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業素質教學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教師在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的同時,確定素質教育目標,積極尋找課程知識與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滲透,使得專業技能培養與素質教育有機地聯接和融合,實現相互促進,寓傳道于授業解惑中,做到教書與育人的水乳交融。
1.1改進教學方法,運用崗位角色扮演法培養學生責任心
責任心是在后天不斷地強化中習得的,穩定的責任意識,需要長期、反復地實踐強化。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法可以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角色扮演法就是讓學生實際扮演特定環境中特定的社會角色,體驗其心理從而形成某種習慣,改變某種態度的方法。即采取他人的態度,洞悉他人的思想和情感,把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一個人只有對他人所處的情境有所了解,對他人當時的情緒體驗有所知覺,才能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真正做到推己及人,提高踐履責任的可能性。
1.2運用榜樣引領,向學生滲透愛崗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
一邊講授知識,一邊把專業領域內成功人士的故事帶到課堂,啟迪和教育學生,樹立讓他們從內心佩服的榜樣,豐富和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具體、可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榜樣往往能震撼心靈,讓人心生感動并自覺地去效仿學習。專業教學大力弘揚企業家的愛崗敬業精神,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職業意識的傳導,為高職生樹立典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觀,認識自身價值,樹立行行出狀元的信心,讓學生明白在社會分工體系下,每個職業崗位都是社會分工的一部分。一個人無論擁有什么樣的學歷,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上,只有對自己的工作滿腔熱情,盡職盡責,才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同時獲得社會的肯定?,F在的高職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吃苦耐勞精神非常欠缺,通過例舉一些企業家創業的艱辛故事和反面案例來引起學生的共鳴,為畢業后走上社會需具備吃苦耐勞精神打下伏筆。另外鼓勵學生在業余時間去做一些兼職工作,體會勞動的不易。
1.3通過課內引導和課外拓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良好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是創新成果誕生的良好基點,開闊的視野是大學生進行創新活動的條件。教學內容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知識點要在課堂上講透,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基本掌握這些知識。對于有些問題就可以直接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掌握,他們為了掌握這些知識就會去圖書館查資料,在大量的資料中找到解答。對于有些知識,老師可以起個頭,通過學生們在討論中相互啟發思路而找到答案。老師多在課堂上引入相關行業目前的發展情況、最新動態,介紹行業內的知名企業等,會逐步帶動學生對行業發展狀況的興趣,會逐步帶動學生到圖書館、上網、到現場去了解更多的知識。感興趣的事學生會主動去做、想辦法做好。同時,還應鼓勵大學生主動走出校門,參加社會調研,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實際活動中及時反饋,形成最后的成果。讓學生在參加這些活動時,通過多動手、多動腦,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和靈感,訓練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通過以上的引導,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每五年發展出來的新技術可能就會淘汰過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里積累的技術。所以,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堅持終身學習。而有學習力的員工才不會被企業和社會淘汰。
1.4通過小組合作教學,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與溝通能力
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分組完成任務的形式為學生創造團隊合作的環境。教師首先精心設計,選擇有一定思考價值的問題,要靠近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一般說來,對于那些空間較大的問題,如條件、問題、思路、答案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比較適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其次小組成員合理搭配、分工。小組內的成員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通過相互探討協作完成小組作業。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小組成員,又可以培養同學們的協作精神。課堂上鼓勵各小組同學積極發言,分享他們團隊的成果,其他組的同學可以積極提問,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另外通過案例故事引導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人際交往原則,教育學生懂得天時地利人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結語
總之,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重視,職業素質教育將成為職業學校一項持續而深遠的系統工程。專業課教師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在教學中不斷深入探究和完善教學方法,將職業素質教育滲透在專業課程中,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培養出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作者:邢淑丹單位: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