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于冒險,敢于探索,善于競爭,善于合作,富于創造是21世紀對人才規格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無一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素質教育就是要求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的素質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發展有多方面的內容,心理素質不僅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其他素質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它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素質教育的歸宿。柳斌同志在《關于素質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談到素質教育的三要義中,他指出:"素質教育的第二要義,就是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再一個是心理素質,承受挫折的能力。帶著什么樣的心態來看社會的問題非常重要。"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關系、同學關系、學習問題等方面的認識和處理方式的正確與否往往會影響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是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是發展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會提高。《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時展對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知識協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適應社會、發揮潛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影響,培養學生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二者都是育人,在統一育人活動中各自都能發揮獨特的作用,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心育對德育有一定影響。心育適當擴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標和內容;心育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術;最重要的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觀和學生觀,對整個教育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進學生文化科學素質的提高。

在一項對475名高中畢業班學生的研究表明:學習成績并不完全取決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較智商預期為高)、普通成就者(成績與智商預期相當)、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預期)差別的產生,與性格特征有關。高成就者工作習慣較佳,對學業興趣較濃,按時完成作業,關心學習成績,做事認真負責且有計劃。低成就者難自律,難自我規范,較沖動放肆,喜好玩樂,貪圖近利,與同伴關系欠佳,較不合作,較自私,較不尊重權威與傳統,較不合群,在校在家較不快樂,常為己辯護,憤恨他人,對挫折和壓力不知所措,較悲觀。普通組介上下之間,尚屬正常。由此可見,培養積極的情感品質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征能促進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寓于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也依賴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視自我觀念或自我意識,包括對自身形象方面的觀察、概念、看法,關注自己外貌美丑、體能強弱、運動機能優劣等,常將自己的形象與理想中的標準進行比較,或與同輩人進行比較。比較結果,或滿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確對待,也對身體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體健康的心理條件。通過心理教育,維護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是提供這種心理條件的重要措施。

不僅如此,良好心理素質對身體素質的發展、體能的充分發揮也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造型美、生氣美等身體美的各要素還是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這些素質的發展無不需要相應的心理條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適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動,內向性的人完成目標的動機強,適宜進行精細、準確的任務。同時,身體潛能能通過運動技能的提高得到發揮。運動技能是習得的能力,表現于迅速、精確、流暢和嫻熟的身體運動之中。運動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與智慧技能有聯系。運動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動作,也不是如同搖頭那樣簡單的肌肉反應,他受到內部心理過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動作技能,發揮人的的身體潛能,必須依賴于良好的心理素質的發展。

最后,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質是形成審美素質的基礎和條件。

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沒有心理上的修養,審美的修養不可想象。此外,許多優良的心理素質既是內在美的表現,也是美感素質形成和發展的條件。例如一個人能正確地認識現實,客觀、全面、公允地看待問題,能正確地正視現實,熱愛學習和工作,聰明才智得到正常發揮,有自知之明,對自己能正確評價,行為舉止得體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現。又如對人富有同情心,誠懇,正直,正義,不畏強暴,樂群,對學習與工作勤奮、細心認真、有首創性,不卑不亢,嚴于律己,自信、謙虛,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現。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的這些優良的心理素質,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審美素質形成和發展的條件。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艱巨而偉大的工程,是充滿活力的新課題,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現實操作中存在的幾種誤區

回首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歷史,瞻顧當今學校這項工作的現狀,問題不少。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傾向,而這些傾向已經到了不得不糾偏的時候了。

1、缺乏對人性的關注

一是“心理健康”含義闡釋的偏狹性。盡管有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思想,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示,但是中學的一些善良而偏執的人們將此理解為:“健康”就是大而空的政治,就是輕而浮的幾千年一成不變的信條,于是相當一部分人把綿羊式的學生歸入上流,把不聽話的學生驅之下等。成績好的就什么都“健康”,成績不好的心理一定存在問題,顯然沒有把學生當成活生生的人來看待。

