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足球教學的應用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的,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出現迅猛發展趨勢。在現代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小學體育中的足球教學也進入了改革,以提高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為核心目標,通過小學足球體育運動提高學生的體能和技能。學生通過足球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考力、觀察力和判斷力。同時,通過和隊友的互動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體育核心素養;小學體育;校園足球教學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入門階段,也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學生明顯的特點是: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對學習一旦調動起熱情積極性高;對老師教授的知識吸收速度快;和老師的配合度相應也較高。那么,如何在小學階段通過校園足球教學完成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改變傳統足球教學方式,激發小學生的足球興趣
傳統足球教學一直是以教師為本,以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觀看后模擬練習為主,掌握基礎要點后進行重復練習,依靠個人的練習程度達到技術的熟練。這樣,只是學生機械進行技術上的成熟而不是在技能上飛躍。現在小學體育逐漸開始扭轉原有的傳統教育理念,倡導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真正做到技能上的提升。這就要求小學足球教師在教授足球課程時先通過讓學生觀察足球、認識足球、了解足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后再進行知識的講解。由于小學生對足球運動接觸較少,有的學生可能在電視上觀看過足球比賽,絕大多數小學生對足球是一無所知,沒聽過,沒見過,對足球很陌生。足球教師可以用引導思維的方式來提起學生對足球的興趣,“誰知道這個球是什么球?”“足球!”“誰見過別人踢足球?”“我從電視上見過!”“誰知道足球是怎么比賽的,幾個人一起玩?”“誰想來試著踢一踢我手上的這個足球?”通過足球教師的引導,學生對教師手上的足球引起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和學生間的互相傳球的游戲也使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更加頻繁。進而更詳細地為學生講解足球發展歷史和優秀運動員事跡,激發學生榮譽感和使命感。
二、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提高學生對競技比賽的認識
足球教學講究從淺入深。小學足球教學要以引導學習為主,讓學生因為興趣而思考學習。當學生對足球充滿興趣時,可以傳授足球運動的基本要點。足球教學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一張嘴,一次示范,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觀看足球比賽,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觀看。進而了解和掌握更多足球知識點,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如,小學生可以觀看《平凡的足球》這部電影,了解小學生校園足球隊的建立和成長過程。也可以帶領小學生觀看英超比賽視頻,了解一場正規的足球比賽必備的要素:比賽場地、人員、足球運動規則、比賽時間、決定比賽勝負的程序等。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足球是競技比賽,是技能比賽。
三、足球不是個人運動,需要小組成員互相配合才能取得勝利
小學階段的學生容易因為興趣相同而成為默契的合作伙伴,足球運動需要團隊合作精神的一項運動。在小學足球課堂上,將學生按照相同人數分為不同的足球練習小組,大家一起學習足球知識,一起練習,一起觀摩、一起成長。在運動小組中進行球感的培養,顛球、傳球、控球、防守的練習,在運動練習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身體技能的提高。如,由學生個人的顛球、頂球、停球、運球的單獨練習變成以練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各種一對一、一對二、三對二防守、二三人跑動中傳球配合、接球配合、守門員技術練習等等。
四、在練習中成熟足球技術,在比賽中學習足球技能
足球運動不是只依靠自身的足球技術,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小學初級階段的足球學習,在打基礎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足球技能,在學習技術要領的同時加大技能培養力度。如,足球運動中的“運球”。技術動作分為腳內側、腳背正面、腳背外側、腳背內側運球。不同的運球動作適用于不同的運球環境。腳內側運球技術主要使用與配合傳球或有人阻擋需要掩護球時使用;腳背正面的運球則是在運球時前往無人阻攔時使用;腳背外側運球由于和人跑動時姿勢相同,能發揮跑動速度,和腳背正面運球用途相同。另外,可以用靈活的腳腕改變運球方向,能使運球人員有效的阻擋對方的搶球;腳背內側運球由于身體有扭轉故不能使用正常的跑步姿勢。所以,需要高速運球時并不適用,主要用于向支撐腳方向轉變的變向運球。在對抗比賽中,運球不再是個人的單純技術動作,而是變成球場上觀察和分析后的一項運動技能。又如,利用速度強行過人,利用運球人員的身體掩護過人,運用變速球過人,利用穿襠球閃過人,人球分路進行過人,通過假動作進行過人等。
五、小學生通過校園足球比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體育核心素養
一場足球比賽的舉辦從賽前準備到比賽結束有很多要注意的要點,讓學生在足球練習中熟練,在激烈比賽中成長。如,組織學生班級內進行三對三的對抗比賽(雙方各三人踢球,無守門員),或者在校內組織進行班級間的11人正式足球比賽(每隊10人踢球1人守門)。又如,11人足球比賽時,需要上場球員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判斷力、對場上情況的分析能力、身體的運動能力和其他球員的溝通能力。當對方球員進行阻攔時需要我方運球同學能快速判斷出這個球是運給哪個隊友,用什么方式運球才能閃躲對方的攔截,用什么樣的陣型應對對方組球員,以達到我方進球且防守住對方不進球的目的。比賽結束后,針對比賽中的好球和失球進行經驗總結,對比賽陣容進行更深入地探討。
六、結束語
體育核心素養下小學足球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體育教學。同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激發學生的運動激情,教導學生足球知識。不僅讓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也陶冶了學生情操,學生品德修養也得到了提升,真正使學生德、智、體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樹茂.基于發展體育核心素養的小學足球教學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中),2017(04).
[2]袁敏.“校園足球”背景下的小學足球教學[J].運動,2015(21):118-119.
[3]鐘雯珍.探討比賽教學在小學足球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6(07):85.
作者:曾艷君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長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