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業素質實踐教育模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旅游職業素質日常養成的基本理念
1.1.1以責任教育為引領以責任教育為引領,始終把握育人根本,將“責任”作為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核心,注重“責任”內涵提升,將責任文化培育貫穿于公司制訓練平臺中,培育以“責任”為核心的學生職業素質。
1.1.2以先進行業企業文化熏陶根據旅游專業的設置方向,積極尋找旅游行業龍頭企業,以旅游行業龍頭企業為依托,按照企業的員工規范、管理制度、項目實施、操作流程等各項標準作為校內模擬企業的標桿,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指導作用,構建專業對接行業、模擬公司對接企業、學生對接企業員工三層對接的公司制平臺。
1.1.3學院統一規劃建設與專業特色教育相結合學院依據一般旅游行業企業特征,搭建公司制平臺的基本框架。并根據專業特色設置相應日常養成的公司制實施平臺,分公司崗位設置按專業對應的行業企業特定要求具體化設置,將兩者有機結合。
1.1.4模擬與真實公司相結合將在公司制平臺上設立的模擬公司和真實校企合作公司相結合,發揮兩者各自特色,讓所有學生在平臺上體驗公司文化、崗位、項目等。
1.1.5堅持“三課堂”聯動將公司制平臺貫穿于以課堂教學為主的第一課堂,在第一課堂的教學、組織管理中融入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要求;貫穿于以學生社團、技能活動等為主體的第二課堂,將第二課堂作為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重要陣地;貫穿于以實施訂單式、頂崗實習、社會實踐為主要形式的第三課堂,將職業素質的培養與考核納入第三課堂。
1.2旅游職業素質日常養成教育的建設目標
根據學校“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一批素質高、知識實、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旅游職業素質日常養成教育工作主要實現兩方面建設目標:一是要引入現代旅游企業文化與管理的基本元素,構建具有高職旅游院校的特色的組織文化,重視旅游行業企業的文化熏陶作用和管理規范的制約作用,幫助旅游專業學生養成良好的旅游職業素質。學院根據旅游專業的特點,對接旅游景區、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會展,根據旅游行業企業組織要求來構建旅游學院“校內模擬或真實企業”組織機構———飛翔旅游集團,用現代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訓練,強化學生職業道德、誠信品質、敬業精神、責任意識、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創業意識等職業綜合素質方面的教育,彰顯學校“高素質”人才培養特色。二是要創新學生管理模式,在現代企業價值觀引領下,強化學生的團隊建設和自我管理。在公司制平臺中,我院各年級按專業模塊對各班級組建旅游分公司,改革常規班級管理模式,讓學生在模擬的公司組織環境中,通過不同的企業角色定位,讓學生真切地感受企業的管理氛圍,改變傳統“學生—班級”管理方式,創新“員工—公司”管理模式。
2旅游職業素質實踐教育的理論模型
結合旅游職業素養的理論模型和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及現有教學資源的實際情況,形成旅游學院辦學特色和旅游職業素養教育模型,即“4567”教育培養,也就是“四個主題,五三聯動、六個模塊、七大內容”職業素質日常教育模型,具體解讀為“職業品德、職業形象、職業知識、職業能力”、“三個課堂、三個階段、三個層次、三個隊伍、三個平臺”、“職業道德、健康安全、核心能力、發展規劃、就業指導、創業指導”、“旅游職業道德、旅游服務意識、旅游服務心理、旅游服務禮儀、旅游專業知識、旅游專業技能與旅游從業能力”。此模型包括了目標層次、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實施過程、教學團隊、教學形式、教學設計等各個方面。
2.1三個層次的目標體系
職業素質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中,學校緊扣旅游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旅游專業特色,構建由“認識層、培育層、實踐層”的三層次目標體系。認識層主要強化道德意識教育,確立發展目標和職業目標;培育層強化專業學習和專業技能,確立專業技能目標、職業道德目標、職業素質的提升目標;實踐層重在落實,完成職業生涯設計,實現理論、實踐和素質的的綜合目標。
2.2三個階段的過程控制