二是教育對象的片面性。走入對“心理健康”詮釋的誤區,必然產生“亂點鴛鴦譜”的行為。一些學校人為的排出所謂雙差生,即成績差、守紀差,進而將其歸入心理不健康之列,開展的輔導只不過是高壓灌輸、批評教育,而未從“人”這一根本上想點子動腦筋,干出了庸醫治病越治越重的蠢事。

三是確立主題的偏頗性。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來,學校育人工作唯一見成效的就是升學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就是多考幾個重點。因而教育工作者言談舉止都離不開這一主題,成績差的學生常挨訓斥以至不聞不問,一腳踢開自不待說,即便成績好的學生,也只是當他成績下滑時才引起注意,關注時只不過是教他如何把成績搞上去,至于正值青春少年這一年齡段特有的人性就被拋之于九霄云外了。

2、缺乏對生命的關愛

既往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程度不一致的弊端,這些弊端障礙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視域,阻礙了這項工作的進程,削弱了工作應有的力度。括而言之,這些弊端可分為三點:

第一點過度理想性。曾幾何時,眾多教育者把理想性需要看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歸宿和全部,夢想一夜之間學生能成為眾人敬仰的英雄,全然不顧教育對象的年齡、閱歷和文化思想水平。這種虛幻的不切實際的愿望和做法,非但不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育、成長,反而人為加重了危害程度。

第二點忽視現實性。視理想性為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靈丹妙藥的教育工作者,必然輕忽當代中學生學習、生活和思想實際,不了解學生在想什么,做什么,盲目地在那里大談學生該想什么,不該想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種做法不是隔靴搔癢就是事與愿違,很難達到預期目的。與之相反,一位班主任在新接一個班級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查了解學生的家庭經濟收入、家長職業、學生興趣愛好、心理素質和學習生活習慣,做到全班學生基本情況了然于胸,關心學生生活,一遇困難千方百計幫其解決,尤其洞察學生的思想變化,一旦有征兆就找其談話,學生視他為兄長,愿意作情感交流、心理溝通。如此,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點缺乏針對性。由于大而化之的理想性,由于忽視當代中學生的現實性,心理健康教育這項工作必然就會缺乏針對性,所信奉的是偉人的教導英雄的豪言,所做的是“一把鑰匙開千把鎖”的傻事。喜歡說大話、空話、套話,使學生敬而畏之,樂于做整齊劃一的省心事,使學生違心地絕對服從,可悲的是這些同行直到現在還全然不知,依舊津津樂道,踽踽獨行。

3、缺乏平起平坐平等的相待

反思目前我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明眼人也能看出此項工作早就陷入了種種誤區,唯一缺乏的是平起平坐平等相待。

頤指氣使式,此為其一。一些工作者憑著自己走南闖北的閱歷和“才高八斗”的學識,動輒對受教育者大加訓斥,以不容置辯的語氣,無懈可擊的邏輯,暴風驟雨般地傾瀉下來,搞得學生只有聆聽義務沒有申辯權利。試想,如此教育怎能會把學生個體生命放到應有位置。事實上,一些學生愿將心理向心平氣和不疾不徐者傾訴,就是個反證。

先入為主式,此為其二。一些教育工作者憑著自己的直覺斷定某某學生有心理障礙,比如學生皺著眉頭,必有所思,比如男女生在一起說說笑笑,必定有談情說愛之嫌。即便是專伺心理輔導的教師,也常有無可成文的規律,“無事不登三寶殿,來此必是燒香人。”實際上,這種先入為主式的偏見比比皆是。

患者求醫式,此為其三。教育工作者依賴的就是“求”字,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限于人手,有的學校心理輔導室不能全天侯開放,即使“坐診”時也只能守株待兔。因此,筆者不得不呼喚“送醫上門”。所有教育者必須善于調查研究、察言觀色,多掌握些當代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少一些“無病拖成有病,小病拖成重病”的遺憾。

