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局糧食高產創建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進一步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我市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保障糧食有效供給,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特制訂本方案。
一、充分認識糧食高產創建的重要意義
我市人多地少,糧食產需缺口大,糧地矛盾突出。要保持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路子。糧食高產創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有效途徑,它是集高產優質良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及優質高效投入品于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活動。通過高產創建,能夠實現統一品種、統一技術,實現良種良法配套,最大限度發揮品種和技術在產品、品質、抗性等方面的生產潛力,實現高產、優質、高效。各地要把高產創建作為確保糧食穩定發展的中心工作,作為科技興糧的關鍵舉措,作為行政推動的重要抓手,促進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指導思想:根據我市糧食生產實際,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有關精神,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基本農田,提高耕地質量,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突出主要糧食作物和優勢產區,兼顧其他,依靠科技進步,主攻單產,提高品質,節本增效;通過高產創建,樹立典型,示范展示,輻射帶動,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全面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目標任務:在全面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基礎上,抓好20個水稻生產高產示范片和500個水稻高產示范戶建設。通過三年的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力爭水稻單產比項目實施前三年平均增5%左右,示范鎮水稻單產比項目實施前三年平均增8%左右。力爭實現全市單季稻畝產500公斤;高產創建核心示范方平均畝產早稻500公斤以上,單季晚稻700公斤以上,連作晚稻550公斤以上;高產示范戶水稻畝產比非示范戶增產10%以上。
三、實施內容
重點放在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穩定糧食面積,依靠科技、主攻單產、優化品質和降本增效上。
1、加強耕地保護和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開展對標準農田特別是新建標準農田的培肥改良,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和地力。通過擴種綠肥、秸稈還田等措施,實行工程措施和農藝措施相結合,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增加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基本農田面積。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水利設施做到灌排自如,農用電網配套齊全。
2、示范推廣優良品種。與良種補貼相結合,大力示范推廣適合當地的主導品種,提高良種覆蓋率。
3、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單產和效益。糧食高產創建要堅持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節本增效、高產優質的原則,實現良田良制、良種良法、農機農藝的有機結合。水稻重點推廣拋秧技術、直播技術、旱育秧技術、強化栽培技術、單季晚稻“五改”技術、稻鴨共育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
4、大力開展水稻優質高產示范競賽和高產示范戶活動,擴大示范輻射作用。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核心,以科技興糧為支撐,堅持產量與品質并重,有組織、有重點地開展水稻優質高產示范方建設。加強對示范方內農戶的技術培訓,做到每個方都有農技人員蹲點指導,全面實行育秧、機耕、測土配方施肥、水漿管理等重要農藝措施的統一,努力提高示范方的產量,開展高產競賽活動。此外,全面開展水稻優質高產示范戶活動,在水稻面積100畝以上的村、選擇1個種田水平高、科技接受能力強的農戶作為水稻高產示范戶,并采用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示范戶向周邊農戶傳授技術,擴大示范輻射作用。
5、加強病蟲害防控。堅持“綠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強化重大病蟲草鼠害防控工作,切實減少糧食生產生物災害損失。要及時監測病蟲害發生動態,加強預測預報,科學制定綜合防治方案,組裝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技術措施,開展統防統治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要加強農藥市場整治與高毒農藥削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6、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圍繞測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內容,為示范區技術指導人員及農民確定施肥數量、選擇肥料品種、施肥時期和改進施肥方法等提供技術服務,解決農民施肥用肥問題,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要切實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做好對復混肥料、有機肥、微生物肥料、葉面肥料進行質量監督抽查,確保肥料質量。
7、加快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提高勞動效率,減輕勞動強度。積極發展以水稻機耕、機播(插),機收、秸稈還田、烘干等機械化作業為主的農機大戶和服務組織,鼓勵購置大中型農業機械,廣泛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
8、推進糧田適度規模經營和糧食生產合作化經營、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努力提高規模效益和經營水平。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使糧田向種糧能手集中,發展規模種糧。鼓勵種糧大戶向周邊農戶提供代育、代耕、代種、代管、代收等服務;鼓勵種糧大戶創建品牌,開展糧食產后加工、銷售,延長產業鏈,提高經營水平。大力組建糧食生產合作社、糧食生產專業服務組織,提高農民組織程度、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和產業化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種糧效益。
四、主要工作保障措施
1、成立組織,加強領導。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實行市、鎮、村三級聯創,市農業局成立實施小組,分管局長任組長,成員由糧油、植保及各鎮(街道)農技站長組成,負責制訂實施方案及組織實施。
2、制訂方案,組織實施。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制訂詳細的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精心組織實施。重點是確定農田建設計劃,糧食面積、產量指標,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推廣計劃、示范面積和地點,技術培訓計劃,糧食生產合作社和專業服務組織的組建計劃等。
3、切實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要定期和不定期開展糧食生產技術培訓。示范方和高產示范戶要直接培訓到農戶,從而提高技術的到位率。
4、增加投入,加強管理。要統籌各項糧食扶持資金,重點向項目實施區傾斜,確保各項建設順利實施。要建立項目建設責任制,加強項目管理。
5、總結交流,擴大宣傳。認真組織開展階段性的工作檢查、現場考察、技術交流、產量驗收與總結等工作。全面總結高產創建活動中的成效和經驗。對在2008年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中表現突出的鎮(街道)、糧食生產工作者、高產示范方和示范戶進行表彰獎勵。對獲得年度水稻單產冠軍的農戶獎勵5000元,亞軍獎勵3000元,季軍獎2000元。以營造全社會重視和關注糧食生產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