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儒家思想對職業素質的價值體現范文

儒家思想對職業素質的價值體現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儒家思想對職業素質的價值體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儒家思想對職業素質的價值體現

一、儒家思想的基本內涵

(一)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礎,“仁者愛人”,孔子從人和物的關系出發,發現和肯定了人的地位,揭示了人的本質屬性———“仁”。“仁”的基本涵義概括起來包括家族成員之間的親善關系、對待家族成員以及外人的友善關系,統治者對待子民的君民關系等。孔子在解釋“仁”的根本涵義時說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①這是尊長愛幼之仁;《論語•衛靈公》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篇“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是友善待人之仁;“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②(《荀子•大略》)這是愛人貴民之仁。這些涵義要求人們要常懷友愛、寬容和助人之心,這是儒家所倡導的一種價值取向,更是現代社會人們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等權利的原則和歸宿。

(二)“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

“以人為本”就是對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它不僅強調人在自然界和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注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儒家的民本思想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禮記•禮運》③篇說:“人者,天地之心也。”這說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子曰:“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論語•為政》)他告誡統治者“為政在人”,治理好國家,人是關鍵。民本思想以其特有的精神對古代乃至現代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人為本也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理論前提,是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的智慧所在。

(三)“內圣外王”的修身之道

儒家的“內圣外王”是在歷史的長期發展演變過程中形成的,以“仁”和“禮”為內核的思想。“內圣”是指個人通過自身的內在修養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外王”是指個人的政治目標,即把自身經過修養得來的道德風尚惠及社會的外在表現。“內圣外王”最早出現于《莊子•天下篇》,莊子曰:“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內圣外王”之道,隨著儒釋道三教合流,便開始用“內圣外王”闡釋儒學。儒家以“修己”為起點,以“治人”為終點,在孔子思想中,內圣和外王是相互統一的,這兩者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今天,“內圣外王”思想對我們塑造優秀人格以及培養良好的個人修養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四)“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

現實世界的存在本來就是由痛苦和災難交織相伴的,不管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在未知的將來。面對這樣一個世界,儒家思想并沒有消極指引人們去逃避現實,而是從肯定人的現實價值出發,主張人們積極進取、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地同困難和挫折作斗爭。《易經•乾卦》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④這種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推動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和力量。

二、儒家思想對培養警察職業質的現代價值

(一)“以人為本”,立足為人民服務

由于智慧思想的支撐,儒家思想文化中到處都充滿了“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為本”首先要肯定人的價值,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孝經》)這體現了孔子眼中人的地位。人比物貴,重人輕物的人本思想,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有智慧的統治者的治國之本。其次,“以人為本”的另一層涵義是充分發揮人民的作用。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在《孟子•盡心下》中也說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早就看到百姓的力量對一個國家的利害關系,看到當政者對人民的依賴。荀子也有同樣的見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再次體現了對人民作用的重視。警察作為直接管理社會的執法人員,首先要尊重人、理解人,把人民放在突出位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將這種思想常存于心中,察民心,體民情,順民心,就能夠在公安工作中得到人民的支持,一旦擁有堅強的群眾基礎,公安工作也就可以順利地開展了。“以人為本”的一個隱藏涵義就是構建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社會關系。和諧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華,儒家的和諧社會觀十分豐富,孔子提出“和為貴”的主張,孟子則為人們描繪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和諧社會。儒家倡導的和諧社會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應該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都和諧的理想社會。如果人民警察在執法工作過程中能夠做到重視以人為本,尊重和保障人權,強調社會公正原則,尊重弱勢人群的基本要求、合法權益和獨立人格,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在和人民交往時可以像孔子一樣“溫、良、恭、儉、讓”,就能夠實現人際關系的和諧融洽,和諧的警民關系也就不難實現。

(二)“內圣外王”,提高警察職業道德素質

《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規范》中對警察的職業道德進行了詳細的規范,要求人民警察要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秉公執法、清正廉明,要團結協作、勇于獻身、嚴于律己、文明執勤,這不僅是人民警察應當遵守的道德規范,也是人民警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孔子所說“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百姓”(《論語•憲問》)就是“內圣外王”之道,儒家的“內圣外王”體現了個人與社會、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高度統一,正如孔子說的“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滿足自己也要滿足他人才是仁者情懷。在孔子心中的“內圣外王”是道德與政治的直接統一,儒家談政治無不談到道德,只有良好的道德才能給政治以正確指導。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要求政治家首先要是道德家,“為政以德”才能為天下人愛戴,進而穩定民心,鞏固統治。⑥孟子繼承了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提出了“民為貴,君為輕”的“仁政”管理理念,他認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不仁,不保四體。”(《孟子•籬簍上》)道德與政治的統一就是由“內圣”到“外王”的過程。因此,在培養警察職業素質時必須把警察職業道德放在重要的地位,只有“修己”才能“治人”,只有切實提高人民警察的道德素質,才能避免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因道德缺陷而犯錯,才能搞好警民關系,更好地服務公安工作、服務社會、服務人民。道德的范疇十分廣泛。人民警察職業道德的規范有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忠”、“誠”、“廉”。儒家思想中“忠恕”的原意是竭力盡心,《論語•公冶長》中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論語•學而》上也說:“為人謀而不忠乎?”一個“忠”字要求人們要孝忠,要忠誠待人,要忠于從事的正義事業。人民警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以“忠恕”立身,忠于中國共產黨,熱愛本職工作,忠誠于公安事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熱情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光榮事業。“誠”是指誠實、守信。《論語•學而》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左傳•宣公十二年》有:“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言而有信是儒家提倡相互關系的準則,誠信就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誠信是人民警察應具備的美德,在公安工作中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確保不發生冤假錯案,答應百姓的事情一定要如實做到,不欺騙、不隱瞞實情。“廉”是指人品行的方正剛直,儒家賦予了“廉政”深刻的內涵,主張以“廉”修身,要做到為官清正廉潔,明廉恥。《周禮•天宮》從六個方面闡述“廉”的內涵:“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儒家把“廉”列為治國之綱,他們認為“廉為政本”、“廉為官寶”,從而形成以廉德為核心的廉政文化。“廉”在現代社會同樣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因此,人民警察在提高自身素質時應當以“廉”字修身,要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對待工作要毫不懈怠,兢兢業業,公正無私,能夠明辨是非,公正執法,在其位謀其政。在這種正確價值觀的指導下,培養出以廉為本的警察之德。