三、以人為本,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

21世紀可謂是人的生命凸顯的時代。總書記“以德治國”的思想就是站在時代的高度,從“人”這一有別于其他一切動物的特定角度提出的,不只是當下一切工作的原則要求,更是學校工作的行動指針。這一本體回歸是對昔日教育工作偏失的矯正。本文擬從當今時代需要的角度,主張回到人的本性之中、需要之中和生命之中,真正以人為本,促進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成長,進而推動學校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加速學生健康心理形成和鞏固的進程。

1、以人為本: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輕忽的主題

反思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艱難、實效性差的原因,盡管有很多,但根源就是一條,即目中無“人”,沒有活生生的學生實際,有的只是與學生生理、心理相脫節的和與時代精神相悖的、簡單的、形式化的說教。新的時代、新的實際呼喚新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手段、模式必須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無論是從新世紀人類發展的角度,還是從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狀況思考,這一工作都應向“以人為本”的、踏著中學生生命節拍,和著中學生心理的律動,并促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的方向轉型。簡言之,“以人為本”,促進中學生健康心理的逐漸形成是當代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視的主題。突出以至抓住這一主題是新時期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有之義,只有如此,才能寫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篇大文章。

2、關注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指明的向度

如前所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說到底是從“人”的特定屬性、特有本質出發,“以人為本”就是關注人的生命,學校就是要關注青少年的生命,他們的生命具有多樣性和層次性。人的哪一種需要,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顯現,既具有一定的內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環境制約,就現在中學生心理而言,既有遺傳使然又有環境所致。教育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關鍵在于外在環境對他需要的契合、激活或生存,并對這種需要滿足與否及滿足程度。新晨

關注學生個體生命的現實的當下需要,實質是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天的健康成長,幫助每一個學生過好每一天。誠如有人說,生活不是過去時,也不是將來時,而是不折不扣的現在進行時。既然如此,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面對他們真實的生活。他們有學習的壓力、生活的困難,也有思想的尷尬、成長的煩惱,凡此種種,我們都必須予以足夠的、到位的關注,對于他們上述的壓力、窘境、煩惱甚至恐慌,有責任盡全力幫助他們適切地解決,從而培養他們處理這些問題的能力。這樣,心理健康教育這朵艷麗之花就能結出豐碩之果。

3、平起平坐:心理健康教育恪守不渝的方式

要改變上述諸種做法,必須打通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渠道,真正讓學生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如此才能實現心理健康應有的價值。首先,師生之間必須平等相待,教師不要自己坐著讓學生站著,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只有這樣,才能收效。其次,在氣氛融洽的前提下,讓學生講自己的心理故事,因為教育是一個內心的旅程。教師要讓學生多講,讓他把話講完,亦如中醫診病,不要設置框框,讓學生痛快淋漓,產生一種非說完而不止的欲望,之后教育者施醫治之方。第三,尊重與寬容。尊重是指尊重學生的人格乃至隱私,不能把學生的某種心理當成笑料、談資而宣至于第三人。寬容意味著學生在講自己的生命故事時,允許他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即使有過激的言辭也不要說三道四甚至發火訓斥。第

四、著意培養學生道德判斷、道德選擇、道德行為能力。每一次教育之后,都應給予學生一個明白的說法,棘手的一時說不清的允許雙方有個冷靜思考的過程,一俟靈感火花閃現,迅即與對方交流。這樣,就可力避好心辦壞事,好心無好報的結局。自然,平起平坐是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須恪守的一種方式,在對等交流中,學生就能觸摸生命感覺的個體法則和心理應遵循的道德原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男小| 国产青草视频免费观看97|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国外性xxxnxxxf视频| 一级一级女人真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公司|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第一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牲交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国产精品电影院| 99久在线国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性欧美vr高清极品| 丰满妇女强制高潮18XXXX|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www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男人边吃奶边摸下边的视频| 制服丝袜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色丁香在线视频| 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99热都是精品|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射|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忘忧草日本在线播放www|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凤凰|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