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學院英語課群建設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課程群建設是與單門課程建設相對應的一種課程建設模式,它的影響涉及高校教學領域的多個方面。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選擇與界定課程內容、如何合理組合各種課程,直接受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知識觀和認識論等因素制約。可見,大學英語課程系統的結構是否合理、內容是否適當,反過來也會影響到各大高校人才培養的素質和規格。教育部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要求》)中特別提供了“課程設置”部分,要求各大高等院校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的英語課程教學體系,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有機結合,“讓英語水平在不同階段的學生在英語的應用能力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訓練與提高”。《要求》不僅指出了大學英語教育的育人目標也指出了它的教學目標。隨著教育部《要求》執行的不斷深入,全國各大高校已經紛紛設計和實施了各自適合的英語教學體系。可見,我國各大高校的英語教學設置逐漸進人了重要而又顯著的轉型期,即由傳統英語教育的單純“綜合課程”向“綜合、技能、應用、文化、專業類多元化英語課程群”的轉變。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深化教學體系、內容及方法的改革,我校進行大學英語課程群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探索迫在眉睫。
2.大學英語課群建設措施
大學英語課程群是數門課程的集合,我校開展課程群建設時間比較短,對課程群建設還缺少一定的理性認識,對這項課程也還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重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我校需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及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實踐。教學內容應根據學習者的需要來確定,以滿足學習者的要求,達到教學的有效性;重視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方法與研究相結合,來促進科研成果及時向教學內容的轉化。教學方法改革要緊緊依附并服從于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各課程在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進行多種探索和試點。另外,開展教學觀摩活動,在《大學英語》基礎課開展分層次教學,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不一被劃分成不同的模塊,學生可自由選擇。注意應用好先進的教學手段。加強教學手段的數字化和網絡化建設,制定數字化、網絡化教學環境的實施計劃,系統規劃、建設網絡教學信息源、網絡教室、學習室、備課室、虛擬實驗室等。電子教學大綱、教案、習題、課件、參考文獻等教學資料上網開放,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努力為學生創建一個以計算機網絡技術辦支撐的與自主學習有機結合的多元一體的英語學習平臺。
2.2增加教學經費投入,不斷改善教學條件教學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課程的效果。因此,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很有必要。學校需新增多媒體教室,建設和改造普通電化教室、多功能電化教室,為擴展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提高教學效果以及提供硬件條件。為常規電化教室配備投影、幻燈、擴音等設備,滿足電化教學的基本要求。將大型教室建設成為多功能電化教室,集視頻、音頻、計算機信號、實物投影、幻燈等各種多媒體手段于一體,確保多功能的需要。
2.3切實加強教學隊伍建設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學梯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是質量工程的靈魂,即使所有教材是精品,但是教師水平不好的話,也難以在教學中發揮作用。因此,各大院校需培育和儲蓄一批優秀教學骨干,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講教授負責的、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把教學骨干建設作為學校的重點來抓,以滿足培養高質量科技人才和開展高水平科技研究的需要。為了培養一批專業的帶頭人和青年優秀教師隊伍,學校可建立核心課主講教授崗位制度。核心課主講教授的職責就是除了講授本門核心課之外,還要負責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組織工作,使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全校實施教學名師工程,樹立品牌課程。同時,學校應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增強他們對本專業的深入了解和教育改革以及教育質量的意識,使得他們能對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有著全面的把握力,提高專業水平,使教師團隊在本行業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另外,在教師聘任、考核、獎勵晉級、職稱評聘各方面加強對教學工作的導向等措施,鼓勵教師尤其是優秀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投入。
2.4大力改革英語選修課教學的形式和內容為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適應新世紀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學校需開設面向全校本科生的英語選修課。在選修課平臺上,應大量增加大學英語選修課程的數量和選修靈活性,有利于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要求,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利于多層次、多途徑培養復合型人才。傳統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和設計多有重輸入、輕輸出的傾向,大多數課程設置和設計偏向英語接受能力的培養(莊智象2004)。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在課程設置層面上要特別注意糾正輕視輸出的傾向,大學英語課程群的設計,即開設哪些選修課程.要充分考慮語言輸入與輸出的平衡。比如:學校可開設以輸入為主的“英語視聽”、“英語報刊閱讀”和以輸出為主的英語類“口語、寫作與翻譯”.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口頭交際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
2.5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質量評估體系在課群建設方面,學校需對課群建設的理論、體系的設計、內容的整合、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的改革、實驗和實踐教學的安排、實驗室和教材建設以及檢查評估等,做出全面的探索和實踐。學校可組織校級專家組,重點檢查、評價必修課及選修課的教學質量,由院系專家組檢查評價院系主干課程授課教師教學狀況。開展學生評教工作,重點評價教師的教學態度及方法是否得當。加大教學質量檢查評價結果在人事管理和經濟分配方面的調控力度,初步構筑比較完整的質量監控體系,保證一線教學質量。
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學校各教學部門和主管教學領導都應該持有積極肯定的態度,認識到質量工程建設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改進學校育人環境,激發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重要的作用。總之,為了迎合21世紀社會和經濟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要,高校自身需要做好長期建設的準備,從根本上創建良好的管理體制,切實改善學校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推動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素質教育的培養,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教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