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前教育三年計劃管理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十二五”期間,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精神,立足實際,將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區教育整體規劃,構建廣覆蓋、?;尽⒍嘈问?、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突破,統籌協調,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著力打造“學前教育”新品牌。
二、總體目標
“十二五”期間,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充分發揮公辦幼兒園的骨干和示范作用,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新建、改建、擴建幼兒園9所幼兒園;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學;加快農村、偏遠地區學前教育發展;加大管理力度,規范民辦幼兒園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逐步提高保教質量;保證新建小區應配套建設的幼兒園配套到位、正常使用,大力推進學前教育三年普及,促進學前教育公平均衡發展。
三、階段目標
(一)園所建設。年建設目標:政府新建幼兒園2所,政府改擴建幼兒園2所;政府新辦幼兒園1所,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5所;2012年建設目標:政府新建幼兒園1所,政府擴建幼兒園1所,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7所;2013年建設目標:政府新建幼兒園1所,政府改建幼兒園1所,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5所。
(二)隊伍建設。加強安慶路幼兒園領導班子建設,通過統一招考或調配的方式備足配齊教師隊伍。其他改、擴建的幼兒園根據“兩教一保”的要求,配備一名園長,每班配備1名以上公辦教師,其余管理人員和教職員工全部采取聘用制,同步辦理各項社會保險,保障教師合法權益。不斷豐富教育研究內容和形式,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
(三)教育裝備。加大資金投入,用于新建、改建和擴建幼兒園各項設施建設,配備必要的戶外大型多功能組合玩具、室內外體育活動器械和桌面玩具;必要的衛生消毒、醫療器械、藥品和用具;符合衛生標準、數量充足的餐具等廚房設備;每個班級配備必要的采光、保暖、降溫設施,符合標準的配套桌、椅、床、圖書、教具和操作材料等生活學習物品等。
(四)體制機制。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做好安慶路幼兒園恢復興辦工作,繼續發揮其省級一類幼兒園示范輻射作用。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積極扶持企事業單位、集體或個人辦興辦普惠性幼兒園。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根據規劃要求,督促其建設且真正用于辦園。創新辦園模式,在不改變小區產權的基礎上,鼓勵公辦民辦合作辦學,探索優質公辦學前教育機構輸出管理,推進委托管理、管辦分離、管理入股、公辦園辦分園等新機制。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切實把解決入園難問題作為當前改善民生和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成立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以區教育體育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以區直相關部門、各鄉鎮、街道、工業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科。建立健全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和領導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各部門在資源調度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明確責任,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推動學前教育發展的合力。完善學前教育管理機構,加強專職人員隊伍建設和培訓,提高幼教管理的力度和水平。
(二)政策保障。
1.加強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將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配置和增加我區學前教育資源的主要渠道,作為擴大資源和規范管理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小區規劃、審批和驗收等各個環節,落實配套幼兒園建設政策,讓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與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教育部門要參與規劃、設計、移交等環節工作。未按規定安排配套幼兒園建設的小區規劃不予審批。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公共教育資源由政府統籌安排,在不改變產權所有的基礎上,由教育部門牽頭舉辦公辦幼兒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蛘哂烧苯邮杖⊥恋亻_發商的教育配套設施建設資金,然后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承建方進行建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學前教育設施用途,不得侵占、挪用、損壞學前教育設施。
2.加強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和管理。因地制宜開展幼兒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積極開展人事、自收自支等人事制度改革。對公辦教師、自聘教師社會地位、待遇、職稱、評先等方面予以傾斜。執行公辦教師補充制度,科學確定師生比,根據“兩教一?!钡呐渲靡?,逐步配齊公辦園教職工。公辦園采取退一進一、統一招考的形式,吸納優秀的人才加入幼師隊伍,人員經費納入政府預算。
3.加強民辦幼兒園引導和管理。形成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家庭合理負擔的投入機制,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投資辦園和捐資助園,拓寬學前教育經費來源渠道。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減免租金、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等方式,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民辦幼兒園在審批登記、分類定級、評估指導、教師培訓、職稱評定、資格認定、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教師具有同等地位,引導民辦幼兒園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保教質量。
4.加強無證園綜合治理。通過整改、規范、取締等措施,加強學前教育管理。依據省頒幼兒園辦園標準,對現有無證幼兒園實行分類管理,通過獎補政策,鼓勵基本符合辦園條件的幼兒園改善辦園條件,申辦辦園許可證,提高有證園的比例,滿足廣大家長對享受高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對存在安全隱患、辦園不規范的,政府有關部門聯合執法堅決取締,同時做好在園幼兒安置工作。
5.加強幼兒園的督導和評估。堅持保教并重的原則,加強幼兒園安全等常規管理,建立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質量管理制度。同時,加強學前教育教研和科研工作,積極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特點的兒童保教方法。同時,建立督促檢查和考核獎懲機制,每年督導一次。把政策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能否有效緩解入園難,作為檢驗相關部門工作實績的一項重要指標納入考核范圍,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三)經費保障。將學前教育經費單列入財政預算,落實各項財政支持政策,做到“五有”,既“預算有科目,增量有傾斜,投入有比例,撥款有標準,資助有制度”。每年度財政性教育經費按一定的比例安排學前教育經費。新增教育經費向學前教育傾斜,新建、改建、擴建一批安全、實用的幼兒園。利用閑置的教育資源改建一所殘疾兒童幼兒園,保障轄區內殘疾兒童享受平等的學前教育權利。建立學前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資助體系。
(四)資源保障。
1.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嘗試采取集團辦學、捆綁辦學的方式,擴大公辦幼兒園規模,充分發揮公辦幼兒園優質資源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2.組建由名優教師共同體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制定并落實切實可行的師資隊伍培養規劃。遵循幼兒成長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堅決防止“小學化”、“成人化”傾向。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加強家園聯系,引導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質量觀,尊重兒童的天性和認知規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科學保教,自覺抵制違反兒童身心健康、拔苗助長的錯誤觀念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