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素質培養的英語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課題組對學生的教育背景、職業規劃以及他們對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認識進行了調查;實施課堂觀察,根據學生的現有知識和能力水平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在每一屆學生畢業前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看法,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參考。具體措施如下:
1.了解學生知識水平,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基于對兩個問題的回答:學生已經掌握哪些英語教學的理論與方法?在怎樣的知識基礎上開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入學前的教育背景。表中顯示,英語教育專業背景的學生為少數,從課堂表現也看出大部分學生欠缺該專業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每年都增加“補習”內容,補習英語師范教育專業本科生必修的“英語教學法”知識。補習的范圍和深度因每屆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同而有所調整,目的是確保所有學生都掌握英語教學法的基本概念,以便順利進入研究生層次的相關課程學習。對每屆新生實施問卷調查的另一個目的是了解他們對研究生教育有哪些期望,答案從高到低依次為:英語教學知識和技能;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演講能力、科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合作能力等綜合能力;自信心和心理素質。課題組把這些回答看作是對任課教師的期望和要求,在教學內容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中把這些都作為考量因素。
2.根據特定教學目的,采用相應教學方式
英語教育碩士研究生教學內容包括普通教育知識、英語教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外國語學院承擔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英語課程與教材分析、外語學習理論與方法、語篇分析與語言教學、英語國家文化、英語教學論、英語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基礎英語教育測量與評價、基礎英語教育發展前沿研究、學術英語閱讀以及英美文學作品賞析。任課教師根據教學目的,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教師講解、學生講解、學生展示、討論、說課、模擬授課。對有關英語教學知識和教學技能的課程,主要采用學生參與的教學方式。這些課程既包括理論知識又包括技能培養。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采用教師講解、學生課前閱讀和課上討論的方法,對于教學技能的培養采用親自實踐的方式,例如要求學生自己進行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教案分析、教學技能展示、說課、講課、評課等。
3.任課教師磋商協調,整體進行教學規劃
教育碩士培養應該有總體目標,所以任課教師之間的信息溝通是十分必要的。每一級新生入學之后,任課教師們圍繞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水平和英語能力進行交流,以便教學中采取針對性措施。對于教學內容相關的課程,如英語教學與教材分析、英語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英語教學論、基礎英語教育發展前沿研究等,任課教師互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就教學內容進行磋商協調,以避免重復或遺漏。
4.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發展能力
新入學的研究生學習上表現出盲目性,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引導他們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進行思考,強調研究意識,使他們明確應該帶著研究意識進行學習,而不可僅僅滿足于聽課。為了培養專業閱讀習慣,教師列出讀書目錄,包括語言學、外語教學、英美文化、文學等方面的書籍和十多種學術期刊,定期進行讀書匯報和交流,以促進閱讀理解、分析概況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在教學技能培養方面,組織講課說課比賽,有幾位教師負責具體指導。
5.聽取學生反饋,進行教學反思
任課教師認為,教師必須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方能改進教學,聽取學生的反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自2011年始,每一年都進行對畢業生的訪談,了解他們對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授課方式、教學條件、個人收獲等方面的看法和認識,然后根據學生反饋對教學進行改進。從三年來的學生反饋看,學生對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的滿意程度逐年提高,對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認識也逐年深入,對自己專業素質的評價也隨之提高。
6.結語
“全日制英語教育碩士專業素質培養研究”歷時三年,通過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及訪談、教學反思,對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進,逐漸形成了學生認可的培養模式。但是每一屆學生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學內容不應該是固定不變的,教學方式也應該隨之調整,對教育碩士的培養研究也會不停地進行下去。
作者:劉倩單位:山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