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音樂的生本化教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小學音樂教育對于小學生的智力、創造力等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生本化理念已逐步進入小學音樂課堂。生本化教學從學生角度出發,一切為了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等作為教學理念,把學生的發展作為主體。本文針對如何能將生本化教學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能力,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作了研究。
關鍵詞:
小學;音樂;生本化教學
小學音樂教學主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在音樂教學制度的改革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教師在對學生音樂教學當中,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案,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制定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案,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能夠主動探究,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
1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1.1以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小學音樂教師要把握住小學生的音樂基本能力,因材施教,關注班里的每一位學生,注重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發展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音樂課堂自然應該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它應該成為學生學習音樂的主陣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音樂學習中主動自覺,進入豐富多彩的音樂天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發展小學生的個性,完善他們獨立的人格。教師在帶領一個新的班級體的時候,要依據自己所帶領班級的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教學重點來設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占據主體地位,從而能夠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探究,小學教師要具備能夠通過各種教學形式來掌握小學生的音樂基本能力。只有做到了真正的以生為本,才能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能力。
1.2以學定教教師要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學,以學定教。由于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獨特的發展規律,所以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讓小學生能夠在生動活潑的音樂實踐活動當中培養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與表現力。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相對來說,注意力保持時間不長,這時,教師就應該善于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學生喜歡的音樂氛圍,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能夠與教師的引導緊密聯合起來。比如:在小學音樂教學內容“春天在哪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與春天相關的場景,可以把多媒體課件歌曲中出現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分配給小學生,讓學生能夠快速投入到角色當中,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在音樂聲中很容易感受到音樂情感,提高他們的音樂能力。以學定教,對小學生音樂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2如何把生本化理論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當中
人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生本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轉換思維方式,以積極切實的態度對待學生的發展和求知。
2.1教師給學生布置操作性強的前置性作業,來釋放學生的能力給學生講新的音樂知識時,讓學生結合以前所學習的相關知識來預習本節新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孩子在家里通過上網及參考相關資料等方法,來了解每首歌里的音標意思,并初步學習如何正確發音,到了上新課時,首先讓他們按小組進行交流和學習他們自己預先習得的音樂知識,等小組交流結束后,向他們提問一些關于音樂知識的基本問題,讓每位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這樣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氛圍能夠更加濃厚,學習的欲望也會漸漸增加,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準確的讀對音標,這樣更加增強了小學生學好音樂的信心。
2.2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老師在音樂課堂中,不要一味地自己在講臺上依照書面上的知識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創造學生間進行語言交流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創作時機、激發學生捕捉靈感,積極進入創作空間。如學習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時,為了快速記憶歌詞,可讓學生運用聯想記憶法,結果很多學生不僅運用了聯想還運用了肢體動作幫助記憶,教師要抓住契機,干脆讓學生連說帶跳,課堂氣氛異?;钴S。所以老師要改變傳統的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案,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中,提供學生積極發言的機會,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提倡人人都參與發言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才不會感到無聊乏味,才會喜歡上老師的講課,熱愛上音樂這門課,這樣才可以增強學生學習、創新的思維意識。學生在聽課期間的語言表達對豐富學生的想象、發展形象思維、促進創新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也能使小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
2.3教師要領會新課標的理念,轉變以往的音樂教學觀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通過音樂這門聽覺藝術可以反映人們的生活、情感以及思想,是一種基本素質的教育。任何教育行為的實施,都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基礎上。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讓小學生對音樂能夠產生濃厚的興趣,對音樂具有一定的的感受能力、創造能力以及表現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能夠健康個性的發展,以達到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培養小學生一種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引導學生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來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給小學生展示一個和諧與充滿濃厚人情味的音樂學習的空間。
2.4教師上課期間要鼓勵學生多提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定時定點的對學生提問題,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用贊許和肯定的目光鼓勵他們,還要有意識地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時間,讓他們能夠深刻理解知識,讓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權利。作為老師,在課堂上,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并不斷地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這樣學生才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老師也可以與學生交換角色,老師扮演學生的身份,學生扮演老師的身份,讓學生來對老師進行提問,讓學生在聽課的同時,使他們開闊思維,體會到提問問題的樂趣,使學生的思維淋漓盡致地都展現出來,引導他們主動地、富有探索性地學習。
2.5營造氣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想象力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想象力。人的想象力在很小的年齡段就已經存在,只不過每個人的想象力程度都不同,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靠后天進行培養的。豐富的想象力可以激活人體的大腦思維,使大腦處于高度的興奮狀態,才能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想要培養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想象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營造想象的空間。在上課期間,多做一些有關音樂的趣味游戲或玩打擊樂器,讓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感受音樂節奏和旋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樂器給人帶來的喜悅感,讓學生感受到拍子的不同,表現的情緒也不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上課的同時能對音樂這一課程充滿興趣,使他們的創造熱情高漲,從而有良好的學習效果。
3小結
采用生本化教學,由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的唯一主體,所以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成為知識的研究者。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相互交流中,真正理解并且掌握了語言知識與學習技能,從而體驗到了學習、合作的樂趣。在教學中倡導生本化理念,完全符合學生的本能與天性,為教師營造了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這樣有利于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師教學效果,使小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學習與成長。
參考文獻:
[1]李云霞.論《中小學音樂教育》[J].新課程學習中,2013,(2).
[2]劉莉.音樂課程標準[J].課程教育研究(下),2015,(4).
[3]楊云慧.淺談《教育走向生本》[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3,(8).
作者:吳茵茵 單位:浙江省溫嶺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