地產公司實施的藏鐵路公司安置小區地塊中落實,通過“限房價、競地價”的方式將708套限價商品房在土地出讓合同中明確。
四、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年全市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3.52萬套,計劃總投資38.86億元。具體資金籌措如下:
1.廉租住房:計劃投資15.55億元,爭取國家補助資金3.88億元。
新建廉租住房1600套,計劃投資1.6億元,國家補助資金4000萬元,省上補助資金3280萬元,市級配套資金需3120萬元,形成建設資金缺口5600萬元。
與棚戶區改造相結合的廉租住房,計劃投資13.95億元,國家補助資金3.48億元。
2.公共租賃住房:計劃投資15.31億元,如按國家每套補助資金8028元,可到位資金8831萬元。
3.國有工礦棚戶區綜合整治:計劃每平方米投資300元,總投資9674萬元,申請國家補助13000元/套,可到位資金6449萬元。
4.城市棚戶區改造:計劃拆遷1650戶,可到位國家補助資金165萬元,用作對拆遷實施單位和拆遷人的獎勵資金。
5.經濟適用住房:計劃投資2.53億元,全部由企業自籌。
五、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任務責任分解
根據省上對市確認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指標任務,我們將此指標進行了責任分解,具體分解如下:
1.市轄三縣:
縣:廉租住房100套;公共租賃住房150套;
縣:廉租住房50套;公共租賃住房150套;
縣:廉租住房50套;公共租賃住房400套。
2.經濟技術開發區:
甘河灘工業園區公共租賃住房873套;
生物園區公共租賃住房600套;
南川工業園區公共租賃住房1000套;
東川工業園區公共租賃住房3000套;
祁連山水泥公司公共租賃住房200套。
3.廉租住房:
(1)新建廉租住房:
市公共租賃住房運營公司:198套;
宏源化工有限公司:784套;
城市交通投資公司:178套;
機電國有控股公司:258套。
(2)與棚戶區改造相結合的廉租住房:
華盛房地產開發公司:2510套;
城市交通投資公司:3040套;
機電國有控股公司:4489套;
第一機床廠:916套;
城東區政府:2980套。
5.公共租賃住房:
市公共租賃住房運營公司:4627套。
6.經濟適用住房:
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704套;
市公共租賃住房運營公司:596套。
7.綜合整治:
華盛房地產開發公司:1274套;
市經濟適用房發展中心:1721套;
康泰物業有限公司:1110套;
黎明化工廠:856套。
8.城市棚戶區改造:
市統一征地事務所:1650套。
9.限價商品房
城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708套。
六、規劃建設方案實施的保障措施
1.扎實做好前期工作,確保土地落實到位。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需約1544畝,其中,新增用地約376畝,盤活存量土地1168畝。通過對項目情況的逐一落實,積極與各部門協調,抓緊落實建設用地。同時,對各項目的相關前期手續等進行督促辦理,并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選址在四區進行合理分布。
2.多方籌措建設資金,加快項目工作進展。資金的落實是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較重,資金缺口大,為確保今年項目如期開工建設。需要我們多方籌措建設資金,一是積極爭取國家補助資金和省市配套資金;二是支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信貸資金參與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以中央、省上專項配套資金、劃撥土地作價入股作為資本金,注入到新組建的市公共租賃住房發展運營公司,利用國家開發銀行中長期的政策性貸款支持公租房建設;在公租房小區內配建商業用房、以及在承租戶自愿的基礎上出售產權方式回籠資金。三是利用公積金貸款支持公租房建設。借鑒并突破目前公積金貸款支持經濟適用房政策中3-5年貸款的限制,延長公租房貸款期限,按照中長期貸款10年放貸,項目建成后3-5年不償還本金,先將租金收入部分計提管理及維修費用后償還貸款利息,3-5年后在承租戶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出售方式償還貸款本金或轉為個人按揭貸款來償還。四是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安排不低于10%的廉租住房保障資金;五是將廉租住房建設資金與棚戶區改造資金打捆使用,來解決啟動資金問題,推動廉租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六是將以前年度單位公房房改售房款用于保障房建設,實現增值保值,用活沉淀資金。
3.完善政策體制機制,落實年度目標責任。完善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措施。根據國家和省上相關政策,積極調研,制定出臺《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和《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配建實施辦法》等。通過政策支持,積極引導開發企業、金融等社會力量參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逐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同時,將年度目標任務和補助資金分解下達至各項目單位,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制定《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實施情況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在抓落實上狠下功夫,確保年度目標任務的完成。
4.拓寬住房保障思路,構建公租房運營新模式。根據住建部等七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建保〔〕87號)精神,今后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公共租賃住房將成為主力軍。結合實際,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的總體思路是:構建“政府主導、平臺運作、社會參與、股權多元”的新模式。一是編制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規劃,落實建設用地供應,有計劃地引導公租房建設。二是組建公共租賃住房發展運營公司,開展保障房建設的融資、建設、運營。三是面向公租房需求旺盛的工業園區,勞動密集型服務企業,鼓勵他們投資公租房建設,定向為企業職工解決租賃住房。四是以公共租賃住房發展運營公司為平臺,廣泛吸收各類企業投資參股,形成公租房股權多元化,公租房公司與投資參股企業之間形成以資產為紐帶的產權共管關系,實現公租房用途的有效管控。
5.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加強項目監管力度。保障性住房規劃設計要堅持按照“戶型合理、配套完善、功能齊全”原則優化設計,注重節能環保,特別是在集中新建的小區要突出環境優美,戶型經濟適用,在建設中重點關注可再生能源的推廣利用,降低生活成本,切實解決少數地方重外觀、輕內在質量和使用功能的問題。同時,加強項目建設質量安全監管,嚴格基本建設程序,重點加強對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的立項報建、規劃選址、勘察設計、現場施工和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通報、及時整改,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肅處理。
6.加大督查工作力度,確保項目開工建設。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任務重,在抓好前期各項工作的基礎上,對各項目進行倒排工期,根據倒排工期表加大對各項目的督查力度。同時,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督查制度,定期不定期開展督查工作,及時掌握和了解項目開工中存的問題,現場能解決的及時解決,現場不能解決的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解決,力爭在9月底之前所有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為全面完成今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年保障性住房建設要科學合理規劃,實施用地儲備制度
雖然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房用地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力督導下,以及各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各項目計劃已基本落地,但保障性住房建設依然面臨著項目布局不合理,區域供求不均衡,土地供應難落實等問題。特別是每年年初向國家發改委申報項目計劃時,由于土地不落實、項目不確定,申報項目所需各部門的批復文件只能按特辦件來辦理,給相關部門的工作帶來了被動。今后保障性住房建設要實施用地儲備并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一是保障房建設要貼近需求,遠近結合,構筑合理的保障房空間布局。在規劃選址上要遠近結合,就近、多點科學規劃布局。根據市現代服務業、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保障房的建設地點不應全部選址在城市的偏遠地帶,應在主城區繁華街區安排一部分保障房項目,與商品房混合建設。這樣被保障的居民不但生活方便,降低生活成本,而且容易就近找到商業零售、家政服務等工作,使低收入者有穩定收入,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在工業園區內就近安排公租住房建設,解決園區企業職工倒班住宿問題。
二是實行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政府儲備供應制度。按照國土資發()34號《關于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科學編制住房特別是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合理確定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和結構。確保保障性住房、棚戶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確保上述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的精神,年實行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政府儲備供應制度,注重盤活存量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結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合理規劃全市的保障房建設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