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政局國家級生態區創建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扎實做好民政系統生態區建設工作,確保完成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到2014年建成國家級生態區的總目標,根據區委辦公室《關于印發<區創建國家級生態區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民政系統實際情況,現制定民政局生態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打造清新秀美的生態環境為動力,以人民滿意為標尺,全面貫徹落實環保優先、節約優先方針,進一步深化殯葬體制改革,建設科學文明的殯葬服務體系,倡導文明喪葬之風,把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殯葬領域,不斷適應社會進步和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推進我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確保到2014年把建設成為國家級生態區。
二、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按照《區創建國家級生態區工作實施方案》和《區生態區建設目標責任狀》的要求,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強化全民生態殯葬意識,加強生態殯葬建設,提高殯葬服務水平,加快實現殯葬基礎服務設施生態化、園林化,全面完成各項創建任務。
主要任務:根據以上總體目標,我局將注重做好一下四項工作,確保2014年通過國家級考核驗收。
(一)強化全民生態殯葬意識。改革傳統的喪葬方式,必須把轉變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作為第一道“閘門”,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作用,發揮黨員、干部及老年協會和有關社會團體的力量,通過電臺、電視臺、報紙、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媒介進行宣傳;通過召開全區機關干部會議、全區民政系統工作人員會議進行宣傳;通過區民政局領導人在電視媒體的號召講話進行宣傳;通過鎮、村干部下村召開村黨員干部、村民代表會議進行宣傳;通過村干部對本村群眾進行宣傳等,從而加大生態殯葬
的宣傳力度,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生態殯葬的安葬方法以及對子孫后代的重要意義,普遍提高干部、群眾對推行生態葬法的認識,逐步接受殯改新觀念,執行殯改新政策。
(二)加大生態殯葬的建設力度。全面推行生態殯葬,就必須要加大生態墓區的建設力度,我局將充分發揮政府的參謀助手作用,全力推進此項工作,因地制宜,做好規劃,并督促實施。堅持實行骨灰處理多樣化,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墓區建設總體規劃。規劃與城市建設、交通建設、風景區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相銜接,確保在城市規劃區和“三沿五區”內劃定無墳區。鄉鎮一級一般不宜搞公益性墓區建設。生態墓區建設,可以以村為單位興建,也可幾個村聯建,也可以建設骨灰存放堂,建立一種健康、文明、科學的喪葬習俗。同時,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逐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對已建生態墓區的,骨灰一律葬入生態墓區,嚴禁亂葬亂埋。力求將殯葬改革納入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和工作制度。
(三)提高殯葬公共服務水平。建設科學文明的殯葬服務體系,提高殯葬公共服務水平,要完善“兩個體系”:一是完善殯葬管理組織體系;二是完善政府主導與行業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殯葬服務體系。建立“一個機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殯葬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運行機制。推進“三項改革”:一是推進以提高火化率為主要目標的遺體處理方式改革;二是推進以科學、文明、衛生、節儉為主要目標的殯葬習俗改革;三是推進以生態安葬為目標的骨灰和遺體處置方式改革”。實現“四個目標”:一是實現全區火化率達到100%以上;二是實現公益性墓地3年內覆蓋城鄉,骨灰入墓率平均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三沿六區”無墳化;三是革除喪葬陋習,逐步形成“文明殯葬”新風;四是全面提升殯葬管理水平和殯儀服務水平。
(四)加快實施殯葬基礎服務設施生態化、園林化。
利用生態學、環境景觀學原理規劃、建設和管理殯葬設施,進一步完善殯葬設施的綠地系統,有效防治和減少園區各種污染,以保護自然為基礎,實施清潔的殯葬活動,最大限度地維持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環境,保證殯葬活動始終保持在環境承載能力之內,注重設施的生態化;建筑、雕塑及假山、池沼等人工設施是殯葬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建設中力求使這些人工設施與殯葬環境融為一體,突出環境的自然特點,在體現設施的園林化的同時,滿足人類對自然的心理需求,為人們提供更高層次的殯葬文化活動需要和生存發展的綠色生態環境,促進殯葬場所人與自然的和諧,使殯葬環境更加清潔、安全、優美、舒適。
三、創建步驟
根據區創建步驟,我局的創建工作分五個階段組織實施。
1、組織發動階段(2011年1月5日—2011年3月20日)
全面啟動生態區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召開全系統創建動員大會,成立創建生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局創建工作方案,明確創建工作職責,分解落實目標任務。
2、全面實施階段(2011年3月21日—2013年12月31日)
按照《區創建國家級生態區工作實施方案》和《區生態區建設目標責任狀》和《區民政局創建國家級生態區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創建計劃并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認真組織實施,確保2013年各項指標達到國家級生態區標準。
3、整改提高階段。(2014年1月1日—2014年8月31日)
根據區模擬檢查情況,及時做好整改提高工作。
4、迎接檢查階段。(2014年9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全面完成民政系統的各項創建任務,迎接國家國家考核驗收。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堅持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殯葬管理的副局長和分管創建工作的黨委副書記為副組長,局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和責任科室、責任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局創建國家級生態區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專門負責各項創建工作任務的落實。各相關單位和科室也相應成立領導機構,積極配合局創建辦做好工作,并設聯絡員一名,負責與區創建辦的溝通、聯絡,確保及時、高效的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二)明確目標,落實任務。各相關科室和局屬單位要按照有關生態區建設的要求,在局創建生態縣區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樹立創建一盤棋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按照局制定總體創建方案,不打折扣,全面、按時完成任務。
(三)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將此項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安排,并逐年有所增加,用于生態區建設的以獎促治、以獎代補。對民生工程建設資金要優先向生態區建設項目傾斜,對區創建辦下達的任務,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保障資金及早到位,確保不耽誤全區的創建進度。
(四)強化宣傳,營造氛圍。根據我局所承擔的工作任務,把生態建設工作作為年度宣傳工作重點,深入宣傳生態區建設基礎知識及爭創生態區的重大意義,形成“人人爭創、人人參與”的創建格局。大力開展環保志愿者行動,組織民政系統干部職工開展環保志愿者活動,進一步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使生態區建設理念深入人心。要通過宣傳教育,轉變社會、公民的行為習慣,做到人人關心環保、人人注重環保、人人自覺自愿為生態環境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