(三)“克己復禮”,堅持依法行政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孔子是最主要的禮學倡導者,他的禮學思想是對“禮”內涵的創造性發揮。孔子對“禮”的思想本質這樣解釋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禮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和節奏,用孔子在《論語》中的具體解釋就是“克己復禮”,意思是克制自己,恢復周朝的禮。子曰:“先進干禮樂,野人也;后進干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論語•先進》)孔子果斷地選擇了“從先進”。在現實中,通過約束、培養和調整自我,使言行符合“禮”,在現代社會,“禮”就是道德準則和法律規范。《孟子•籬簍上》中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人民警察的一言一行都要以道德和法律為準繩,要堅持依法行政,力求讓“禮”成為每個人內心的規范,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逾越底線。人民警察在加強以“禮”為準則的內心規范時要做到嚴于律己,時刻反省,這就是儒家思想中提到的“慎獨”和“內省”。《禮記•中庸》中說:“莫見乎隱,莫見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宋史•詹體仁傳》:“少從朱熹學,以存誠慎獨為主。”當個人獨居的時候,要克制自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防止有違道德的欲望和行為發生,這是一種個人修養的象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古人尚可如此反省自己,今人就更應該時刻捫心自問,今天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違背道德,違反法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人民警察的工作任務雖然繁忙,但是在工作之余一定不要忘記時刻反省自己,“見賢思齊”、“反求諸己”、“改過遷善”,在自我鍛煉和改造中完善自己。

(四)學、思、行并重,提高執法水平

古語有曰:“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并不是某一段時間的事,而是一生的追求。儒家在個人修養上非常重視“學”的地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說的是學習的重要性;“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說的是學習的態度;“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說的是學習的方法。“學”固然重要,但是“思”也同樣不容忽視。《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句話概況了“學”和“思”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當然,只“學”和“思”是遠遠不夠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札記•雜記下》說“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只有“篤行之”才能檢驗出學的結果。新形勢下的公安工作對人民警察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警察應該掌握盡可能多的公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相對完善的法律知識體系。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必須善于思考,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公安工作中去。人民警察只有將學、思、行并重的方法融入在公安工作中,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并形成相對穩定的涵養和能力,提高執法水平。

(五)積極入世,自強不息

人生在世,苦難和挫折本身就是與生俱來的。所以當災難降臨到我們頭上的時候,要積極面對,奮發向上,努力消除災難帶來的痛苦。儒家認為,作為天地精華的人應該全面發揮天賦和潛能,樹立一種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意識。為了遠大志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自強不息,甚至舍生取義,殺身成仁。只有經過“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的磨煉,才能“曾益其所不能”。這種志向和道德理想的取向,對塑造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功不可沒。當今社會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自強不息的好警察,他們是愛崗敬業的忠誠衛士,是勇于奉獻的人民公仆。他們有的犧牲了,有的殘疾了,有的失去親人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永恒,他們在與命運抗爭時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自強不息。這種崇高的精神是每一位人民警察都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公安工作需要這樣的警察,國家和人民更需要這樣的愛國志士。

三、結語

儒家思想在培養人民警察職業素質上的積極作用是多方面的,是潛移默化的。我們要在全面分析儒家思想內涵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并能夠與時俱進,時時為其注入先進的時代精神。人民警察要認真學習儒家思想之精髓,提高公安隊伍整體素質,提升警察軟實力,以此來適應新時期公安工作的需要,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趙居倫陳家燚單位:江蘇省泗陽縣公安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 老子午夜伦不卡影院| 奇米影视第四色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欧美乱大交XXXXX疯狂俱乐部|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给我个免费看片bd|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loveme枫と铃樱花动漫|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欧美aaaaaabbbbb|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玩弄CHINESE丰满人妻VIDEOS| 卡一卡二卡三免费专区2| 草莓视频污污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福利网站| 青青青手机视频| 国产老肥熟xxxx|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天天色天天射天天干|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a| 放荡性漫画全文免费| 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xxxxxbbbb欧美中文| 又粗又长又爽又大硬又黄| 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红一片 | 99久久99久久精品|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玩| 一个人看的www高清直播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日本人69视频jzzij|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