根據旅游職業素質的內容,按照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步驟,結合高職旅游院校的課程周期,筆者提出,旅游職業素質的日常養成教育規劃在三個學年、六個學期中實施。即:第一階段始業教育,也即職業品德與職業形象塑造階段;第二階段就業見習,也即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育階段;第三階段頂崗實習,也即專業實踐和從業能力提高階段。
2.3三個課堂的聯動結合
在旅游職業素質內涵的基礎上,參照旅游專業的學科內容,結合旅游人才培養目標,在日常教育的推進過程中,筆者提出“核心課程與延伸課程”的理念,把《旅游職業道德》、《旅游行業知識》、《旅游服務意識》、《旅游服務心理》、《旅游職業形象》、《旅游服務行為》、《旅游從業能力》、《旅游就業指導》、《旅游創業指導》等九個方面作為核心課程;而延伸課程內容主要涉及形象、禮儀、心理、服飾搭配、有效溝通、時間管理、團隊創建、創新創業、情感責任等多個方面等內容。并在圍繞三個層次和三個階段的推進過程中,結合教育類型,分類、分批、分段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課堂中開展實施。例如核心課程中的《旅游服務心理》、《旅游職業形象》、《旅游服務行為》在第一課堂中作為專業課程進行教學培養;《旅游職業道德》、《旅游行業知識》、《旅游服務意識》通過第二課堂中的旅游大學堂,以專題講座和主題論壇的形式進行開展;而《旅游從業能力》、《旅游就業指導》、《旅游創業指導》和延伸課程中涉及的形象、禮儀、心理、服飾搭配、有效溝通、時間管理、團隊創建、創新創業、情感責任等在第三課堂中通過活動、比賽、實踐、展示等形式進行實施。
2.4三個隊伍的協同配合
旅游職業素養單靠專業老師是難以全方位的開展和實施的,也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筆者認為,旅游職業素質日常養成必須依靠三支隊伍,即輔導員和班主任、旅游專業教師、旅游行業(企業)專家或指導老師。因為輔導員、班主任是學生職業品德和職業形象的培養師,旅游專業教師是學生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傳授師,而旅游行業(企業)專家或指導教師是學生職業形象和職業能力的訓練師。
2.5三個平臺的促進互補
依托學院成立的實體公司———飛翔旅游集團,讓學生參與到下屬子公司書香咖啡茶藝吧、吾愛旅行社和人才服務公司的日常運行流程進行實訓,圍繞實體公司開展一系列具有旅游職業素質特色的實訓項目。同時引進虛擬公司,在班級基礎上組建以“香格里拉”、“開元”、“浙侖”、“國旅”等知名旅游企業冠名的虛擬公司為形式,要求虛擬公司企業完成公司組建,以及口號、理念和制度等的建設,并在虛擬公司基礎上進行干部崗位競聘、團隊訓練、企業文化展示、素質拓展項目的演練與合作,充分體驗虛擬企業文化,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思想轉變。最后通過學院校園文化品牌活動進行強化,如七彩之旅文化藝術節和旅游文化技能節,每一個色彩對應一個主題,把旅游職業素質的內容全部貫穿之中。
2.6六個模塊的分段實施
旅游職業素質日常養成旨在通過理論學習、專項訓練和日常養成、社會實踐,使學生能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能抓住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強化自身的職業素質核心能力,科學合理地規劃自身的學業生涯和職業生涯,調整就業心態,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為此,將旅游職業素質的四個主題分解為職業道德、健康與安全、職業素質核心能力、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就業指導、創業指導等6個模塊,采用認知教學、養成訓練和社會實踐提高的形式予以開展實施。
2.7七色主題的內容體系
發揮第二課堂的學生活動平臺,利用學院校園文化品牌,積極推進七色之旅旅游文化藝術節,將零散的校園文化活動整合和再提高,不斷挖掘藝術節與社團活動、職業素養、責任文化的結合點,不斷尋求貼近學生心靈的建設項目,不斷優化校園文化環境,全面推進大學生成長成才。通過不斷的提煉和深化,圍繞“紅”動旅院———思想教育篇、“橙”就未來———職業教育篇、輝“黃”人生———責任教育篇、“綠”意盎然———生活教育篇、“青”蔥歲月———勞作教育篇、“藍”調心情———心理教育篇、姹“紫”嫣紅———形象教育篇等七個篇章展開思想教育、職業教育、責任教育、生活教育、勞作教育、心理教育、形象教育,豐富校園文化,開啟七彩人生。每一個主題集訓都有一系列的活動構成,把旅游職業素質的內容全部貫穿之中。(本文來自于《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李曉光單位: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