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英語課堂的教學工作重心逐漸轉向學生,其核心內容以尊重學生的個性、喚起學生自主意識為主,其目標是促進發展的學生的綜合能力,其要求是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導者,最終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學目的。具體操作中,首先教師在常規的基礎知識傳授、訓練的基礎上,要更多的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能力,讓他們能自我拓展語言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其次,采用既學既練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應用技能,使學生能夠具備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傳統的英語教學只注重知識和技巧本身,卻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再加上學生的考試分數是反映學習效果的固有觀念作祟,使很多高中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習效率低下。甚至讓有些學生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厭學、畏學等情緒,從而導致學業情況不佳。因此,為了培養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學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家長必須改變“分數即是效果”的觀念,正確看待英語學習的真正意義。
2.1轉變教師角色,提供自主學習空間
高中生正處于由青少年時期到成人時期的階段,人格逐漸成型,自主性不斷增強,表現為自我監督、自我激勵和自我評價等意識日益增強。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如角色轉換,課堂上讓學生占主導地位,讓他們通過自主學習來完成課程,教師在旁給予指點,充當學生的咨詢者及監督者。這種環境下學生才能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知識的主動接受者和探索者。具體操作如下:一是引導教育。在教學中,許多教學環節都是以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為主。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去引導學生自主分析、自主探究,最后獲得進步。二是督促學生多做自我總結。學會在學習中自我總結的作用很大,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我的不足,同時進行及時的補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要求學生對自身的學習做出總結,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和他人進行比較后,及時找出并彌補自己的不足,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不足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就可以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三是鍛煉學生自主應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進行互動,也可以把部分教學內容留給學生,讓學生運用英語自主探討。這樣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英語的運用能力,激發他們學英語的熱情,從而實現通過增強學生的自主性來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的目的。
2.2激發自主學習動機
作為學習的內驅動力,學習動機是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討、維持學生長久自主學習熱情的來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就相當于抓住了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能夠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指路人而已。至于該怎么做,教師可以合理通過教材中反映的社會生活之類的主題,聯系世界發展的新形勢、聯系人物故事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學習態度的教育和學習目的性的教育,以此提高教學質量。
2.3增強學生自主意識
英語的基礎知識學習主要包括詞匯和句型的學習,基礎的技能則包括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學生應該明確這一點,然后“對癥下藥”,為提高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生要學會自我激勵,善于利用課內外學習活動的機會將自己帶入學習中,在不斷的學習中充實自己,在不斷的自主探索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此外,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課內外活動,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融入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英語學習的技能,并能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學生還要加強自我評價能力的訓練,只有充分地認識自我才能更好地解決自身的問題。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這個時代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能否自主學習,是其能否把所學知識靈活自如地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關鍵。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知道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要豐富已有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終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滑睿.論高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s1).
[2]殷玲玉.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1).
作者:楊芝 單位:山東省壽光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